首页 -> 2006年第10期
网络环境下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实录与评析
作者:辛晓明
师:冒着凛冽的寒风,鲁迅先生和他的兄弟忘掉个人得失,无私地救助了受伤的车夫,可是,在那个时代里,需要帮助的人仅仅是车夫一位吗?
生:不是。在解决“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在路上跑呢”这个难题时,我在网上搜到了一个资料,可以看出当时需要帮助的人很多。我是这样搜的:因为那句话与旧社会生活有关,我先用百度搜“旧社会生活”。看到了《水乡歌谣:旧社会渔民苦难生活的写照》这篇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话,“吃了早餐无夜顿,半饥半饱过黄昏”,可以看出渔民的生活真苦,我也推想当时各行各业人都很苦,需要帮助的人很多。
师:还有谁是从别的资料中读懂它的?
生:我在“上海通网”中搜到了一则资料《旧社会中国百姓生活状况》,我记得有这么一句话——“每遇灾年,农民卖儿卖女,流浪乞讨,饿死路边的情景屡见不鲜”,也能看出旧社会人民的生活很穷苦不幸。
师:的确,在那个不幸的社会里,有着千千万万的受苦人。鲁迅先生救得了一个受伤的车夫,但不可能帮助所有人马上走出苦难的命运。侄女要求详细地解说“那么冷的天那个拉车的怎么能光着脚在路上跑”,可说了又有什么用呢?所以他只能深深地叹气。
师:同学们,让我们和着音乐,用朗读再次走进这个冰冷的夜晚,走进心忧天下百姓而又心有余力不足的长长的叹息里!(小提琴曲《沉思曲》响起,生读相关部分)
师:大家读得很深情。从刚才的朗读中,你感觉到鲁迅先生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生:在朗读中我感觉到鲁迅先生是一个关心所有贫苦人民的人。
师:同学们,鲁迅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不同的角度他有不同的光辉,他是咱们中国人一个永远骄傲的话题。透过他不顾自身危险而勇于斗争的精神,透过他不记个人烦劳而热心助人的品质,透过他除了心忧百姓仍是心忧百姓的叹息,鲁迅先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大家用深情的朗读回答我!
师:是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的多。(板书)他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长存。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到当年人潮汹涌的追悼礼堂,用一句最精练的话寄托我们迟到的哀思。(点击:葬礼视频,《哭砂》音乐)谁先来?
生1:鲁迅先生,我们永远爱戴您!
生2:鲁迅先生,您的品质我们已经牢牢铭记,您安息吧!
……
评析:不了解鲁迅心忧天下的品质等于没有了解鲁迅,但空洞的说教又毫无效果。教者洞察到社会背景是了解人物的关键,于是,以“在那个时代里,需要帮助的人仅仅是车夫一位吗”巧妙设问,再次强化当时社会带给学生的那种低沉无奈的感受,从而也情不自禁地发出心灵的叹息。这样,音乐传情,文字传声,朗读自然成了情感的宣泄。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提升,情感也得到了陶冶与升华。这种情理交融的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也会既丰厚又长久。
环节五:叩击心弦,余音蔓延
师:同学们的表达很感人,今年是鲁迅先生诞辰124周年,我们学习了《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纪念文章,如果再听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所写的《有的人》,你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为人民甘愿做牛马做野草的鲁迅,人民永远爱戴(板书)他,永远铭记他!同学们,课外请继续搜集鲁迅先生的名言、故事或作品,进一步了解鲁迅先生是怎样的人,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上传到学校网站的论坛上。同学们,论坛上见。下课!
评析:情的感染是需要强化的。在已经形成体验的情况下,再用重锤定音,学生的一时情绪才能稳定为情感。诵读《有的人》是赞美,是怀念,是对语文之美的领略,是促使学生继续去了解人物与追随人物的号角。学生的作业在没布置之前已经完成了大半(非主动式的作业与它就不可同日而语了)。
反思:相对而言,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是一个新生物。对于它的形式与重心定位现在还处于探讨之中。目前流传于市场的语文网络教学录影带中,存在几个明显的问题:一是一般都只发挥网络的多媒体演示功能与网络教室的交互功能,对于庞大的网络信息,教师一般是自己搜集,然后做成专题学习网站,最多让学生在站内“按图索骥”——标明学习板块让学生点击。其实这是典型的陆地上学游泳的做法,学生步入信息繁杂的网海,还是会迷失。二是辅助变成了主导。不少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网络色彩太浓,学生看图片、听录音、读资料,忙得热热闹闹,可是语文味淡了,通过文字感悟语言的环节少了。
我在教学中,有意选择了不方便展示的、一般老师不选择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课,从而逼着自己对网络功能的使用进行突破。教学实践证明: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只要教师引导得当,学生可以运用相关的搜索策略共享网海资源(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把大部分信息设计在自制的网站里,让他们先模拟“游泳”,这也是必要的);只要教师坚持语文课的语文本色思想,就可以始终让网络既充分发挥作用,又不喧宾夺主。
责任编辑:孙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