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透视数学教师的语言问题
作者:张秋爽
然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存在着以下问题:
一、 教师引导语言的逻辑错误
从掌握知识和培养技能的角度来考虑,教师的语言在于组织、指导、激发学生学习,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问题给予点拨启发,从而获得对新知识的理解。教师的语言基本要求就是要说得清楚明白,深入浅出,准确无误和形象生动。
在学习《认数1、2、3》时:
学生拿出1根小棒,1个圆片,1根铅笔,1本书……这些东西都可以用“1”来表示。
学生又拿出1根小棒,1个圆片,1根铅笔,1本书……这些东西都可以用“2”来表示。
师:图上有几个小朋友荡秋千?可以用几个手指表示?还可以用几个圆片代替?
生:图中有3个小朋友在荡秋千,可以用三个手指表示,还可以用三个圆片代替。
【反思:这样的教师语言,说明不理解教材:教材的编排是这样的——通过学生熟悉的事物逐步抽象出数。而老师的“有3个小朋友用3个手指表示,用3个圆片表示”,这里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没有把握“3”是从这众多的3个事物中抽象出来的,而且数字“3”与3枝铅笔、3本书并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换句话说,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这里面老师的引导语言出现了逻辑错误。】
二、 教师追问语言的应变失误
从过程与方法的角度来考虑,教师的口语在于引导和提升,使学生获得方法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一个人一生中直接应用的数学知识也可能并不多,但是理解和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将会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在学习《乘加、乘减应用题》时
第一组:△△△ △△△ △△△
师:有多少个三角?可以怎样做?
生:这里是3个3,3+3+3=9或者3×3=9
第二组:△△△ △△△△△△△△△
师:有多少个三角?可以怎样做?
生:这里是4个3,3+3+3+3=12或者3×4=12
第三组:△△△ △△△△△△△△
师:观察第三组的三角与前两组有什么不同?
生1:第一组有三堆,第二组和第三组都是四堆。
生2:前两组都是一样的。
师:前两组的什么是一样的?
生2:前两组每一堆都是3个△。
生3:第一组和第二组都能直接列出乘法算式,而第三组需要调整才能列出乘法算式。
师:那应该怎样调整呢?小组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列式?
列式如下:①3+3+3+2=11 ②3×3+2=11③5×6④5+6……
师:谁愿意说一说,你为什么这么列式?
生4:我列的算式是3×3+2=11,因为前三堆,每堆有3个△,就是求3个3是多少,再加上第四堆的2个,结果等于11。
师:那么5+6或5×6有该怎样解释呢?
生5:老师,这种做法不对,5×6表示5个6或6个5是多少,根本不符合图意;而5+6是直接看图得到的,现在我们学习了乘法,就尽量用乘法的意义来思考问题。
生6:老师还可以把第4堆的2个△,多看1个。
师:“可是图中并没有多呀?”
【反思:“可是图中并没有多呀?”一句具有决定性的“启发”语言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其实,只要老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孩子的新解法就会迸发出来;也可能老师根本没有听清孩子的想法或者根本没有想好这种做法该如何出示?此时,需要教师蹲下来,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您就会有意外的收获。】
【再教设计】
生6:老师还可以把第4堆的2个△,多看1个。
师:谁能听明白××同学的意思?
生7:他的意思是假设第四堆也是3个△。
师:说得好极了!那么该怎样计算呢?
生8:假设第四堆也是3个△,就是先求4个3是多少,然后再减去1。列式是4×3-1=11。
在观察第三组与前两组有什么不同时,就应该让学生充分地感悟和体会。
师:谁还能说一说。
生1:第三组比第1组多2个,比第2组少1个。
【反思:这个观察与总结是很到位的,为学生学习乘加、乘减的应用问题打好知识基础。也就是找准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学生这样的观察与思考运用了同化与顺应,实质上乘加是同化,乘减运用了假设的思想,从学生认知的角度是顺应。教师的追问语言从学生认知起点出发,循循善诱;阐释语通俗,有趣味性,富于启发性;应变的语言能顺着学生考虑问题的轨迹,找出症结所在,能用画龙点睛的语言使学生幡然醒悟,能用恰当的语言捕捉课堂上生成的资源,并加以开发和利用。】
三、 教师激励语言的时机贻误
激励性语言是针对以往师道尊严,不尊重学生差异而言的,我们学习了新课程理念之后,对激励性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在实践中,激励性语言所起的作用不光是正向的,其负向功能依然存在。
1.片段介绍
在学习《两步应用问题》时,一位教师与学生交流,教态亲切,语言惟妙惟肖,师生之间没有丝毫的隔阂。课上,老师给学生准备了许多小卡片,卡片上写着条件和问题:8元一个笔记本,12元一本相册,5元一枝圆珠笔,4元一个羽毛球,一个铅笔盒7元,一块橡皮3元……用100元去买。
老师让学生自由摆,还有的是同学们根据其中的已知条件自己想出来的。
生1:买一枝圆珠笔5元,买3只多少元?
师:这道题怎样算?
生2:这是求3个5是多少?5×3=15元。
师:看看谁有本事,还能编出应用问题?
生3:两个笔记本和5个羽毛球一共花多少元?(学生编的题从一步问题一下子变成了三步问题)
我是这样计算的:2×8+5×4=36(元)
(学生为了显示自己有本事,连计算方法也一气呵成。)
师:喜上眉梢,今天刚刚学两步问题,学生三步问题会编也会计算了,你真有本事。(老师情不自禁地又夸了一句)
生4:我有100元,买9个笔记本和一个相册,还剩多少元?(这是四步式题)
8×9+1×12=84(元)
100-84=16(元)
生5:用100元买这些物品够吗?
100-(8+5+12+3+7+4)=61(元)
师:用100元买,买一样商品,买的个数多一些。
生6:有100元,买9个笔记本,每个8元,还剩多少元?
100-8×9=28(元)
老师的激励性评价很到位,孩子自始至终情绪饱满,学习积极主动。老师爱说的一句话是“看看谁有本事?”可是刚刚回到教材的重点内容,就下课了。
2.反思与分析
整节课基本练习没有做,时间分配不合理;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重点上。这也就是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
教师的教学机智差,课堂的调控能力不太强,造成了关注优等生,忽略大多数学生。这与面向全体,关注差异是不相适宜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