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当以怎样的视野与《桂花雨》“对话”

作者:王 凤 孙建锋




  期初,集体备课《桂花雨》,为阔放视野,我们从四个维度展开了“对话”。
  
  一、 与作者“对话”
  
  中国文化讲究“知人论事”。孟子说:诵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事以论其是也。概言之,即“知人论事”。
  “知人论事”旨在通过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作品风格、社会影响等,引领学生与文本对话,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说起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桂花雨》作者琦君,孩子并不像了解根据其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橘子红了》一样耳熟能详。不知其人,何解其文?要引领孩子走近琦君,老师没有理由不先走进琦君。
  琦君,原名潘希真,1917年7月24日生于浙江永嘉县瞿溪乡。她五岁认字,六岁描红,七岁读诗经,八岁读女诫,九岁读论语,十岁过目能诵,挥笔成文。十二岁随父母迁居杭州。高一那年便在《浙江青年》上发表了处女作《我的好朋友小黄狗》,后以优秀的成绩直升之江大学,师承“一代词宗”——夏承焘,因此诗词造诣极高。1949年去了台湾。几十多年来,她笔耕不辍,出版散文、小说三十余本,有些散文被选入课本,作品被译为英、日、朝鲜文,深受海内外读者欢迎,被誉为“台湾文坛上闪亮的恒星”。
  琦君的散文充满“诗意”、“禅意”、“情意”。
  “诗意”是琦君散文的气质。只看标题,就能感觉到缠绵的诗情:《往事恍如昨》、《一回相见一回老》、《三更有梦书当枕》……读来如饮醇茶,淡香满怀,涤荡身心。
  “禅意”是琦君散文的风骨。在琦君心中,母亲是最伟大的佛。琦君将母亲和观音菩萨等而论之,因为从小琦君就为母亲的善和温柔所折服,这种善和温柔是植根于千百年来千千万万中华女性的血液中的,也同时植根在琦君的字里行间,这就是琦君散文的“禅意”。
  “情意”是琦君散文的灵魂。“任何景语皆情语”在琦君的散文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无论以什么为素材,几乎都是无情不下笔。亲情、友情、故乡情、国家情,哪一种都无法舍弃。正如琦君所言“我常常想,我若能忘掉亲人师友,忘掉童年,忘掉故乡,我若能不再哭,我宁愿搁下笔,此生永不再写,然而,这怎么可能呢?”或许,琦君正是用这种深入灵魂的情意来抒写对亲友、对故土、对逝去的岁月那无可替代的爱,才会这么广泛和永恒地获得了读者的青睐。
  备课时,设若以这样的视界与作者“对话”,便可概要的知其人,识其文。
  
  二、 与原著“对话”
  
  与原著“对话”,在我们理解,意味着要努力做到三点:一是通读原著,了解其原始风貌;二是比读原著,即将教材与原著对比阅读,体味其原生态;三是批读原著,“个性化”地审视增删的内容。(注:下文( )中的文字是教材删改了的内容,[]中的文字是批注的内容)
  (删:“故乡的”)桂花雨
  [批注:“手”与“妈妈的手”,“桂花雨”与“故乡的桂花雨”,能一样吗?“妈妈的手”有不可抗拒的亲情;“故乡的桂花雨”有割舍不掉的乡情!]
  中秋节前后,(删:“就”,改:“正”)是故乡(的)桂花(添:“盛开的”)季节。(删: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批注:“一……就……”,可见作者对“香味”有条件反射了似的敏锐、深刻。这是“香”情的开端,也是“乡”情的生长点。]
  小时侯,(删:“我”)无论什么花,(添:“我”)都不懂得欣赏。(删:“尽管”)父亲(添:“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删:“凌霄花、这是叮咚花、这是木碧花”,改:“梅花,那是木兰花……)[批注:这是……这是……这是……一方面可以想见繁花的成簇成片,满目满园;另一方面可以想见父亲的殷殷教导,盈盈爱意。改为:“这是……那是……”情味便淡多了。]我除了记些(删:“名称”,改:名字)外,(添:“并不喜欢”。)[批注:“并不喜欢”极端否定的情感不与下文的“最喜欢”矛盾吗?“尽管……还……”的删去,不丧失了句式逻辑结构的严谨?]最喜欢的(删:“还”)是桂花。桂花树的样子(删:笨笨拙拙的“不像梅花那么有姿态”,)(改:“不像梅花那样有姿态)不开花时,只是满树(删:茂密)的叶子,(删: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不与繁花斗艳。改: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是桂花的香气味,真是迷人。(删:迷人的原因,是它不但可以闻,还可以吃。“吃花”在诗人看来是多么俗气。但我宁可俗,就是爱桂花。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批注:作者感受的个性与独特性被删的同时,还剪断了“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与“一提到桂花,那股子香味就仿佛闻到了”的情感连线。]
  故乡是(删:近海县乡,改:靠海),八月正是台风季节。(删:母亲称之为“风水忌”。)[批注:“风水忌”为俚语,非“忌”语。]桂花一开放,母亲就开始担心了。(删:“可别做风水啊?”改:可别来台风啊!)(删:她担心的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桂花也像桃梅李果,也有收成呢!)[批注:“担心的是将收成的稻谷,第二就是将收成的桂花。”才合乎民以食为天需要的次第。]母亲每天都要在前后院子走一(删:遭,改:回),嘴里念着:“只要不做(删:风水,改:台风),我可以收几大箩。送一(删:斗,改:箩)给胡(删:宅,改:家)老爷爷,一(删:斗,改:箩)给毛(删:宅,改:家)(删:二婶婆,改:老婆婆)”,他们两家糕饼做得多。”(删:原来桂花是糕饼的香料。)[批注:置换称谓,在当地的人读来会怎么想呢?]
  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闻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桂花成熟时,就应当“摇”,摇下来的桂花,朵朵完整、新鲜,如(删:任,改:让)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吹落,(删:那就湿落落的,)[批注:过水才是香味散失的重要原因啊!]香味差太多了。
  “摇桂花”对于我(添:来说)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盯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母亲说:“还早呢,(删:没开足)[批注:“没开足”是“还不摇”的重要理由之一,也是“摇不下来”的重要原因。承上转下。]摇不下来的。”可是母亲一看天空阴云密布,(删:云脚长毛,)[批注:当时,没有现在的天气预报,看云识天气就显得很重要了,了解“看云识天气”的谚语,难道不是增强防范台风的一种“武器”吗?]就知道要(删:“做风水”,改:来台风)了,赶紧(删:吩咐长工,改:叫大家)[批注:不回避史实,才是真实。]提前“摇桂花”,这下,我可乐了。(删:帮着在桂花树下铺蔑簟,)[批注:摇花时,接住落花的工具,是细节描写之一。]帮着抱住桂花树使劲地摇,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删:母亲洗净双手,撮一撮桂花放在水晶盘中,送到佛堂供佛,父亲点上檀香,炉烟袅袅,两种香混合在一起,佛堂就像神仙世界。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诗虽不见得高明,但在我心目中,父亲确实是才高八斗,出口成诗呢。)[批注:设若琦君有机会读到教材,她也许会告说:“摇花乐”加上了母亲的“供奉乐”,父亲的“吟诗乐”,才是一家人的同乐。]
  桂花摇落之后,全家动员,拣去小枝小叶,铺开在簟子里,晒上好几天太阳,晒干了,放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删: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全年,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