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数学情境创设的问题凝视与出路审视
作者:王志南
一、 不着边际,过于迁就学生的趣味
[案例1]演在教学“角的度量”时,教师设计了以下情境:
师:同学们,每周一我们都要举行升旗仪式,这里面还藏着数学问题呢?让我们一起来回顾升旗仪式的过程。
课件展示情境:伴随着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迎风飘扬,最后将画面定格在国旗飘扬、解放军叔叔敬礼画面上。(此时已用5分钟时间)
师:从这幅画面上,你发现哪儿有角?
生1:我发现五星红旗中有角。
生2:我发现解放军叔叔敬礼时手臂也形成一个角。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吗?
生3:旗杆与旗台形成了一个直角。
……(整个过程用时8分钟)雪
问题凝视:案例1中,本课教学内容为“角的度量”,而教者却花8分钟时间让学生在“升旗仪式”这一场景中寻找角,这样的设计,无法激发学生产生“如何比较角的大小”的学习渴望,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所以,笔者以为,这样的情境过于迁就学生的趣味,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并无实质性的作用,陷入了一种“浮躁的繁荣”之中。
出路审视:
笔者以为,我们应当善于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视为学校中数学学习的出发点和必要背景。因而,一个好的数学教师就应高度重视对于学生文化背景的了解,并应善于把它与学校中的数学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但我们更应该在进行情境创设时紧扣数学学习内容,从而避免单纯地追求情境的趣味性而显得不着边际。在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注重情境创设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情境可以包含激发学生已有知识与经验的信息,另一方面,也能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设计后包含到情境中,以拉近与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距离,为学生提供知识的生长点。因此,为了帮助学生较深刻地理解当前学习内容的意义,教学的重要任务就在于紧扣教学内容,创设能引发其主动建构的情境。如上述案例中“角的度量”的导入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喜欢)
(电脑显示:风筝比赛画面。)
师:看天上的风筝可真多,老师想请你们做一下评委,愿意吗?(愿意)
师:按国际风筝比赛规则,参赛选手使用同样长的风筝线,必须把手中的风筝线一端放在地上,风筝线与地平面形成角的大小,形成的夹角最大,风筝就最高。
(电脑显示:风筝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其中两只风筝的线与地面形成的角大小难以比较。)
请哪位同学来做一下评委。
……
师:看来,光凭眼睛无法准确判断比较时,我们就需要用度量的方法来解决。
二、 趣味有余,偏离数学的本质内涵
[案例2]“倒数的认识”一课的导入采用了“回文诗”的形式,先摘录其教学片段:
师:老师想效法古人,来个以诗会友。(抱拳)你们行吗?
师:老师先来说一句“春眠不觉晓”。
生:齐说“处处闻啼鸟”。
师:真厉害。再来一句“两个黄鹂鸣翠柳”。
生:齐“一行白鹭上青天”。
师:你们不要得意,老师可要出难题了:“客上天然居。”
生:没有反应。
师:不行了吧。看答案,“居然天上客”。
师:怎么样?再来“僧游云隐寺”。
生:有些开始答“寺隐云游僧”。
师:人中柳如是。
生:是如柳中人。
……
师:你们真聪明,那么像这种有趣的现象数学中有没有呢?
问题凝视:案例2中的情境确实对小学生起到了吸引注意力的作用,学生也感觉富有情趣,我们甚至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味道。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回文诗”与“倒数”真的有本质的相通之处吗?进一步而言,倒数的本质特征是“乘积为l”,而分子与分母互相调换只不过是求一个数倒数的具体方法的描述;“回文诗”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着实难以找到满意的答案。笔者以为,在数学教学中,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创设一些具有趣味性的情境是十分必要的。然而,案例2中教师表现出教者对情境的趣味性过于关注,不可避免地带有“去”数学的行为倾向。显然,情境创设中教师过于追求情境的趣味性是不可取的。同时,“情境创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就相关内容的教学而言,特定情境的创设不应仅仅起到“敲门砖”的作用,而还应当在课程的进一步开展中自始至终发挥一定的导向作用。
出路审视:
笔者以为,情境创设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落脚点”,要直逼学习内容的“数学内核”。在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核心意义是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促进探究的进行,使思维处在一种“爬坡”的状态。这是因为,人要形成新的认识,即知识能够进入人的头脑中被理解和成为人的认知结构中的一部分,首先是要能引起人原有认识的失衡(通俗地说,就是“好奇”、“生惑”),然后才会有自我调节并生成新的认知结构(即进行思考、探究然后形成新理解)的过程。情境要促进主动建构,其内在含义就是引发认识的不平衡并帮助生成新的认识。所以,教师应贴近学生思维实际启发学生提出富有关健性的、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问题情境所隐含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实践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去提出,去探究、去解决。
三、 脱离实际,违背事物客观规律
[案例3]“梯形的面积”导入
(多媒体演示一辆汽车在碰撞中挡风玻璃碎了的场景。)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1:发生交通事故了。
生2:汽车前面的玻璃碎了。
师:那你觉得该怎么办呢?
生l:打110电话。
生2:换一辆汽车。
生3:去修理厂换一块玻璃。
师:是呀,换玻璃需要考虑什么?
生1:要先量出玻璃的有关数据。
生2:还要算出这块玻璃的面积。
(教师通过多媒体显示:汽车的挡风玻璃的形状是一个梯形。)
师:这是什么形状?
生:是梯形。
师:那么梯形的面积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梯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问题凝视:案例3中通过创设一个生活中的现实情境引入要学习的知识。从表面看,汽车挡风玻璃碎了需要重装一块是一种生活现象,从生活现象中引出需要探究的知识体现了“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探索新知”的新课程理念。然而,进一步思考我们不难发现这一情境创设有两处不符客观规律之处。其一,在现实生活中配一块常用的长方形玻璃只需要测量长与宽就可以了,至于玻璃的面积,在计算所配玻璃的价钱时才需进行计算,那么通过需要配玻璃这一情境让学生马上想到要计算面积,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困难的,不能有效地让学生感受到面积计算在生活中的用处,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梯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欲望。其二,如果单从配汽车玻璃这一事例去分析,基于汽车玻璃的特殊性(材料、形状等),生活中的汽车玻璃是现成的,只需根据其型号进行换置就可以了。那么从这一生活实例引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的探究是不合情理的,不符合新课标倡导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具有挑战性……”的教育理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