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走出教育误区:听话的孩子未必好

作者:杨 滢




   “听话教育”在我国已成为一种传统的理想化教育,教育的最佳目标似乎就是培养听话的下一代。从幼儿园开始,孩子们接受的就是“听话教育”:天上的云一定是白色的,朵朵的必然要像棉花糖,如果你硬说像黄瓜,那就是一个“×”,还狡辩?“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作文的格式必然是三段,否则分数就会少;学生的任务只能是学习再学习,否则就是三心二意……中国的家庭教育追求的也是培养听话的子女,父母之间交流得最多的是“你的孩子听话吗?”,父母们羡慕别人的孩子也是因为“你家孩子真听话!”,父母找老师了解得最多的是“我的孩子在学校听话吗?”,孩子出门时,必然叮嘱“上学要听老师的话!”……听话的孩子可以说是老师家长的最爱,他们在学校遵守纪律,与教师积极配合,认真听课(至少很安静),认真完成作业,总是能了解老师的心意,然后认真遵照;他们在家里尊敬父母,从不忤逆,看父母的眼色行事,父母说的话一定照做……听话的孩子表现得比那些不听话的孩子更安分,更讨人喜欢,从而,他们也会获得更多的赞扬和更多发展机会。老师往往会选择“听话”的孩子当班干部(尤其是性格温顺的女生),做老师的左右手,为老师服务,按老师的吩咐做这做那;父母更容易宠爱“听话”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听话,而给他们更多的爱,也就使听话的孩子更“听话”。
  听话的孩子在中国无异就是好学生的同义词,而这种听话,是不是真的可以培养出我们现今所需要的人才,是不是听话的学生就真的是好学生?
  在这种听话教育之下,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不一样的声音,这种听话已经不再是好教育的代名,它反映了我国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中隐藏的许多教育问题,不得不令我们反思。
  
  一、听话教育出现的原因
  
  1.文化传统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我国最初的教育开始,对人才的培养目标就是遵守“三纲五常”,培养有“仁义道德”的贤人,受过教育者必须有至高的德性,他们不必是大智之人,但一定是大仁之人,他们一定尊敬父母,尊敬师长,遵从传统的礼数道义。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才的看重更多的是人的品质而不是单纯的智慧。而对这种品质强调的又是一种中庸之道下的思想情操,“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这也就决定了学校教育的基调,培养一种平常的人,不会太过,也不会不及。只要遵循已有的规章和传统,学习好份内之事,便是人才的标准。
  2.权威观念
  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尊敬父母和教师已成为一种习惯,而这种习惯由于其几千年的沉积,已渐渐从一种尊重变成了绝对的服从,父母和教师已成为了一种绝对的权威代表。作为孩子和学生,他们要做的只能是服从,如果不服从,就会让管理者(教师、家长)感到权威受到了威胁,教师因此会报怨学生不好教,不听话,而家长会觉得十分伤心,觉得是孩子“翅膀硬了”,不听话了。家长和教师往往因为自己绝高的权威地位,而无法与孩子建立友好的民主关系,这使得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只能而且只愿意建立“听话教育”的环境和氛围,培养孩子们的就是这种遵从和崇拜的服从精神。
  3.便于管理
  让孩子听话,对于教师来说,最大的出发点莫过于便于课堂的管理。一个安静的课堂一直是老师们不懈的追求。老师们往往会有这样的话语:“某某,你如果不想学可以,你爱干什么干什么,不过上课不要说话!”这是教师对学生放弃时最爱说的话,而教师最爱强调的也是这种安静。安静的孩子即使成绩不好,只要不扰乱课堂,只要顺从于教师的要求,他就可以被视为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也可以得到老师的喜爱。
  
  二、听话教育的危害
  
  1.抑制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个性发展
  从幼儿园开始的“小手放上小腿上,不许说话不许动”的行为习惯教育开始,孩子们的感官运动能力便受到了抑制,而这只是开始,中规中矩的教育教条,无形中已形成了我国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模式。然而在现代化的今天,传统的“中庸”和“听话”的人才已不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才,我们需要的是有独立思维、有自己见解、能思想、会思想的人,而不是言听计从的一代,比起只会照搬的“人才”,我们更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而不是“奴才”。而创新,并不是走出校园就一下可以萌发的,它需要从儿童时期便开始培养,听话的孩子的简单遵从的模式,无异于是从小就对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的扼杀。
  2.破坏了学生和教师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一直扮演着管理者角色的教师和家长,一味地维持着权威而不能与孩子进行平等交流,无疑是放弃了与孩子建立更为平等友好关系的机会。这种权威的维护,会使得家长、教师总是保持在一个高高在上无法接近的高度,使得孩子无法靠近,无法沟通,久而久之,就变成不愿意沟通,在心灵上造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同时,也伤害了彼此的感情,破坏了学生和教师及家长之间的关系。
  
  三、改变“听话教育”的对策
  
  1.改变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念
  我们应该知道,“听话”的界定,应仅限于纪律和法律,而非人格和个性发展上的“听话”。“施肥而不固架”,教师和家长要给孩子们足够的个性发展的空间,只有有个性的孩子,才能有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
  家长和教师应该了解,孩子的不听话,是他们开始有自己的思想、经验,开始进入社会走向独立的重要标志,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心理学研究表明,调皮不听话的孩子比那些过于听话的孩子心理更健康,他们更聪明,更乐观,更自信。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切记千万不要以孩子是否听话为惟一的衡量标准,而要学会平衡心态,用理性来分析孩子们做的是不是有道理,是不是真的是为了叛逆而叛逆。不要因为他们与我们的想法不同,便简单的否决,也不要因为我们的经验比孩子的多,就一味的认为自己的正确。有的学生成绩并不好,也经常在扰乱课堂,但他的扰乱可能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重视,而他比那些仅仅成绩好的学生品质或许更好;正确认识和看待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只是评估学生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教育的目标应是提高学生的素质,而不仅仅是培养只懂得安静读书和考试的“读书匠”。老师和家长应该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2.多沟通,多交流
  家长和教师要学会不再只停留在绝对权威的位置与孩子对峙,而应当放下架子,和孩子相处,与他们沟通和交流。
  什么是沟通?有的家长那些自以为坦诚的沟通,往往会让孩子失去了沟通的兴趣。“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接着是没完没了的教训。这时,您有没有注意一下孩子的眼睛?他们双眼变得呆滞无神,这是关闭心灵之窗的突出特征。这时建议您采用旁通意会法,如借聊天谈些孩子关心的问题,不知不觉地谈出观点,他们听起来要舒服得多。同时,避免说气话,可以说,没有哪一个父母能一贯保持冷静,于是,常常听见这样的气话:“早知你这样,一生下来就该扔到垃圾堆里!”结局往往是父母丑化自己的形象。遇到冲动时,不妨提醒自己:我们与成人相处,不管心中多么气,总会克制自己,为什么对孩子就不行呢?另外,好好聆听,孩子也有发言权。在他闭嘴之前,自己绝不开口。一位父亲说:“听完为止,不管孩子说什么。如他未说完就打断他,那就要道歉。”孩子说完,您不妨把他的话重说一遍,并问他的意思是不是这样,才能发表自己的意见。成人与孩子观点不同,小问题在孩子眼中可能是大问题,学会相互尊重才是沟通的前提。同时,还要学会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合与孩子沟通,什么时候和场合教育孩子决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还要学会以行动表达爱心,爱是最温柔、最不必多费口舌的沟通方式。它是无声信号,有时不必开口,摸摸孩子的头也能打破僵局。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