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家校合作——综合实践课程的新资源

作者:徐明峡




   当前我国实施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很多问题。如果换个角度思考,很多问题当能迎刃而解。如将家校合作与新课程资源开发整合,就会形成教育的合力,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综合实践活动课方面,表现尤为明显。
  
  一、 家校合作与课程资源
  
  当今世界各国已普遍认识到,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近年来,美国着重研究解决公立学校的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教育研究和学校改革的主题;英国、德国、法国、芬兰和挪威等欧洲国家,也将家校合作做为教改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家校合作是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世界性的研究课题。我国当前顺应历史潮流,也开始逐步重视这一领域的研究。
   “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一个与“教学内容”完全不相同的重要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我们知道,课程资源就是指一切具有教育价值的并能被纳入课程体系、有利于实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校内外各种人力、物力、环境和精神等因素。
  从课程资源的范围上来看,它包括学校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和网络课程资源三部分。其中社会资源就包括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青少年宫、家庭、工厂、农村、部队、科研机构、党政机关”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广泛、丰富的自然资源。
  
  二、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家校合作的现状
  
  我们知道,当前我们的学校教育一直以来并不孤单,它与家庭和社会的教育紧密相连,“家校合作”早已有一套固定的模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学生品德、心理出了问题,就是学校请家长来进行“沟通”。二是停留在关注学生所谓的“主课”上,停留在“应试”上。很显然,还没有站稳脚跟、被称作“副课”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因为课时安排不过来,也没有统一考试,就没有多少“家校合作”可言。
  我们知道,综合实践活动课主要有自然与社会研究、设计与技术学习、社会参与性学习、生活技能性学习。在实施中,有些免不了要占用休息时间的,如老师布置双休日“卖报纸”活动中,有的家长以安全为由,拒绝让孩子参与,或者孩子因为报的兴趣班、培训班太多,而不愿意利用休息时间参与。还有,很多调查、访问都需要在家长指导下进行,学生都无法很顺利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部分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不太重视,体现出学校的教育目标与家庭的培养方向不一致。
  
  三、 “家校合作”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的意义
  
  其实家庭对孩子的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许多家长也比较重视孩子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有时候知道重要,做起来次要,关键时候不要。因此必须建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家庭教育之间的有效合作关系,特别是加强综合实践课程资源开发,很需要“家校合作”。这是具有时代与现实意义的。
  1.“家校合作”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国际经济、科技领域的竞争其实就是人才的竞争、教育的竞争。因此,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必修课程,其主要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技术教育。这一新课程的开设,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对丰富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的类型,切实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教师的教学观、课程观的更新均有独特的作用。”这样看来,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之内、课堂之中,必须寻求各方面的支持与配合。这在新的科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提出来。因此,利用家长资源,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念就应运而生了。
  2.“家校合作”有利于激发孩子学习的动力。学校和家庭相互协调,将发挥最大的教育效能。当学生感到老师和家长在为发展而协同努力时,他们会因这种关注而受到极大的鼓舞,产生向上的动力,激发成就感,并最终转化为进取的实际行动,很大程度上满足孩子们心理上受关注的需要。
  3.“家校合作”有利于深化、提高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广泛性。家校合作可优化教育环境,因为家长的职业、兴趣、知识、阅历、技能和方法都各不相同,可以有效弥补学校教育资源的不足。
  4.“家校合作”有利于强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作用。家庭和学校作为儿童教育过程中的两种主要的教育力量,在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育以及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等方面,已具备合作的意识,开始了相互支持和配合,强化了教育作用。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还没有形成合力,因此相互削弱和抵消了教育作用,学校相关的活动的指导作用无法充分发挥。一位教育家说过,如果没有家庭高度的教育素养,那么不管学校的教育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由此,只有教师加强引导,家长足够重视,家校共同努力,才能开发好教育资源,形成一股教育合力,让学生的学习真正走向生活,走向社会。
  
  四、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中家校合作实施的途径
  
  1.综合实践指导教师应加强课程宣传活动,请学校和家长一起来关注对孩子的成长,这是“家校合作”的基础。首先应让家长了解这门课的目的和重要作用,老师可以在学校的帮助下,通过发简报、开家长会、专家讲座等形式,让家长了解课程的内容、方法;理解这门课对一个人的综合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从而让家长意识到这门课不只是学习知识,不仅仅是简单调查、走访等,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能力,同时也能有助于其他各科的学习,通过宣传促使家长关注和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指导。
  2.通过家长开放日活动,请家长也来参与孩子在课堂上的研究性活动。亲身经历研究性学习是学生的内容之一。而这种研究性学习如果也让家长体验一下,则会产生多方位的综合效应。如在课堂上提出莫比乌斯圈后,请家长和学生一起探索,能提高家长的研究意识,加深家长对这门课的理解,对家校共同培养孩子的科学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3.请家长参与评价。《纲要》中提到,课程评价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家长等。这就表示家长也应该参与到课程的评价中来,而且这种评价对学生应该更具鼓动性。
  4.教师引领孩子到家庭中去实践、去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时间、空间、过程、内容、资源等各方面都体现了一种开放性,绝不再是唯书的学习了。如布置学生设计家庭一日菜谱,请学生参与家庭居室装修设计、电路设计、美化居室设计、小发明小创造等等。通过学生的记录报告和部分家长反映,很多学生在这些家庭活动中得到了家长的支持和配合,通过参与活动,孩子产生了很大的成就感,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大大提高了自信心。由此说明,家庭的实践活动对学校教育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5.将家庭课程资源引用到学校。家庭、家长中存在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主要包括家长的阅历与职业背景、家庭饲养与种植的动植物、家庭科技藏书、影像资料等。实施时可以请学生把有关书籍带到学校,还可以根据家长的特长安排参观、考察、做相关报告等。
  6.成立有家长参加的综合实践指导委员会等,作为家校合作的形式之一。这样有利于挖掘家长中的专家、学者等人力资源服务学校。学校要主动利用家庭、家长中的教育资源,补充学校教育,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这样可以看出,切实有效加强家校合作,对于改进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