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教师讲课要“留有余地”

作者:李焕文




  古往今来,“讲”是教师的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但是,愚蠢的教师把学生讲糊涂了,聪明的教师把学生讲明白了,只有那些富有智慧的教师把学生讲聪明了。
  教师讲课“留有余地”向来被视为教学的大忌,但从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反馈的信息中得知,在学校学习时受益最大的是“最蹩脚的老师”的教学。他们认为,这些老师讲课,只提出问题,不解决问题。由于他们不把问题讲解清楚,使得学生只有把注意力集中到教学的难点上,听课之后总觉得不满足,只能自己去学。这些老师讲过的内容,必须经过自己摸索才能弄清楚,在自己脑子里反复思考,才能找到理想的答案,而且印象比较深刻,时隔多年,却仍然记忆犹新。
  毫无疑问,这里的教师“讲不明白”,并不是业务的荒疏,也不是敷衍了事,“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它的真正含义在于:不必将问题讲得过细,嚼得太烂,要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教师在教学中把学生最感兴趣的片段有意忽略了,解题必不可少的步骤被故意忘却了,而只是成为一个随处可见的指路人,怎样走,看学生自己,这是一种貌似漫不经心,其实是精心设计的讲课技巧,是一种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是炉火纯青的授课艺术。
  从心理学角度看,教师的讲解越是详尽,学生的心智越是处于懒惰状态,教师的一份耕耘并不意味着一份收获,学生轻易得到的,也会轻易失去。只有经过深思熟虑的知识,才能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因此,教师在讲课中还是“话到嘴边留半句”好。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