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教材必须“创造性使用”吗

作者:胡安波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教师对于教材的再认识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高度:从过去的“金科玉律”、“圣经”到今天的“例子”、“材料”。教材在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绝对权威地位正在逐渐淡化,这反映在教学实践中的表现就是许多一线教师正在将教材的“神圣不可侵犯”渐进为创造性使用,即由传统的“教教材”转变为新理念下的“用教材教”。
  不可否认,这种转变宛若一阵清风,使得课堂上焕发出了一种勃勃生机:学生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了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了起来;教师发挥自身特长的创造性空间更大了。但有的教师似乎为了赶“时髦”,一味地追求“创造性使用教材”,不管教材中例题的内容是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得对其进行改头换面式的加工改造。似乎这样就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否则就还是停留在“教教材”的老路上。殊不知若“创造性使用”不当的话,还不如用教材中的例题好。下面的一则案例应该引起我们深深的思考。
  案例:《平均数》(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下册)教学片断
  上课伊始,教师谈话导入:在学雷锋活动月中,为了调动同学们学雷锋做好事的积极性,三年级一班组织开展了小组竞赛活动,规定每做一件好事就得1分。下面是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的得分情况(见下表),根据这些信息,请你判断哪组表现得更优秀些?并说明理由。
  
  经过短暂的思考后,学生们开始陆续发表自己的意见。意见大致有两种:一大部分学生认为第一小组更优秀一些,因为他们的总分比第二小组多,也就是说他们做的好事更多。另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这样比不公平,因为两个组的人数不一样多,应该用平均数来比较。
  由此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较各组的总分是否公平。在教师的追问下,坚持第一种意见的学生们大部分感觉比总分似乎不太公平。这时,教师顺势引入比较两组的平均得分。经过学生自己动手计算,结果发现:第一小组的平均得分为(16+12+9+7)÷4=11分,而第二小组的平均得分为(14+10+12)÷3=12分,所以最终得出第二小组比第一小组更优秀的结论。至此完成了学生对平均数含义的初步感知,接着教师转入了下一个教学环节。
  课后进行研讨时,几位教师对这堂课上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提出了异议:现实生活中,用比平均分的方法评价学生学雷锋活动是否可行?这样的事例能否充分体现出平均数的数学意义及价值?换言之,这样的学习素材缺乏典型性,不利于学生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及实际应用。难怪课下仍有学生疑惑:“单看第一小组前三人的得分是16+12+9=37分,而第二小组三人的得分是14+10+12=36分,更何况第一小组还有一名同学得了7分,为什么还认为第一小组的表现不如第二小组优秀?”仔细想想,也就不足为奇了。这堂课带给了我以下几点思考:
  
  思考一:教材必须“创造性使用”吗?
  
  虽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但这并不意味着教材中那些经过专家们深思熟虑和精心选择的典型学习材料可以任意调整、增删,相反地,作为使用者的教师,首先应该认真钻研教材,深刻领会编者意图,力争吃透教材,深挖教材背后所隐藏的丰富内涵,唯此才能用好教材。应该明确,“创造性使用教材”必须是建立在教师深入钻研教材,熟练把握教材内容结构体系的基础上。但教材并非非“创造性使用”不可,“创造性使用教材”应相机而用。倡导“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初衷,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其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如果教材中原有学习内容与本地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或者不如学生自己身边的熟悉事例更容易让其理解数学知识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加工与处理,或调整,或增删,或更换。如在教学《9加几》(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时,教材中的主题情境图是学校运动会的场景,而这样的场景对于偏远山区的孩子而言却是相当陌生的,很显然如果用原内容教学,学生只能想象着这样的未曾亲身体会的“西洋景”来学习,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而根据山区的实际,把学习内容更换为“梯田式的果园”,学生的学习热情则格外高涨,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思考二:教材怎样才算“创造性使用”?
  
  有人认为,只要打破教材,不按教材上的例题来开展教学就是“创造性使用教材”。很显然,这是一种误区。“创造性使用教材”必须体现出创造性。何谓创造性?这里的创造性应具备三个特征,即新颖、贴切、高效。所谓新颖,指修改、调整后的学习内容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并且充满吸引力的。与教材中原学习内容相比,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谓贴切,是指新的学习内容较教材中原学习内容更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更好地体现新数学知识的数学意义及价值。所谓高效,则是指学生在利用新的学习内容探究体验的过程中,能够显现出积极的思维状态,获得充分而深刻的数学体验,能够更准确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从而更好地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感悟与建构。
  同样是《平均数》的教学,我们来看一下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课堂。吴老师首先联系同学们最喜欢的球类运动,由开展拍球比赛引入新课。将全班分成了两组:阳光队与幸运队,每队派三名队员参加比赛,同学们积极踊跃,争先恐后。结果幸运代表队的拍球总数超过了阳光代表队,所以幸运代表队获胜。接下来,吴老师以阳光队队员的身份拍球,使得阳光队的拍球总数又超过了幸运队,于是宣布现在的获胜队是阳光队。阳光队的同学们“愤怒”了,一名男生忿忿不平地说:“不公平!老师,您偏心!为什么帮他们拍球而不帮我们拍?”于是,吴老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思考“在人数不相等的条件下,怎样判断两个组的整体情况?”,仍用比总数的方法能否解决问题,从而引入平均数。
  这堂课可以看作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成功范例。吴老师从学生熟悉而感兴趣的事例入手,通过游戏手段,使全体学生始终以一种积极的状态投入于知识的探索与体验中。从比总数公平到比总数不公平,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基础,注意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为旧知与新知之间搭起了一座自然的过渡之桥。熟悉的素材,生成的内容,为学生深刻理解体会平均数的含义提供了准确而恰当的中介。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