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古诗“完形”导悟方略

作者:阮召芝 张天良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文本多以“意义的不确定”和“空白”构成多层面、开放性的空框结构,这种结构赋予读者对文本进行阐释和想象的极大自由,召唤读者主动参与作品意义的最终建构与完成。古诗语言凝练、跳跃性强、意境深远、蕴含丰富,正体现了这种空框结构的特点。从完形心理学的角度讲,这种空框结构是一个有缺陷或空白的不完全的“形”,当这种“形”呈现于读者眼前时,会在读者心里激起一种强烈的将其“补充”或“恢复”到完整状态的内驱力,在这种内驱力的驱动下,读者会积极主动地使不完美的“形”完善为一个完形整体,获得其整体意义。
  古诗“完形”导悟方略,就是以接受美学和完形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在教学古诗时,先引导学生发现古诗的未定点或空白点,再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填补空白,进而引领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及其表达的情感意蕴的一种教学策略。这种策略在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实例,谈些思考与探索。
  
  一、 简语丰之,完形入情
  
  古诗语言洗练,有些内容未实写出来或未明确写出来,而通过诗句写出部分向读者提示或暗示,使不尽之意含于言外,此即“空白”,它召唤读者运用自己的想象、联想,补充、丰富诗句的形象,因象悟情,领悟诗句“以象传情”的深沉意蕴。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完形描绘:(1)从正面想象完形:安禄山率军反叛,狼烟四起,达官显贵惊惶失措,皇帝弃城西逃,叛军涌入都城长安。城里城外刀光剑影,残垣断壁。国家已经破碎,只有青山依然矗立,江河依旧默默流淌。春天到了,林木苍苍,荒草丛生,行人绝迹,只有飞禽在空中鸣叫,走兽在野林出没。(2)从侧面想象完形:百姓或为了躲避战乱,扶老携幼,背井离乡,或为了平叛离家从戎,投身沙场。土地荒芜,民不聊生,“十里稻场”成了“十里草场”。(3)从反面想象完形:过去,人们安居乐业,种田的种田,经商的经商,各司其职,各展其能。集市上,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叫卖声,讨价还价声,说唱声,连成一片,一派繁荣昌盛的景象。
  从这几个方面想象完形后,学生可以全方位“见到”诗人所描绘的景象,探知诗人的内心感受,有助于领会诗人“感时”、“限别”之情。
  
  二、 省语补之,完形入境
  
  古诗的句与句之间多有跳跃,省略了一些内容,从而形成图像画面的中断,即“空缺”,它召唤读者在阅读时给予填充、连接和整合,使之成为完整的情节或意境。如《游园不值》一诗具有一定的叙事性、跳跃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描述事件讲故事的方式,补充跳跃省略部分,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的美景,不由得兴致勃发,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欣赏园中景色,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住处,园门外空地上长满了青苔,主人大概是爱惜这青苔,担心被客人的木屐齿踩坏,所以,客人小心地走过青苔,到了柴门,轻轻地敲了好久,也没有人出来开门。虽然没有等到主人回来带他进园观赏,但从那一枝斜斜地探出墙外的杏花来看,园中此时应该是姹紫嫣红,春色满园了。
  
  三、 虚实互化,完形会意
  
  虚实结合是古诗意境结构的最大特点。意境生于形象,而又大于形象,受特定形象的制约,经常由特定的实指向不定的虚,又可以由虚转化为更丰富或单纯的实。虚实互化是意境中未定性、空白点得以填充完形的重要途径。虚实互化完形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以实生虚,即以象生象,从实象悟虚境,呈现言外之意,韵外之致。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由“帆影”、“碧空”、“江流”等三个意象构成,但其总体意境并非这三个意象的简单相加,而是存在于这些意象所构成的一个完整画面中。教学时,让学生想象这幅实实在在的画面还不够,因为这首诗没有直接抒情,应引导学生看出“象外之象”,化景语为情思。请看教学片段:
  师:(在学生理解、想象这两句诗后)这首诗中是谁见一叶扁舟在滔滔的江水中越走越远,最后消失于水天相接处呢?芽
  生:作者李白。
  师:你能联系自己的经验,想象李白当时的神情吗?芽
  生:李白一幅若有所失的样子。
  生:李白先是向朋友说“再见,请多珍重”,接着久久地站在江边不忍离去。
  生:李白两眼发愣,一动不动地看着船慢慢地向远处驶去。
  生:泪水模糊了他的双眼,心里空落落的,难受极了。
  这样,教师引导学生立足于“实”象,通过想象完形悟读了“虚”境,体会了依依惜别之情。
  另一方面是化虚为实,即使虚境化为实境,将“象外之象”变为实象。这里的实象不同于前一方面的“实”,是在其上形成的更高层次的意境形象。如王之涣《登鹳雀楼》,“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人点墨不溅,以虚笔写景,但苍山云海尽寓句中,五光十色悉掩纸面。教学时,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从虚笔中想象实体:更上一层楼后,放眼望去,只见云霞满天,雾蔼遍地,青山逶迤而去,黄河奔腾而来,一切尽收眼底,开阔至极。
  
  四、 设身体验,完形知心
  
  古诗中,诗人的感情多是含而不露的,这构成了古诗意境情感意蕴的“空白”,形成古诗意境的召唤结构,教学时需注意引导学生完形。从阅读角度讲,完形是经验中的结构对文章的“形”进行组织建构的一种动态过程和结果。因此,教学时应当恰当地调动学生的情感、记忆、联想、想象、等因素,全身心地解读作品,通过体验、品味,使学生的感情与作品所蕴含的感情融合为一,达到“心”的相知相融。
  如教学《赠汪伦》,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提示,引导学生设身处地,感人物之所感,思人物之所思:(1)临行前,汪伦为李白设宴饯行,李白的心情如何?芽汪伦的感受怎样?芽(2)汪伦带着乡亲,踏歌为李白送行,李白的感受是怎样的?芽又会怎么想?芽
  
  五、 因声求气,完形达意
  
  朱自清先生在《语文教学举隅》一文中说:“语言文字的意义有四层:一是文义,就是字面的意思。二是情感,就是梁启超先生说的‘笔锋常带情感’的情感。三是文气,好比公文上行、平行、下行的口气。四是用意,一是一,二是二,是一种用意;指桑骂槐,言在此意在彼,又是一种用意。”这四层意义层层相扣,以意为主,构成一个整体。完形心理学理论非常重视事物(文章)各层面意义的整体性,并认为人的知觉有赋予事物“完形”的心理倾向。因此,当学生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并通过联想、想象,对“象外之象”进行完形,对味外之旨有了初步体会,就要重视“因声求气(文气)”,通过声音表达诗歌的情感意蕴,达到古诗各个层面意义的融合。如教学李白的《静夜思》,首先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接着引导学生想象李白望月时的神情与心理活动,然后再通过读的探索,找到适切的言语声音形态,把诗句的意义用声音形态表现出来,这样的学习过程就能达到上述四层意义的整合完形,获得完满的意蕴。
  
  六、 扩补图意,完形悟神
  
  小语教材中的大部分古诗都配有插图或挂图,形象直观地将诗中之画展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诗意。但仅限于此是不够的,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图文结合,展开想象的翅膀,扩补图意,从内容有限的、静态的插图出发,在头脑中“放映”出内容无限的、动态的、立体的形象来,使学生入情入境,会意悟神。例如《泊船瓜洲》一诗,插图只能反映诗人“站在岸边望故乡”的情景,却无法展现“思故乡”的愁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图文结合,边想象边描绘:诗人乘坐的客船又一次停靠在瓜洲,他登上江岸,岸边绿树红花,风景如画。他看到了对岸的京口,想起了家乡钟山与京口只隔着几座山头。家乡的一切如在眼前,他多想回到家乡看一看,跟父老乡亲叙叙旧,可是家乡近在咫尺,却宛如天涯。他愁容满面,怅然叹道:明月啊,你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家呢?芽由此能体会到诗人内心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思乡之情。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