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全民参与教育(儿子在日本上小学之三)

作者:陆 浣




  学生里没有干部,而家长却是班干部,这是日本学校的又一道风景线。
  在日本有一个遍布全国的民间教育机构:PTA协会。PTA表示这样的含义:校区内的家长(Parents)和老师(Teachers)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孩子们的幸福成长,而自发组织的团体(Association)。这个团体,是日本学习和引进美国PTA的成功经验,于1945年开始推广实行的。
  上到全日本的总会,下到各个地区、市、县的分会,直至每个中小学校都有PTA协会。协会无论大小都有其周密的组织和领导机构,他们立足于社区、学校、家庭这三个领域,在密切的联系和协作中,使这三方都能够为下一代的教育履行应尽的责任。各级PTA协会每年还定期组织研究会、演讲会,探讨教育中的共同问题,找出合理的解决方法。
  就拿学校的PTA协会来说,每一位家长以及学校的老师都是校PTA的会员。他们当中有年龄、性别、职业、社会地位、个人信仰等众多差异,但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大家在平等参与的原则之下,相互理解、相互学习、精诚合作。
  学校PTA协会的会长一般是由本校区内有一定地位、并热心教育的学生家长来担任,副会长中除了一位学校的教务长外,其余几位也是学生家长。校PTA协会的委员则是由那些热心公益事业、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妈妈们担任。除此之外,还有运营委员长、干事、书记、会计和事务员等职,其中除了个别学校的教工之外,几乎都是学生家长。而校长则是以常务顾问的身份出现于PTA协会的。以上是校一级的PTA负责人,而每个班有班级委员、每个年级有年级委员、还有校区内各个居民小区的代表委员,所以这是一个人数众多、既松散又紧密的网络。这个网络使得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无处不在,真正令人感受到整个社区的人们都在关心、爱护着自己的子弟。由于建立了这样一个联合机构,学校不再是管理学生的惟一权威,家长不是客人,而是学校的同盟,家长和教师形成了一种亲密的同志关系。这个组织的存在,不仅在学校和家长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也对及时处理学校或班级中出现的问题起到了有效的作用。与此同时,父母为教育活动而热情奉献的生活态度,则在不知不觉中对孩子的人格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大家都来关心孩子、关心学校教育——这是在日本常能看到的风景。
  生活课时,为了感知季节的气息,老师要带着孩子们将自然活动室精心布置一番。这时,热心的家长们有的会来电话,告诉老师哪里有满地的彩色落叶;而有的孩子的爷爷干脆亲自驾车送来了几大捆稻草……
  记得还是在儿子的入学典礼上,一百多个一年级新生,每人都得到一只做工精细而结实的布袋子,这是社区妇女会的大妈们手工制作的。这只袋子后来就成了孩子们的图书包,每到借书的日子,他们就拿着它去图书室借书或还书。
  儿子低年级时,经常在他拿回来的年级小报上看到有个“山谷回声课”。原来,这是社区里的一个志愿者“故事会”,他们定期来给学校低年级的孩子们念图画故事书。
  每周一下午的课后是课外俱乐部的活动时间。俱乐部分门别类、种目繁多,而那些老师也都来自于社区的志愿者,他们有的是家长、有的是普通居民,但都身怀一技,热心公益。
  上交通安全课时,“交通安全对策”部门的警察叔叔、阿姨会在学校操场上,教给同学们自行车的维护和使用方法、以及如何遵守自行车的交通规则等。还有消防、避难、急救训练等等,学校都会请来相应部门的专门人员给学生们作讲解和训练。而他们也都是将这些事情当成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来认真对待。
  为了把学校办成一个真正开放式的学校,儿子的学校除了每月例行的家长教学参观之外,还曾设了一个“校区日”。它以“无论任何时候、无论任何人、无论校园的任何地方,大家都可以来参观”为宗旨,每年开设三次。在这一天的任何时间里,你不仅可以参观教师的授课情况,还可以去图书室看书、电脑房用电脑,也可以参观孩子们的自由活动、中午用餐、打扫卫生、班级活动等等。“校区日”的目的就是让所有关心学校教育的人,看到“不加修饰的、平常的校园生活和授课风景”,让学校和社会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在新一年的PTA大会开完之后,班主任老师要召开一个家长会。在这个会上必须选出本班级的PTA委员,即家长班干部。儿子他们学校的“班委”结构是这样的:每个班有一个父亲委员、两个母亲委员、两个环境委员、一个广报委员。这些委员完全是义务服务,而且会牺牲部分个人的时间和精力,很多人并不愿意干。但由于每一位家长都是PTA协会的成员,都有责任和义务担任这个“班委”,所以为了履行义务,家长们大都会自觉地在自己认为合适的时候领受某一份职务,而一旦做起来他们又都会非常尽心尽力。
  儿子学校的运动场边有一颗旃檀树,是学校的象征,所以很多活动都以“旃檀”为名。“旃檀日”就是以父亲和孩子的交流为主的一个较大的活动,一般定于每年六月的一个星期日,因为在这个月里有父亲节。活动以年级为单位举行,场地则分别设在班级、体育馆、操场等处。游戏的场面非常热闹,有的年级是与父亲一道做玩具;有的则与父亲一起做有趣的亲子游戏:“拔河”、“小猴接力赛”、“躲球游戏”、“骑马夺帽游戏”等等。这个“旃檀日”的活动就是父亲委员们策划和组织的。其他活动,如夏天节、心肺急救法讲习会、友爱义卖等活动也需要父亲委员的参与,特别是那些需要力气的活。
  妈妈委员则侧重于与班级老师的联络。除了其他活动都要参与之外,她们要做老师和家长们的桥梁,亲密两者的关系、传达老师的意图、反馈家长的意见等。在学期开始不久,学校PTA要组织一场家长迷你排球赛,妈妈委员是召集人。比赛为四人一组,每个班级、包括老师也组队参加。这种亲子活动总是被安排在周末,所以家长和孩子都能够前来参赛和观战。在热闹的比赛中,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从陌生到相识,从生疏到了解、熟悉,一种和谐的氛围由此而逐渐形成。在良好的关系之下,大家为一个共同的目标献计、出力,这可能就是活动的初衷吧。
  每个学期,PTA协会要出一份小报,称为“PTA广报”,一年共三期。儿子学校的“PTA广报”名为《旃檀》,这就是广报委员们负责的工作。报纸是一共八版的两张A3大小的黑白报,虽然很朴素,却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上面有各种活动的报道及照片,还有校长感言、俱乐部介绍、心理教室、授课风景等等,几乎都是编委们的作品。第一期“广报”会登载年级各任课老师活泼的合影及别有风趣的自我介绍:“小时候我每天都出去抓昆虫,常常被野蜂追着跑。”“我现在正热衷于减肥,可是午餐太好吃了,每天都吃得饱饱的。”学年结束时,毕业班的合影及每人一句话占据了大部分版面。
  我在儿子三年级的时候,担任了一年的班级环境委员。环境委员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它主要是做这样两件事情:收集和整理“铃铛标志”、举办“友爱义卖会”。
  在日本超市的一些物品的包装袋上,可以看到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小铃铛图标。这些日用品包括餐巾纸、色拉酱、糖果等等。别看这小小的铃铛图案,那可是宝贝呢,因为它可以成为孩子们的“小钱袋”。
  原来,本着“让所有的孩子在平等、富足的环境中接受教育”这一理念,日本有一个推动全民参与赞助教育事业的“铃铛标志财团”。任何公司都可以自愿申请在自己产品的包装袋上加印 “铃铛标志”,成为其赞助公司。铃铛标志上都有不同的“点数”,贵的东西点数大,便宜的点数小,一般的食品也就只1点、2点的,而每一个点,其价值为一个日元。虽然十个日元也买不到几粒糖果,但积攒起来就不是个小数字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