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阅读教学中课文插图运用失衡现象举例
作者:蒋成云
这是一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国标本第十册《灰椋鸟》一课的教学片断:
师:请同学们仔细地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灰椋鸟是怎样归林的?(生读课文,思考)
师:(出示课文插图)看,这就是灰椋鸟归林的场面,你发现灰椋鸟归林有什么变化?
生:一开始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后来是一批一批地飞回来。
师:课文是怎样描述的?
生: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浩浩荡荡从我们头顶飞过。
生:先回来的鸟在林间不停地鸣叫……与熟悉的伙伴汇合。
(出示课文第四自然段,学习课文内容。)
……
评析:这位教师借助插图从整体入手,进行语言训练的想法是无可厚非的,但没有真正发挥课文插图对学生学文的辅助作用,插图的运用仅仅是一种摆设,学生没有对插图展开对话,也没有沿着插图这个桥梁深入到课文的对话中。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学习的感受,从图中人物的角度出发去观察、想像,把自己当作林中之人,思考自己在什么时候看到了什么,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这样一个场面想到了什么,在此基础上,仔细地读一读课文,想一想作者观鸟归林时的感受与自己有什么不同,带着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在对比中与课文深层对话,使插图的运用不仅仅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更能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深化对课文的理解,从形象走向抽象,从图面走进文字,读文字生成新的画面,用自己观图所产生的感受与读文后所生成的感受进行碰撞,在碰撞中抓住“大部队”、“倾诉”、“呼唤”等词进行品读,在品读中把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形象化,把鸟儿“倾诉”、“呼唤”的情境灵动化,在灵动的对话中入文入境入情,加深对课文言语内容与形式的品悟,享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思考:
要充分发挥课文插图在阅读教学中的作用,我们必须与插图、教材等展开切实有效的对话,通过对话让课文插图回归本位。
1.对话插图,弄清插图含义。要合理使用插图,我们首先要仔细研读插图,弄清以下几个问题:(1)插图表达的是什么意思?(2)重点突出什么?(3)主要表现了课文中哪段文字的内容?(4)采用何种艺术形式来表达课文内容?(5)从什么角度进行观察。此基础上,弄清插图的主题,明了插图的特点,领悟插图优美的意境,挖掘插图内在的神韵,体会插图蕴涵的情感,完善插图创意的不足。
2.对话教材,把准编者意图。插图是编者加进教材的,是编者意图的体现。与插图对话就是与编者对话,通过对话揣摩编者将插图编进课文的意图:是浓缩课文思想内容,还是再现课文情节;是为了认识人物,还是为了创设意境;是补充文本虚点,还是丰满文本形象;是化解课文的难点,还是体现课文的重点。通过对话明确插图在教学中的定位:是教学的一个资源,是辅助学生学习课文的一种手段,是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一座桥梁,是深化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有效载体。我们只有把准编者意图,明确插图的定位,才能很好地运用插图。
3.对话课堂,适时使用插图。并不是课文中的每一幅插图都要在一堂课中使用,也不是每一堂课都要使用插图,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适时使用。因此,我们在认识了插图的内容和编者的意图后,必须思考以下几个问题:在哪个环节中使用,分几步使用,采用何种使用形式,达到什么效果,注意哪些细节等。我们只有选准使用时机,才能提高插图的使用效果。
课文插图决不仅仅是一种摆设和点缀,它应是一个宝贵的阅读教学资源,是提升教材内在品质的润滑剂,是锦上添花的方式,作为教师,我们应认真地研读插图,与插图展开有效对话,在对话中摆正观图与学文的关系,合理地利用插图,充分发挥插图的功效,让阅读教学因插图而更精彩。
责任编辑:孙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