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给朗读架一把梯子

作者:单宁丽




  二、 架一个盘旋的阶梯,让孩子拾级而上
  有台阶才能爬得更高。朗读指导也不例外。案例一中,虽有琅琅书声,却纯粹地只是为了读而读,朗读指导没有层次和梯度——“这是个可怜的孩子,谁来读出他的‘可怜’”一开始老师就提出了读出“可怜”这一要求,而从反馈情况来看,此时的孩子们还未能将课文读准确读通顺,一个孩子将“缠”字念成平舌音,读得很生硬,另一个则将句子读破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求他们读出“感情”,读出意味,真可谓是“缘木求鱼”。对孩子们来说,这样的朗读也就如同让他们跳上一垛高墙,可望而不可及。而案例二中的老师则一步一个阶梯,给孩子们架起了一把无形的梯子,给足时间让他们自由试读、同桌互查,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孩子们读准确读通顺,有了这一基础孩子们的朗读也就越来越有味儿,越来越出色,实现阅读教学的增值效应也就触手可及了。
  《课标》要求:朗读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三者一以贯之、密不可分,没有“正确”,不可能有“流利”;没有“流利”,也不可能“有感情”。有位教育专家说过,如果句子都没读正确、读流利,他即使有再深厚的感情想喷发,也无法通过朗读来展示呀?只有扎扎实实走好上一步,才能预约下一步的精彩。因此,教师心中要有一个清晰的层次目标,遵循“感知——理解——表现”的规律,合理地安排朗读训练——什么时候进行感知性朗读,什么时候进行理解性朗读,什么时候进行品味性朗读,都要作出细致而科学的安排。而不是随心所欲地想读就读,想停就停,看似热热闹闹,实质却并无实效。让我们为朗读架一个盘旋而上的阶梯,让孩子们拾级而上,越爬越高。
  三、 架一架感悟的扶梯,让孩子顺悟而上
  “感悟有多深,朗读就有多真。”案例一中,孩子们还未走进文本,没有品词析句,没有体会情感,老师就引导他们读出感情,读出可怜。老师急于完成预设的任务,急于展示预设的精彩,结果索然无味,达不到老师所渴望的那种感情。案例二中,老师给孩子们留足了时间,让孩子们静思默想,潜心会文,“同学们,什么是‘乞求’?”“小珊迪为什么要这样苦苦地乞求人家?”“饿‘极了’,饿的后面加了一个词语‘极了’,意味着什么?”……孩子们在不断的对话中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读懂了“乞求”、“饿极了”、“冷极了”,也就轻而易举地收获了朗读的硕果。
  可见,学生对文本理解到什么程度,感悟到什么程度,就能朗读到什么程度。学生未真正走进文中,未真切体悟文章情感,是很难把书读好的。因为语音的适切变化是和情感变化相一致的。有感情(真实的、自然的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质上是通过语音的艺术变化来演绎情感的变化。而感情是在体验中、感染中、共鸣中自然生发的,不是靠外在的命令产生的,“煽出来的情不是真情,悟出来的情才是真情”。“悟”,即思,即“静思默想”“潜心会文”,而这需要时间,需要氛围,需要耐心。我们要给孩子架一架感悟的扶梯,让孩子们默默读书,细细品味,静静思索,充分地与文本零距离接触,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孩子们只有静下心来,沉浸于文本之中,才能调动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从不同的角度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解读,产生独特的体验,才会使文字符号所代表的客观事物的图像在其脑海中越来越清晰,才能越来越深入地走进语言文字描绘的境界之中,感悟字里行间所蕴涵的思想感情,才能入境悟情,然后通过朗读把语言文字的感悟发挥得恰到好处。
  朗读的提升是无形的,但无形中却有一种感觉是能触摸的,那就是朗读的梯子。让我们为朗读架一把兴趣的直梯,一个盘旋的阶梯,一架感悟的扶梯,让孩子们乘兴而上,拾级而上,顺悟而上。
  责任编辑:孙海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