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多维评“教”研究

作者:陈海琴 江海云




  1.思路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
  “所谓教学思路,是对如何展开教学内容的‘想法’,是指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所规划的、所要实施的教学流程。”[5]它或明或暗地被划分成若干个教学步骤,以便在课堂上有序地向前推进。而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点拨。提问思路清晰,即教学思路清晰;提问内容兼顾重难点突破和其他学习内容的涵盖,则教学布局合理。
  2.课堂氛围是否和谐
  和谐的教学氛围能促进学生进入积极而轻松的思维状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和蔼的教态、亲切而幽默的教学语言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而这其中,教师激励性的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富有激励性的点评能有效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更好地促进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与教师、与文本、与同伴进行融洽的对话,并推动课堂氛围走向活泼和谐。
  3.是否构建了对话的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之间进行的一次次真情平等对话。对话的课堂是一种平等融洽的沟通,是一种现实开放的活动方式,是一种动态生成的认知方式。在这样的对话课堂里,学生的思维得以碰撞,情感得以激发,生命得以点燃。
  4.课堂节奏是否起伏有致,张弛有度
  “课堂节奏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松紧、快慢变化的规律。学生是课堂的主体。”[6]因此,课堂节奏理应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不能一平如水让人昏昏欲睡,也不能紧锣密鼓让人疲于奔命。笔者认为:松紧结合、张弛有度是课堂的理想境界,不仅带给学生美的、愉悦的感受,而且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需指出的是,课堂节奏的把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时机的把握。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课堂生命运动曲线来设计提问,组织学生活动,那么课堂节奏就会呈现出起伏有致、张弛有度的理想状态。
  
  六、 教师素养评价
  
  1.是否有亲和力
  “亲其师,则信其道。”“亲和力是教师在身教、言教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让学生感受到的亲切感和信赖感。教师有亲和力,学生对教师的接纳程度就高,教师的言行就会更好地融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生活;学生就能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积极响应,主动思考,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7]教师是否具有亲和力,往往从教师的语言及辅助中一览无遗。教师的语言如果亲切自然,教学氛围就会融洽,学生就愿意与老师亲近、交流,进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
  2.是否有丰厚的文化积淀
  教师的文化积淀包含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当代先进文化的积淀。它需要教师长时间博览群书,体验生活,并对书籍和生活所涉及的内容深入思考。文化积淀深厚与否,往往会外化为人的谈吐水平和修养。水平不高,则教书乏招;积淀不深,则创新乏力;修养不足,则育人乏术。因此,教师的文化积淀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文化积淀是否丰厚最直接的反映则在教师的提问点评上。教师提问点评语言锤炼得准确、生动、形象,那么教师的文化底蕴就深厚。
  3.能否合理地把握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叶澜教授对理想的课堂曾作过这样的论述:“课堂应当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案,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8]可见,合理地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是课堂教学走向成功的关键。而评价教师是否合理地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主要看教师提问是否对有价值的资源及时纳入,及时评价学生的生成。教师如果能针对学生的生成适时调控,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并及时地评价学生的生成,那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不断闪现,使课堂洋溢鲜活的生命力。
  多维评“教”研究作为课堂教学全息整合评价研究中的一个点,它反映着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活动中所有“信息元”的全部信息,也反映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但它由于受时间、范围和研究对象的限制,其反映的信息往往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此,笔者将不断减少外部因素的限制,使教师教的评价研究不断趋于完善。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新一轮课程教学改革应确立的几个基本观念[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1(7):7.
  [2] 李红云.谈启发式教学在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4(1):53.
  [3] (苏)巴班斯基著,吴文侃译.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5.
  [4] 李龙.教学过程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1999(4):24.
  [5] 胡银凤.刍议艺术课堂中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创新,2007(12):40.
  [6] 刘云.课堂教学的生命力——节奏[N].教师报,2001-12-12(B03).
  [7] 王荣国.做个有亲和力的教师[N].教育文摘周报,2006-3-29(5).
  [8] 柏海山.生成:教学追求的一种境界[J].青年教师,2006(3):33.
  责任编辑:白文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