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课堂教学视角下的备课
作者:伏衡一
因此,有必要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对备课进行再认识。
一、 备课不是什么
带着备课是什么的困惑,让我们先看看备课不是什么。
1. 备课不是“不得已而为之”
“不得已而为之”和“有心为之”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被动,而后者是主动的。教师为什么要备课?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我相信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有助于认识备课。备课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我想这在以人为本的今天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有必要问问,在教师眼中,备课就是为了学生么?
期望不是为了学生,而是为了学生以外的别的什么目的的备课会有所作为,那只不过是妄想。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1]朱熹云:“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老师是神圣的职业。作为教师,要敬重自己从事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工作。教师只有自觉地、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钻研教材、教法,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认真地、创造性地备课,才能做到“有心为之”。
2. 备课不是写教案
谈到备课,不得不谈谈备课和教案之间的关系。首先,教案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论是“简案”还是“详案”,都能帮助教师对教学进行一定把握。但是,教案并非备课的全部。目前许多教师当谈及备课时,表面上似乎关注的是备课,而下意识里却在谈教案。更有甚者,有的教师通过研究教案来分析备课(暂且不说教案是否可以全面体现备课过程、内容及思想,能从整齐划一的教案中看出的只有大同小异了)。这种把教案和备课等同的下意识体现了什么呢?一方面,备课管理形式化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正如“应试教育”只注重成绩,悲哀的是我们的备课管理也乐此不疲,只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教案来评价和管理备课,如此,把备课和教案相等同也是情理之中。另一方面,教师缺乏一定的备课意识,把备课视为外在的强加要求。
作为教师,必须正确把握备课和教案的关系。为写教案而写教案,其结果只能是流于形式。
3. 备课不是熟悉教材内容,不是把教材变成讲稿
从传统教学及现实教学中事实存在的主流情况来看,备课基本是备“书”——挖掘吃透教材,变教材内容为讲述内容。备课当然不能没有“备教材”,但如果仅此而已,那只是万里长征迈出了第一步。在中小学课堂中,老师对教材的应用非常少。这并非是一种科学合理的现象,但在实际教学生活中却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在课堂上淡用教材是为了防止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能够集中精神来“听课”。但学生听到的是什么呢?无非还是教材内容的“转述”。尽管这样可以从形式上避免照本宣科的嫌疑,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在倡导主动、合作、探究学习的今天,教学仅仅转述教材内容的做法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设想相去甚远。
4. 备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
如果我们要问学校里什么样的老师是最神奇的老师,一定有这样的答案:“刚说完最后一句话下课铃就响了”;“刚写完最后一个字时间便到了”。应当说,能做到这些的教师的确是很好地掌握了课堂时间及其进度,按照预期的设想,成功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其讲授的安排似乎是几臻完美。但是,完成任务和达成目标是两个完全的概念,完成任务并非意味着目标达成。备课是为课堂教学而“备”,而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和形式,其目标并非是仅仅传递文化知识。按当代社会文化发展水平及其趋势的要求,教学首先要能够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个性体现了个体的整个精神世界,其核心内容是主体性与创造性。其次,教学要切入并丰富学生的经验系统,实现知识向智慧的转化。经验是活动的产物,而活动的本质特征是个体的主动参与。从以上最基本的两点来看,个体不仅仅要认知需要,而且有交往和进行创造的需要。因此,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教学不是教师的独角戏,备课不是老师自我讲授的安排。
二、 备课是什么
1.备课是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从系统的角度来看,教学系统是一个由若干要素构成的开放的复杂系统,要使这个系统产生“整体系统”的作用,而不仅仅是“简单相加系统”,[2]即要使教学的整体作用大于其构成要素的作用之和,就务必要在备课上下足功夫。教学设计就是运用系统的方法对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进行具体计划,从而预设教学的系统或程序,其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生成。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出系统的整体作用,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的思考。每一节课都应有其独特的任务和要实现的目标,教师必须对自己的教学目标有十分恰当和清晰的认识。只有当教师对自己选择与组织的教学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如同己出的程度,教学才可以娓娓道来、左右逢源。教学氛围的营造和教学方法的运用要给学习者以惊讶,要唤起他们学习的兴趣。
2.备课是对教学资源开发、整合与利用的过程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直指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传统意义上只注重“写教案”的备课显然无法满足这一需要。对教学资源合理开发、整合与有效利用是促进教学的有效手段。提到教学资源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教科书、教参等文本资料,其实,这些只是教学资源其中的一部分。教学资源的内涵会随着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而不断丰富。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可供教学利用的一切事物物质的、精神的、校内的、校外的、有形的、无形的均可说是教学资源。教学活动不仅是一个认知活动过程,也是一个社会活动过程,教学资源的选择与配置,不应仅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还必须善于营造良好的人际、情感氛围,使教学资源在促进学生心智方面得到和谐、同步的发展,使兴趣、注意、爱好、意志等非智力要素与感知、理解、应用、实践、解决问题等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均得到同步和谐发展。
3.备课是知识的内化与活化
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在经过多次重复同一课的教学之后,就觉得一切尽在掌握之中,备课根本就是多此一举。基于此,备课的政策也有所不同,年轻教师要“备详案”,经验丰富的教师便可以“备简案”或可以是“零教案”。很显然,这是对备课的误解。对教学内容烂熟于胸、倒背如流并不意味着做到了对知识的内化、活化和转化。提到内化,人们更多强调的是让学生来内化,教师是否内化了教学内容或者能不能内化教学内容没有受到重视。不论经验多么丰富的老教师,如果做不到 “内化”,他只能是知识的奴隶,只能是“传声筒”。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内化”的过程,首先是教师对客观的教学内容进行内化,使其成为不断促进自己发展的支点;紧接着是学生对客观的教学内容和教师授受内容的内化。如果没有教师很好内化了的教学内容,学生就很难做到内化知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