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新课程背景下有效课堂交流探析
作者:叶瑞烽
一、有效课堂交流的涵义、结构和特征
有效课堂交流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交流主体通过一系列有序的行为和互动进行的以形成与发展认知、构筑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体认主体自我内心发展为交流任务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活动,有效课堂交流具备三个结构层次:探层的“理想”、中层的“思维”以及表层的“状态”。在深层次上,它是一种理想和境界,是人们对课堂交流应然状态的一种勾勒,表达的是一种教育价值的取向与判断;在中观层次上,它是课堂交流主体对课堂交流的一系列行为和互动进行监控、调试以生成交流有效成果的逻辑思维与方法论思维;在微观层次上,它是一种状态,即对课堂交流过程与结果的现实进行的描述。“有效课堂交流”是从价值判断形态走向现实状态的过程,也就是从“理想”到“思维”再到“状态”的逐步转化过程。具体而论,有效的课堂交流有四个基本特征。
1 交流内容丰富
有效的课堂交流要整合新课程三维目标,不仅要体现知识的传递和信息的沟通,还要体现交流主体人际关系的沟通以及思维的碰撞、情感的升华、价值观的建构等深层次方面的沟通,不能将交流狭隘地限制在认知的单维目标上,否则难免造成交流的低效。
2 交流方式灵活
有效交流倡导灵活的交流方式,从交流行为遵循的逻辑上看,它既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既可以是单向线形的,也可以是立体交叉的。从行为的呈现方式上看,它既有活动,也有观察;既有表达、交谈、讨论、反驳与申辩,也有倾听、思考、理解、探究、体验与感悟,是动觉的、视觉的、听觉的、智力的、情感的有机综合。师生可以依据课堂事务的实际对交流方式进行理性选择和灵活运用。
3 交流过程和谐
和谐的交流过程是课堂生活的本真要求。在外,它体现为三种形态,即尊重交流主体地位与促进互动的统一、精心预设与有效生成的统一、高参与度与合理监控的统一;对内,它能够激荡起和谐的心理体验:形成张弛自在、乐在苦中的愉悦感,曲高和寡的困惑感,豁然开朗、怡然共鸣的成就感以及心灵安全与自由的归属感。
4 交流结果深刻
有效交流的结果要达成预期的交流任务,形成对交流主体较高的发展度,即主体通过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在心理上和行为上有较多的正向变化。这种结果不能停留在获取符号知识的层次上,而要深入到师生、生生心理各个层面。它不仅要涉及认知信息的传递和互通,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还要涉及积极情感体验的深化,品德观念的获取、内化、提升以及观念向行为的转化等方面。有效的交流要真正能够在交流主体之间架设起信息交流、人际交往、情感交融、观念沟通的桥梁作用。
二、形式化:当前课堂交流的现状反观
限于对理念与行为、理论与实践理解的偏差,当前的课堂交流呈现出有形式但缺乏实质的低效甚至无效状态,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课堂提问“虚化”
主要表现如下:一是问题数量过多、过密,挤占了学生的思考空间;二是教师提问重“预设”轻“生成”,弱化了学生主动探究的地位。
2 课堂反馈“单向化”
在这种单向的反馈中,存在着一种倾向:教师倾向于“好”、“不错”、“真棒”等简短的正面评价,而不是给予完整的答复(质疑、建议等)来反馈给学生。这种做法可能给学生尤其是差生一种错觉,即教师的评价不是一种奖励,而是在贬低他们的学习能力。直接的后果是造成学生不安、焦虑与恐惧,学生无法获得心灵的安全感和课堂的归属感。这种正面评价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失去了其对个体的激励与发展功能。
3 教师作用“弱化”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过分尊重学生自主,教师指导力度不足。由于没有统一的要求,课堂秩序混乱。学生虽然参与了合作学习的活动,但获得的体验不深刻。
4 形式与内容错位
当前课堂交流存在着一种倾向,即对学习与交流的内容不作具体分析,笼统地将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贴标签式运用于所有内容,割裂了交流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使课堂交流走向形式主义。
当前大多数的课堂交流只关注形式而没有重视实质,只停留在表面上而没有走向深刻。新课程强调以整合的思维来看待学生和教学行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运行要服务于师生之间丰富的信息沟通,要求学生在课堂短短的几十分钟内不仅形成与发展认知、构筑人际交往关系,而且在交流情境中体认自我,受到情感上的熏陶和价值观的理性碰撞,获得为学的意义和为人的价值。这既是交流本质的应有之义。也是新课改对课堂交流提出的必然要求。
三、有效课堂交流:积极建构的策略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保证课堂交流的有效进行,需要采取如下建构策略。
1 建设民主公平的课堂运行环境
保障课堂交流的有效进行,需要营造一种民主、公平的教学气氛。民主和公平能够造就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师生、生生真诚沟通。这样教师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变被动为主动,确立课堂交流的主体地位,让他们觉得学习是自己主动参与、自我建构、自我发展的活动。这样,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作用才可能实现。当课堂真正成为一个民主、公平、开放的系统时,学生的主体地位便会确立,交往便会得到扩展,随之而来的是思想的碰撞、思维的开阔以及学业信念、自我价值感和创造性增强。交流的意义也由此生成。
2 奉持新型的教师权威
在传统的课堂交流中,教师借助制度性资源以及“师道尊严”的社会传统获得权力,他们掌控话语权,决定课堂交流的主题、拟定课堂交流的内容、指派发言的学生、评定学生的课堂行为,学生没有权力对教师的行为提出反对意见。这种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交流潜在结构可能使课堂成为教师个人权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