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认准取向 把握内容 寻求知识创新

作者:阎宗学




  要发挥好课文的“范例”作用,就得把课文作为观察和认识的对象,立起来放在学生的面前,让他们动用全部感官与心智去完完本本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潜心与文本“对话”,接受课文的“原息刺激”。文本中所有的文字、符号、插图、注释、提示,包括课后习题,都具有召唤性,蕴含着吸引读者去采撷、加工和拓展的巨大张力,期待读者去精心进行智力加工。接触、解剖一个课文案例,便可以举一反三,由此能全面培养语文的感悟、探究、发现的能力;学习一个课文案例,就是经历一次精彩的语文生活,完成一定的语文学习的目标任务,获得一个发展的支撑点,由此便能逐步积累、建构起语文素养的大厦。绝不能轻易撇开课文,旁征博引地去搞一些“关于课文”的知识传授;或粗暴地“扒皮抽筋”,肢解课文,去搞“节外生枝”、“穿靴戴帽”式的架空分析和繁琐的机械练习,硬是把一篇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完美课文拆得七零八落,“散装零售”给学生,让学生“管中窥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同时教师也需要认真研究文本案例。根据学生的特点及其学习需要,对文本进行教学论的再加工,将其改变为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呈现方式,进而确定教学指导的思路,设计出教师的“案例指导”。文本所蕴含的资源是很丰富的,有极大的开放性与发展性。对它的开发和利用不能仅仅局限于文本知识,教师应树立大语文观,不但要激励、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探索、发现、汲取;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走出文本,打破学科间、课内外的界限,放开眼界,寻觅源头,努力延伸、拓宽文本的信息,利用“发面原理”充分发挥文本的辐射、迁移作用,举一反三让文本资源升值、增效。
  
  三、 寻求知识创新
  
  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语文知识创新。知识创新是语文课程改革的当务之要。
  许多人说,《语文课程标准》有一个明显的倾向:淡化知识。其实,知识是什么时候都不能淡化的。《标准》所淡化的,只是那些被实践证明不能形成语文能力的,似是而非的“知识”。只要切实反思一下,只要不想自欺欺人,就不得不承认:我们现有的学科知识既贫乏,又无用。改革语文课程,改进语文教学,当务之急,必须更新学科知识,寻求新的理论支撑。
  钟启泉先生指出:“我国80年代以来对‘应试教育’‘应试学力’的批判,实质上就是对‘学校知识’的批判。”王荣生也说:“对语文教育的种种讨论乃至争辩,本质的问题就是‘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的问题。”他进而严峻地提出:“欲赋予其价值的‘知识’很可能目前还没有……语文教育研究者和语文教师所拥有的、所生产的语文知识可能不成立或不合适,与达成既定的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有距离,甚至有冲突。”
  诚然,语文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能力是不能传递的,培养语文能力主要依靠主体的实践体验与感悟。然而,“体验”“感悟”,也需要内隐的“默会”知识的支撑。这些知识,学生可以只靠“意会”,不用“言传”,但作为教师,必须能够言传,才能有效地指点学生由“摸着石头过河”的“暗中摸索”,走向“豁然开朗”的“明里探究”。
  扪心自问:我们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语文课堂上,在百课千课、百遍千遍的语文教学中,在百本千本、百篇千篇的语文作业里,充其量,究竟给了学生多少真正有用的语文知识?
  语文知识是人们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与交际有关的相对稳定的基础知识。语文知识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语文知识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知识作为一种认识的结果有助于学生迅速掌握人类语言文化的精华,提高认识的起点;而作为认识的过程则对学生的语文交际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价值。语文教学要有自己学科的知识体系。现在,我们好像有点回避谈知识,其实问题不在于过去知识讲多了,而在于我们过去知识本身有问题。我们一味地讲知识体系本身的完整性、系统性,变成知识为中心,严重忽视学生语文能力的训练与提高。语文教学不能没有知识,因为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还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对他们的阅读能力、习作能力的训练,就需要有一定的知识作为支撑。问题是要什么样的知识——这就是一个知识更新的问题,以及怎样讲知识,如何将有关学科的知识转化为适合语文教育特点的知识,从而建立起本学科的知识体系。我们要做的是怎么运用语言去做好某件事的知识。这不是关于语言要素的知识,而是关于语言功能的知识。具体说是在什么情况下面,为了达到什么目的,动用什么样的语言手段去做一个什么样的语言活动。这就和言语主体有关系了,和言语环境有关系了,和言语对象有关系了,这个知识是我们需要的。
  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还是传授语文知识,在实现传授语文知识这个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才可以实现包括教会学习在内的其他功能。本人无意、也无力构建一套新的、有价值的学校语文知识体系。只是在反思我们仅有的一点“学校知识”之后,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为自己学科知识的空虚贫乏而惶恐。惶恐之余,激起我努力打开新视野,寻求新知识的欲望。美国国际教育中心主任萨达特有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他说:“我们应该叫我们的学生每天都来问他的老师,你们今天教我们的这些东西,我们到什么时候才有用?”站在新课标的高度,教学就应该使外在的课本知识变成内在的认知结构。因为接受这对于文本的理解决不是文本编制者原封不动的移植,不是机械的复制,而是知识的建构。
  目前,我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至少有两个误区:一是狭隘地理解语文知识的内容,把广义的语文知识仅仅局限于语法、修辞、逻辑;二就是孤立地理解知识的倾向。课改前,只强调语文知识是一种客观存在,导致机械学习语文知识;课改中,又过分强调知识的复杂多变,导致知识的虚无与不可把握,从而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和恐惧心理。知识是重要的,但是知识的可靠性要研究,要仔细分析:哪些知识是错误的,没有用的;哪些知识是真实的,是非常有用的。当你确信某种知识是来自于真的生命体验,而且是规律的总结的时候,你就去掌握它。当然,在掌握的过程中,也要小心,也许,在某一环节上,你可能发现它有挑战的余地,可以质疑。如果有了这个感觉,一定要揪住不放,也许这个关头,正是你创造你自己的知识的机遇。
  时代要求我们不断更新学科知识,提升语文教学的实践理性,还学生一个真实、和谐、高效、长效的语文课堂。我们必须真正沉下心来,梳理一下自己的语文课程意识与学科知识状况,下功夫把语文的事情弄清楚,起码应当明白:语文课程究竟是干什么的,该怎样干?或者说语文教学究竟该教人什么,怎样教?这些问题说它简单很简单,说它复杂也很复杂。但不论简单与复杂,都是一名真正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无法回避的。因为它们都属于“行动研究”的范畴,不弄清这些问题,便不可能有正确的语文教育“行动”。
  
  参考文献
  [1] 李海林.语文课程改革的进展、问题及前瞻.语文建设,2006(3):6-9.
  [2] 高万同.语文教育实践的理性思考.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40-43.
  [3]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268-26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