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认准取向 把握内容 寻求知识创新

作者:阎宗学




  语文是最重要的基础学科,也是长期以来课程本位最模糊、目标指向最不明朗的学科。“语文”似乎无处不在而又难以自立。几乎人人都懂一点“语文”,但不同人头脑中的“语文”并不一样,对语文的要求或期盼也各不相同;学校里每日强制学生完成的语文作业,与生活中真实的语文行为似乎毫不相干。由于取向不明、行为错位,语文教学始终未能走出费时多、负担重、效益低的怪圈,因而它受到各方面的责难也最多。
  面对大谈“科学发展”的社会潮流,许多优秀的语文工作者羞于语文教学的粗放与低效,都想从原理的层面把语文的事情弄清楚。遗憾的是,也许因为语文自身的内涵与外延实在太丰富博大;也许因为围绕“语文”的“大环境”“小气候”实在太复杂多变;也许因为我们认识“语文”的思维方式与思维习惯实在太封闭僵化……许多众说纷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实在是扯不断,理还乱。
  从价值取向层面看,广大一线语文教育工作者,对语文“应该”是什么或怎么样的价值认定,也是非常被动的。许多人都在“我该怎么做”和“要我怎么做”的夹缝中左右摇摆、艰难跋涉,显得困惑而无奈。如果连政策性的课程根本取向都摇摆不定,说变就变,对师生教学行为的原则规范也飘忽不定、缺乏准绳,势必让广大师生无所适从。
  
  一、 认准教学取向
  
  语文课程的总取向,是政策层面对语文课程面向何方的抉择,它规限着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运行航道。“语文教学”是“语文课程”在课堂上的具体实施,语文课程的价值取向,决定语文教学的内容、手段乃至师生的行为方式。
   所谓教学取向,就是语文教学“走哪一条路”“走向哪里”的问题,它的实质就是把语文当作什么来学习。教语文,学语文,语文到底教什么,学什么?这是一个关系到语文教学取向的问题,极为重要,应该搞清楚,搞得越清楚越明白越好。传统的语文教学实际上把语文课当作一门纯粹的知识课来看待,把语文当作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来学习。这种取向对语文课的特殊性认识不足。新课标将语文课定位在“语文实践”上,认为语文课是关于语文实践的教学活动,语文课是教学生如何开展语文实践的。现在,“语文实践观”深入人心,被广大语文教师普遍接受,这是现代语文教育的重大转变。小学语文教学主要的是“言语”,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工具的实践活动,即个体运用语言并以语言自身形式存在的言语实践。语文的内涵是言语交际,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言语交际性;外延是听说读写,凡是有听说读写的地方,都是语文的课堂。语文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语文”之“语”不是指死的形式的语言,而是在口头中运用的活的“话语”;“语文”之“文”,也不是指孤立的文字形式,或狭义的文学作品,而是指日常书面交往中的书面言语。以“言语”为本位的语文课程,则意味着“语文课”是教人学习言语(交际)的课,语文课的对象是动态的语言运用(听、读、说、写),即现实的言语交际和言语行为,语文教学的重心必须向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偏移。
  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语文实践”就是听说读写。那么,听说读写又是什么呢?听说读写是人们运用语言文字工具交流思想感情、沟通信息的言语交际的实践活动。就是一次一次因思想、情感、信息沟通的需要而运用语言文字的交际实践。语文学习不是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活动。语文学习是一种实例性的个体运用语言文字的习得和积累的过程。语文教学的着力点就是:促使学生有兴趣地参与听说读写,注重过程,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文习惯。
  
  二、 把握教学内容
  
  课程的本体在课程内容,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构。语文课程改革的核心,就应该是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的重新构建和调整,这几乎是常识性的命题。我们没有区分“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内容”,我们误认为“教材内容”就是“课程内容”和“教学内容”。实际上,课程内容属于课程层面,它回答“语文课教什么”“学生学什么”的问题;教材内容属于教材层面,它回答“语文课用什么去教”“学生用什么来学”的问题,实际上更多的是一个教学手段的问题;教学内容属于教学层面,它回答语文课里“老师做什么事”“学生开展什么活动”的问题。它们之间有关联,但关联的前提是区分;它们之间不能替代,替代的结果是双向取消。但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这一次语文课程改革,这个问题似乎被人们遗忘了。实际上,不管是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不管是在语文课程层面还是在教学层面,不管是整个语文教学还是一个单元、一节课,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教(学)什么”。这个问题,在其他学科中是不存在的,比方数学课,我们教什么,直接反映在教材上。但语文课不是这样。在语文课中,我们教和学的是一篇篇的课文,但课文并不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课文只是我们要教和学的内容的载体,语文课的教学内容隐藏在课文中,在教师进入教学过程之前,在学生开始学课文之前,他们是不知道的。
  在课程内容已经明确的前提下,教师如何优化教材,选择恰当的“教”与“学”的活动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直至目前,我国使用的语文教材仍是文选。语文教材无非是一些文章的集合,语文教学实际上就是文章教学。文本选什么文章,就教学什么文章,文章实际上成为语文课程的具体教学内容。问题在于课文所选文章的作者原本不是为编教材而写文章的,课文是否都能承载语文教学内容,有否较好地呈现语文基本属性,是否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还很难作出定量、定性的指标判断。教学中,如何把握和用好教材,充分发挥其“语文教育案例”的作用?关键在于教师对“文章”的价值取向和理解程度。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既不是文章学意义的文章,也不是语言学意义的文章,而应该是语文学意义的文章。从语文学角度看,文章只不过是言语交际行为的成文作品。它的内容是言语行为,即交际动机和交际效果的统一体;它的形式是言语、言语主体和言语环境之间的结构关系。文章规则实质上就是言语交际规则的书面体现,言语交际的实质就是文章的实质。教学文章学意义上的文章,我们学到的是义理和文章结构,教学语言学意义上的文章,我们学到的是词语的词典义及语音和语法,而教学语文学意义上的文章,即把文章作为“言语作品”来学,我们学到的是统一言语动机和言语效果的心智技能以及统一言语、言语主体和言语环境关系的言语智慧。
  课文是作者言语活动的产品或成果。它以正确规范的文字符号、现实生动的语言材料向读者全方位地呈现自己的全部信息,包括交际内容、交际情境、交际策略及表达方式。文本中既有符号本身所表现的事事物物,又有作者观察、思维、表达的经验和感受,形象地再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文本中还生动地纪录了各类人物角色在各种不同环境中的交往行为,有许多现实的交际经验可供我们借鉴。从学习阅读的角度来说,指导学生读懂一篇课文,实际上就是经历一次阅读实践的案例,从中可以获得阅读理解的体验、方法和技巧。从学习表达的角度说,一篇课文本身便是作者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样本”,从中可以学到书面表达的经验和规律。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文本是师生共同的“对话”伙伴,要充分发挥文本的交互性和互动性,把文本当成教师与学生交互活动的平台。课文是“凭借”:通过课文教学,实现《课标》目标要求;课文是“例子”:掌握规律,学会阅读(作文),提高语文素养;课文是“范型”:体悟运用语文,进行书面交际的实际经验;课文是“对话”伙伴:倾听圣贤之音,吸纳精神营养,感悟言语人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