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现状与出路审视

作者:曹海永




  语文阅读不是随意的消遣性阅读,漫无目的;也不是一般的了解性阅读,浅尝辄止。它应该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性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调动丰富的经验,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读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文本解读个性化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即充分的文本感知与必要的生活参与。失去坚实的基础支撑的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只能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寻求语文阅读教学的平衡点。
  
  一、 问题凝视
  
  1.解读与文本感知的失衡
  读书,就是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学生只有充分地阅读、思考了,亲密地接触和感知了文本,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视角独特、观点新颖、思想深刻”的个性化解读。一些阅读课上,课文还没读通读熟,就让学生海阔天空地讨论,漫无边际地想象,尽管看似气氛热烈,其实是不着边际,理解肤浅,甚至于谬误百出。
  案例:《麻雀》教学片段。
  (学生浏览了一遍课文,分组议了议课文写了件什么事。)
  师:同学们读书很认真,讨论很热烈,现在能说说自己的体会吗?
  生:母爱的力量真是太伟大了!
  生:猎狗后退了,那是被伟大的母爱感动了。
  生:我认为猎狗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母爱”,因为它不知道这个“扎煞起羽毛”的东西是个怎样的怪物,害怕斗不过它,所以后退了。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还有自己的新见解吗?
  (学生默默地把头埋下去,眼睛不敢直视教师。)
  案例中的师生对话已经不幸地被异化为一种教学“逼供”。试想:学生只是粗略地读了一遍课文,没有深入的阅读感知,没有充裕的思考感悟,就不可能真正进入文本,对课文中的形象、情感、意韵就必然缺乏丰富的体悟。教师一厢情愿地实施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教学,学生却只能肤浅、生硬地参与对话,而更多的学生则逐渐对对话产生畏惧和逃避心理。
  2.解读与生活参与的失衡
  任何读物,都是作者在某个方面生活经验的表述,诉诸于文字,以抒发对人生、对世界的看法。阅读的目的是为了从读物中接收意义、提取信息,但是读者必须有所支付,付出自己原有的生活经验、知识、情感和态度等。然而当前的一些阅读课上,学生的文本解读显然已经与生活积累失衡。教师简单、静止、机械地让学生就文本解读而文本解读,而置其他可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于不顾,致使原本可以丰富、多元的文本解读变得枯涩、乏味。
  案例:《荷花》教学片段。
  师:(指名读第二自然段后)同学们,你们觉得文中的荷花怎么样?
  生:(面无表情)荷花很美。
  师:你说得很对,还有谁来说呢?
  生:(声音很低)我觉得荷花很漂亮。
  师:除了美和漂亮外,你们还有别的感受吗? (学生一片沉默)
  师:不要怕,大胆地说!
  生:我觉得荷花很多。
  师:对呀,其他同学怎么没有看出来呢?
  案例中的文本解读就这样被三个形容词“美、漂亮、多”给概括了,牵强的体会让人听了真不是个滋味。阅读的过程是文本的言语形式与阅读主体的生活经验之间,进行相似选择、相似匹配、相似激活的过程。文本所蕴涵的生活底蕴往往是丰富多彩的,但对于学生来说,文本所反映的生活是间接的,学生对此没有直觉的经验。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学生唤醒记忆,借助自己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的相似直觉经验,去解读文本的内容。如果上述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过的荷花,再让学生欣赏一下荷花的录像,我想学生的体会就不至于干巴巴了。
  
  二、 成因透视
  
  1.教学过程的急躁
  在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中,为了生动展示,避免冷场,一些教师急于求成,导致解读与文本感知的失衡。课堂上没读几分钟就让学生分组讨论,没讨论几分钟又让学生各抒己见,说“了解”、“看法”、“体会”。有时学生没底不敢说,教师便强行示意学生站起,并不忘笑容可掬地鼓励“错了没关系,关键是勇气”。事实上,在这种高速运转的教学流程中,学生根本无所适从,他们来不及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便匆忙上阵应付“大跃进”式的对话。没有了潜心的阅读与吸纳,解读难免游离于文本之外。其实,真正的阅读,绝不是读一遍就能理解、表达的,它有个对文本的内化过程。解剖这个过程,就是学生在阅读中,各种相关知识与生活体验被读物的信息激活,使文本言语形象在脑中立体化,并转变成自己的思想的过程。这就需要时间,特别是阅读、思考的时间。与文本的磨合时间越长,思考越充分,个性感受才会越深刻。只有通过与文本的零距离接触,学生的感悟才是原汁原味的,才是超级震撼的。过于仓促的文本解读大多只是停留在表面,学生没有充足的思考时间,必然会钝化思维的深刻性。只有各自有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才能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并生发出精神的交流。
  2.生活体验的单薄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的生活体验是文本解读个性化持续发展的源泉,是学生主体精神自由生长的土壤。学生的生活体验越丰富,他对语文内涵的感悟也就越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越深刻,他对语文底蕴的理解也就越深刻;学生的生活体验越独特,他对文本意义的建构也就越独特。当前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中缺乏生活经验的积蓄与提取,从而导致文本解读与生活参与的失衡。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不但是文本意义的接受者,更是文本内涵的主动建构者。他是以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体验去解读文本、建构意义的。我们说一个读者读懂了一篇文章,则说明这个读者的信息贮存中具备了与该文章相似的信息模块,并且这个相似模块被迅速激活,提供了对该文章各个方面的一致性的解释说明。如果读者大脑里不具备某种相似模块,新的信息与已有的知识经验就无法沟通,文章对读者来说就是不连贯的,并且是不容易理解的。可见加强学生的生活、知识积累,应成为实施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的核心要义。
  
  三、 出路审视
  
  1.文本感知要沉下去
  新课程认为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平等的,不应把文本当作“圣经”顶礼膜拜。可是,许多教师矫枉过正,把文本视作一般性的阅读材料,阅读成了流于形式的蜻蜓点水。学生对文本只是照了照面,还没有读懂文本说了些什么,是怎么说的,就抢先“哇啦哇啦”地议论开了,美其名曰为“超越文本”、“批判性阅读”、“拓展性阅读”。这种浮光掠影的文本感知,思想是肤浅的,质量是低下的,易使学生养成读书心浮气躁、囫囵吞枣、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真正的文本感知必须沉下去。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阅读是一种双向交流,这种交流的基础,就在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思考、理解。“蚕食桑而后吐丝,蜂采花而后酿蜜。”我们的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也应以认真、虚心的态度去研读文本、倾听文本。即站在与作者平等的地位,去感受和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去体会作者是怎样诉诸于语言文字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