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灰椋鸟》教学实录与评析

作者:杨树亚




  生:因为第四小节写过灰椋鸟很多很多。
  师:我非常欣赏这位同学,会联系前面的内容理解文章。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感受一下俱乐部里的灰椋鸟快乐的心情!
  【点评】 作者笔下的灰椋鸟不仅数量多,而且充满着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引导学生直面文本语言,在与文本语言的亲密接触中感受灰椋鸟的“多”与“活力”,其过程可能比让学生“直面灰椋鸟归林的电视画面”要艰涩一些。但是,前者直面文本语言的过程更加“语文”,其过程也就更充满着语文的味道。
  另外,阅读对话的过程应该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过程。惟有如此,学生的思维才能得以发展,文本的对话也才有可能走向深邃。从“大部队”,到“陆续”,到“排空而至”,再到“倾诉”,学生在老师的点拨、引导下不断地展开想象,灰椋鸟归林的场面在语言的不断咀嚼中逐渐在学生的脑海中勾勒、丰富、凸显,进而成像。但精彩不仅如此,因为教者还在不断地引导学生展开思辨:“一只灰椋鸟可以排空而至吗?”“一个是‘数百米’,一个是‘十二厘米’,两个数字走到一起,你读出了什么?”“灰椋鸟很小,它的声音更小,它们怎么能‘惊涛拍打岸滩’呢?”教师不时地追问,不是落井下石,而是锦上添花,这样的追问让学生原本已经活跃的思维开始步向文本的“丛林深处”,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也就有了思维的深度与张力。这样的过程是耐人寻味的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值得学生驻足流连的过程。
  
  三、 走近那个女孩
  
  师:一只只有十二厘米长的灰椋鸟却能排成数百米的长队!一只声音尖细的灰椋鸟却可以“惊涛拍打岸滩”!一开始作者说灰椋鸟没有什么好看的;现在作者却说灰椋鸟是美丽的少女,作者这样写矛盾吗?
  生:矛盾。
  生:不矛盾。作者亲眼目睹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以后,情不自禁地发出这样的感受。
  生:这是一种写作方法。
  师:真会思考!置身在这个“俱乐部”里,作者情不自禁地发出了欢呼。此时,如果你就是作者,你会怎样欢呼呢?
  生:这儿的灰椋鸟真多啊!
  生:这儿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师:作者仅仅是在为灰椋鸟而欢呼吗?
  生:作者还在为林场工人而欢呼。
  师:是啊,作者还为创造灰椋鸟生活环境的林场工人而欢呼。
  生:作者也在为自己欢呼。
  师:为自己欢呼?
  生:因为,作者终于有机会亲眼目睹灰椋鸟归林时的场面。
  师:你们知道作者是谁吗?
  [滚动出示,介绍徐秀娟。]
  师:丹顶鹤、灰椋鸟、23岁。这三个词语让你想到了什么?
  生:这个女孩十分的令人敬佩!
  生:为了一只丹顶鹤,竟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是什么力量在驱使着她?
  师:是啊,是什么力量呢?有人把她的故事写成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欣赏这支歌。
  [播放:《一个真实的故事》]
  师:这就是徐秀娟,看到这么多的鸟儿,看到这么快乐的鸟儿,她想到了给鸟儿创造美好环境的人。生活中我们也会看到壮观的场面,看到的时候我们也要想一想创造这一场面的人和事。让我们齐读最后一段话,让我们记住灰椋鸟,记住徐秀娟,记住这个真实的故事。
  【点评】 阅读对话的过程应该努力引导学生去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即读出“言外之意”,品味“言中之情”。这就要求教者解读文本的目光不能只停留在有限的文本语言之中,不能只关注在有限的课堂40分钟内学生的活动情况。如果让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止步于“灰椋鸟”或者“林场工人”,那么《灰椋鸟》这篇文章的意蕴之美就没有被充分挖掘,这样的课堂也必然不是“立体”的语文课堂。因为,在“灰椋鸟”的背后不仅仅只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值得学生去走进、去感受。学生只有走进了这个故事,“灰椋鸟”的形象才会被深深地镌刻进脑海中,课堂也才会彰显生命的魅力。
  在学生“走近那群鸟儿”,感受其数量之多和鸟儿的无限生机与活力之后,教者及时引导学生“走近那个女孩”——作者徐秀娟,感受那个美丽的故事中美丽的人物形象,此时的课堂一下子彰显了生命之美。这样的过程即使没有太多的语言,也会被学生深深地留存在自己的记忆之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