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数学课应体现一点文化味

作者:陆同新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文化味,就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不应当只有抽象的数字、符号、运算和图形,不应仅仅只是传授数学知识,还应当向学生传递数学文化,使学生对数学的发生与发展过程有所了解,对数学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的作用和价值有所体会。
  反观我们的数学课堂,缺失的元素之一便是文化味,给人的错觉为数学是世界上最枯燥乏味的领域。数学课上除了习题的演练之外还是演练,学生努力学习着并痛苦着。数学那种作为文化的美好一面在人们的急功近利中消失殆尽。
  追求课堂中的文化味,不仅是顺应课改时势的要求,而且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内在需求。一堂有文化味的数学课,能提高课堂的品位,带给学生更多的是兴趣,是享受,是难忘,是动力,是智慧的启迪,是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数学教学也因此有了张力,有血有肉,生动活泼。最终达到以文“化”人的境界,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理解生活,乃至创造生活。
  如何在数学课堂上体现出文化味呢?下面就以名师、特级教师的教学实例来作一些说明。
  
  一、 凭借数学史料体现文化味
  
  在数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现行的教材中已经包含了一些辅助性的材料,如史料、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数学家介绍、背景材料等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将这些史料类的材料有机地运用起来,凭借这些史料感受其中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数学给人类文明所作的贡献,同时学生自然而然会对数学家的聪明智慧与非凡成就产生钦佩之情,并从中汲取数学家的追求探索的精神,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与动力。特级教师钱守旺在教学《确定位置》时,是这样介绍笛卡尔发明数对的:
  师:介绍笛卡尔数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但数对的发明却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笛卡尔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有一天,笛卡尔生病卧床,但他头脑一直没有休息,还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通过什么办法,才能把“点”和“数”联系起来呢?突然,他看见屋角上的一只蜘蛛在上边左右拉丝。他想,可以把蜘蛛看做一个点,蜘蛛的每个位置就能用一组数确定下来。于是在蜘蛛的启示下,笛卡尔用一对有顺序的数表示平面上的一个点,创建了数对与直角坐标系。他本人也受到了人们永远的尊敬。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钱老师运用笛卡尔发明数对的史料,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家的对生活的留心,感受到数学是有价值的,是无处不在的。这样小史料的运用,占时不多,但其作为一种数学文化层面的东西对学生所拥有的感召力,要比让孩子在相同的时间里做练习题所发挥的作用更大,影响更远,也许学生终生都会从诸如此类的史料文化中受益。
  
  二、 经历“再创造”过程体现文化味
  
  学生学习数学的正确方法就是进行“再创造”。数学学习中,对相关结论、解题方法的探究实质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也是数学文化味的精髓所在。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再经历数学内容的起源、发展与演变过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激发其心中那份难得的成就感与自豪感。再看特级教师钱守旺在教学《确定位置》是怎样引领学生一步一步经历“再创造”的:
  师:怎样来确定我们的位置,才能很准确的标示出来呢?
  出示班级座位图。
  师:从左边开始,第1组,第2组……用你的语言描述小青的位置,尽可能简洁。
  生……
  师:小青除了是第3组,还是第几个?(第2个)有同学说是倒数第几个,那种更简洁?
  板书:第3组,第2个。
  师:小军的位置呢?
  让学生完成一个记录游戏:教师快速地报出第几组第几个,让学生记录。学生可能记录不下来。
  师:我们要进一步简洁,不用文字,用数字和符号把它的位置记录下来。
  学生填写,指名学生在黑板上板演:3,2;3(2);3-2
  师:记录方法不一样,但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
  师:都表示第3组第2个,都有数字3和2,中间都有符号隔开。为什么中间要隔开?
  师:你们的记录方法和数学家的方法很接近了。(3,2)这种记录方法称为“数对”。
  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模型是一种过程,一种不断经历观察、尝试、思考、解释、重构与反思的再创造过程。在这里,教者抛弃了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注重了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的再造,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创造”出属于他们自己的“数对”,而这又可以与数学家发明的数对相媲美。学生经历了数对的“再创造”过程,体验了创造的快乐,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豪感与成就感,乐于学习的积极情感在教师恰当中肯的评价中得到培养。
  
  三、 加强学科整合体现文化味
  
  新课程改革实验方案中提出:“各类课程的实施要注重整合课程资源,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可见,新课程走向了综合,学科间要加强整合,将数学与语文、外语、品德、美术、音乐、体育、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融合起来,关注学科间的联系,为学生数学学习创设广阔的文化背景,让学生从学科联系中吸收丰富的营养,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丰富内涵,使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作为文化所散发的魅力。特级教师贲友林执教的《七的乘法口诀》可以算作是这方面的经典。
  师:7是一个奇妙的数,古代有许多问题和7有关。
  师:这里有一首唐诗。课件出示:(配乐朗诵)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师:这首诗里一共有多少个字?你能用一句口诀来算一算吗?
  生:每句7个字,有4句,我用四七二十八,一共28个字。
  师:对啊,所以又叫七言诗。
  师:我们熟悉的七巧板,它们用拼图讲述了一个故事。课件出示:(配音“刻舟求剑”的故事)
  师:每幅图用了几块七巧板?5幅图一共用了多少块?
  生:(积极的)我知道,5×7=35(块)。
  ……
  这是一节极具文化特色的数学课:数学与语文学科的整合,使这一节有着特别的文化味,而且整合得这样巧妙自然。以传统的文化——七言古诗作为数学的背景,以寓言故事作为载体,在口诀的运用中,让学生品味数学与文化交相辉映的魅力,这不只是对数学知识内容的新颖的、有趣的包装,更有效地整合了其他学科资源,使“产出”获得了自然的增值。
  
  四、 开掘生活素材体现文化味
  
  生活永远是数学教学的“源头活水”,数学教学要体现出文化味,就要善于从生活中去发现、开掘有着文化底蕴的素材。将那些充满着人文色彩的生活素材,加以一种极轻极淡的文化浸润和熏染,“润物细无声”地将数学溶透至小学生的思维深处,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得到美的熏陶,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广泛应用与数学的真正美丽。“数学王子”张齐华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有这样的片段:
  师:其实,又何止是大自然对圆情有独钟呢,在我们人类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并成为美的使者和化身。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伴随着优美的音乐,给学生展现如下的画面:生活中的圆形拱桥、世界著名的圆形建筑、中国著名的圆形景德镇瓷器、中国民间的圆形中国结、中国传统的圆形剪纸、世界著名的圆形标志设计等等。)
   师:感觉怎么样?
  生:我觉得圆真是太美了!
  生:我无法想象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圆,将会是什么样子。
  生:生活中因为有了圆而变得格外多姿多彩。
  ……
  师:而这,不正是圆的魅力所在吗?
  在此片段中,教者没有按部就班地进行习题的拓展练习,而是突破教学的常规——充分挖掘了生活中的充满文化底蕴的素材,浓墨重彩地将圆的文化特性放大,将“自然中的圆”连同紧接在下面的“人文中的圆”一同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教者的深入开掘和创造中,让人感受到“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图形”的文化意蕴,使得数学的文化味更为浓烈。
  数学课中有了文化味,学生对数学的态度将会慢慢地从“冷漠无趣”走向“兴趣盎然”,教师也将会从“经验型”走向“智慧型”、“文化型”,课堂将从“灰色单调”走向“绿色生命”。数学课中文化味的体现,要求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积极恰当的评价等等。当然,数学教学中文化味的体现,也要讲究一个“度”,适当的才是最好的。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