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追求和谐,实现有效教学

作者:高修军




  《螳螂捕蝉》应该说是一篇老课文,说它老,原因有二,一是这篇文章在教材中已经很有些时候了;二是这篇文章已经被不少老师作为公开课教学过。所以对待它,我并不陌生,但是也一直没有什么更好的处理教学的方法。过去不少教师更多地是把注意力放在“螳螂捕蝉”道理的体悟上,最多再拓展到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上,除此以外好像也没有什么更语文、更有实效的东西。
  语文课之所以成为语文课,笔者认为它主要的功用是发展学生的语言,虽然人文内涵的体会也必不可少,但这些只是在学生发展语言的过程中“水到渠成”的,语言的本身就具有浓郁的文化特质,如果我们忽略语言本身的存在,而片面化地单谈什么思想、文化,那将是件危险的事情。
  张庆先生就特别强调语文教学要“追求和谐”,我认为其要义是教与学、工具和人文的和谐。我所经历过的大多《螳螂捕蝉》教学就是暴露出这些方面的不和谐,道理的味太浓了,说教的东西太多了。其实这些道理、人物形象是一些不言自明的东西,只要学生能够读通课文,学生对其自然就会有所体悟,所以把目标还定位在这里,是教学主旨的偏颇。我围绕这个问题作了一些思考,我们通过教学到底让学生学到什么、发展什么呢?这才是我们教学展开的最基本的依据。这篇寓言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让学生能够复述课文、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是丝毫不能手软的,同时文章以对话的形式构段,并且本文的对话是一个给补白留下了很多空间的召唤结构,所以我在备课和教学的时候就关注了这些,创设适当的语言实践活动,真正让学生学到语文的东西,发展其语文素养。
  
  一、 紧抓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本文的题目为《螳螂捕蝉》,足以说明这个寓言故事在整个文章中所处的重要地位,这个故事究竟是怎样的?少年是如何运用这个故事的,写实,抑或虚构?这个故事给了吴王和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这些问题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首先让学生找到有关这个故事的段落第九节和十一节,反复地读,把握这个故事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明白这几种事物的本质特点——“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这些学生一读就明白的,我们没有必要在这里作太多的设计,最多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这方面的生活经历和有关的名言警句,我们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理解少年的这两段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少年在说这两段话的时候神态和心理有什么样的不同。为了达到这样的目标,先是让学生反复读第九节,体会此时少年说了这样一段较长时间的话后语气方面的变化,为了体现这样的变化,在第十一节之前应该加上什么样的提示语,如“喘了一口气”“润了润嗓子”等。然后再引导学生结合文章第十节,明白少年是在吴王的夸奖之下才说第二段话的,此时的心情肯定是很高兴的,那么第十一节还可以怎么读。然后让学生练习复述这个寓言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处理。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明白要理解文字背后的内容一定要联系上下文用心来体会,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当然。有了理解上的突破,语言的内部联系得以勾连,复述的问题也就会迎刃而解。
  理解了这个故事的本身还不够,还要引导学生来辨别这个故事的真伪,进而为学生理解人物形象打下语言层面上的基础。学生带着这个问题研读课文,围绕相应的词句来谈谈自己的理解。如“转来转去”“沾湿”“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终于”等就是一些理解的突破口。学生的答案不要强求一致,关键是考察学生有没有借助文本语言有了深层次的辨别和思考,无论这个事件少年有没有真的看到已经无关紧要了,学生在这样的探究过程中已经把一个有胆有识、机敏聪明的少年形象在心中树立起来了。
  
  二、 紧抓住“对话”这个语言形式
  
  本篇文章主要以“对话”形式构段,对话的形式也是不拘一格的,如何让这种平面、单调的问答语言转化为灵动的心灵对话,这需要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加以创造性的处理,使得朗读对话、理解对话的过程相辅相成。为此,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当时的事件背景、环境、人物的心理状态来为这些对话“添色”。具体的做法是让学生自读课文,联系具体的情况想一想人物在说这些话的同时心理会想些什么、神情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动作上有什么样的表现,在文章的对话处补充具体,并在旁边写上自己之所以这样补充的理由,然后再在小组内交流,看看自己的理解有没有充足的理由,最后再在全班内交流。这一训练旨在发散学生的思维,由于学生理解的出发点和角度有所不同,这些不同观点相互的碰撞就会给学生理解语言打开更多的窗口,让学生体会到走进文章语言原来是这样的一个充满挑战和情趣的探索之旅,从而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多层面的对话,使得教学走向深刻,更充满了语文的气息。
  有了这样充满个性色彩的理解之后,再让学生自由结合分角色练习朗读课文,还可以安排一个学生专门朗读方才补充的内容,这样的朗读是建立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之上,所以我们没有必要担心学生读不出味儿、理解不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形象特点。
  最后再让学生深入思考,既然我们补充的都是这样合情合理,对于我们理解文章来说也是非常必要的,那么作者却为什么没有写上去呢,是不是作者的疏漏,或者是作者的有意而为之?让学生从补白的兴奋和成就感中冷静下来,再次斟酌自己补白的意义,从而感受文本语言质朴、浑然天成、给人想象的艺术特点,实现文本语言的肯定和回归。这需要我们的教学理智,不能对学生的思维和想象作无限度地放飞,否则对于学生感受和理解典范语言和艺术气息是没有任何积极意义的。
  有了这两个实实在在的“紧抓住”,我们就会对这样一篇教学目标容易不明确的浅文作有效化的处理,既彰显了学生的个性,又浓郁了语文意味,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是大有裨益的。
  责任编辑: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