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0期

小学数学课堂动手操作的异化现象

作者:陈文胜




  
  四、 操作评价:重教轻学,简单盲目
  
  ⒈重教轻学
  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关注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容易导致教师忽视学生,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位置,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如某位教师教学《用竖式计算除法》的教学片段:
  提供48个桃子(四个篮子,每篮10个桃子,外加8个单个的桃子。)
  师:把这48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猴子,应怎么办?请你试一试。
  (学生兴致很高地操作)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交流一下?
  生1:先分40个,每只猴子分给两篮;再每分8个,每只猴子分4个。这样,每只猴子分得24个桃子。
  生2:先用40除以2,得20,再用8除以2,得4,每只猴子分24个。
  师:都明白了吗,那我们进行练习吧。
  但学生反馈的结果让老师愕然,做对的还不到一半。
  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学习数学,但是操作了,体验了,也表述了,却为什么是如此效果呢?学生尽管说出了自己的操作过程,但分桃子与48÷2的竖式计算有什么关系,他们根本不知道。学生从操作到用竖式计算需要一个转换的过程。用费登塔尔的话说“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数学化的过程。”课堂上,教师过分关注教学进度,把至关重要的过程评价忽略了,导致不少学生在操作中不能将获得的感性认识抽象为“竖式”这一数学符号。
  2.简单盲目
  动手操作最忌讳的是虎头蛇尾,草草收场。有一些教师不管学生的思考与回答是否到位,就简单、盲目地对学生进行表扬奖励,不仅丧失表扬奖励的应有价值,而且容易使学生在数学操作中“迷失自我”。如某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片段:
  师:请同学们摸一摸三角形有几个角?
  生1:三角形有三个角。
  师:太好了!三角形有几条边?
  生2:三角形有三条边。
  师:真棒!三角形有几个顶点?
  生3:三角形有三个顶点。
  师:太棒了!大家掌声鼓励。(教室顿时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上面教学片段中的评价,方法单一,只要是教师认为对的,就大加表扬,显然这种表扬用得过滥,如果不管问题的难易程度,只要学生答对了就“太棒了”并“掌声鼓励”,这样赞赏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意义和价值。超值的嘉奖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惰性。《标准》突出强调了评价的激励功能,但许多教师却迷失在一个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