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启示
作者:张云霞
的手段或媒体。这个特点对于教学是很重要的。例如一名儿童正在学习某种数学原理,但他的数学逻辑智能并不好,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原因很简单:孩子所要学习的数学原理(教学内容),只存在于逻辑数学的世界里,只能运用数学语言(媒体)来沟通。……虽然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来说这个问题必定会产生,我们还是可以想出多种解决的方法。以这个例子来讲,教师应当设法找到另外一条通向数学内容的途径,例如运用另外一种媒体作比喻。虽然语言也许是最常用的替代物,但用空间模型甚至身体运动作比喻,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恰当的。如此一来,这个学生就有了解决问题的第二条途径。也许用作替代物的另一种媒体,恰恰属于对该生是强项的那一种智能。”“历史课可用语言、逻辑、空间或个人理解的模式来教学,甚至几何课堂也可用空间、逻辑、语言或数字等方面的能力来实施教学。”他认为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是在社区的支持和帮助下创建以个人为中心的学校,“是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特有的智能类型、目标和兴趣,选择特定的课程和特殊的学习方法。附带值得一提的是,我认为高科技将为完成此任务提供可靠的保证。将来的代理人很容易为学生找到轻松自在的、合适的学习方法。”
在加德纳看来,多元智能理论主张教育工作者引I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及具体的需:求确定学习的方式和进度,在自己的优势发展领域取得成功,并不是说不让学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技能,而是让学生首先在自己的优势领域中通过经常的成功建立自信,并把这种自信迁移到其他领域中,通过积极主动的努力在其他领域也获得成功。
(3)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在加德纳看来,既然学生的智能类型多种多样,他们的智能发展水平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他们在学习中的具体需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就不能用单一的标准(如用传统的智能测验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而应当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有差异的评价标准,真正体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他认为教育工作者只有做到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才能促使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既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重视他们的学习过程,使教学过程成为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过程。
二、几点有益的启示
从以上简要的介绍可以看出,美国心理学家霍华得·加德纳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大胆创新,突破传统智能理论的束缚,创造性地提出了多元智能的概念、多元智能的性质、类型,及其教育对策,形成了完整的多元智能理论体系,丰富和完善了现代智能理论,对当代世界各国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学习和研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对我国中小学正在进行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有哪些有益的启示呢?
1.教育工作者要确立新的学生观
长期以来,受传统智能理论的束缚,许多教育工作者固执地认为,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是认识能力的核心,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好的学生就是好学生,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水平差的学生就是差生。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发展领域和特点,学校里没有差生,只有优势发展领域不同的学生,只要为他们提供适合的社会环境和教育,他们都能够成为社会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因此,我国教育工作者要深入系统地学习多元智能理论,确立新的学生观,相信学生只有智能类型和特点的不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发展领域,没有聪明和愚笨之分,学校里没有教育不好的差生。教育工作者只有确立了新的学生观,从内心深处对学生的发展持乐观的态度,才能真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帮助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多种类型的人才。
2.教师要按照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长期以来,受传统智能理论的影响,我国教育工作者把培养学生的语言和逻辑思维能力作为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对学生进行有区别的教学。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既然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不同,对学习的具体需求也不同,那么教育工作者就不能用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要按照学生的智能类型和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应该让学生有选择教学科目、教科书和教师的权利,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智能类型和发展水平及需求确定学习的方式和进度,让他们都能在积极主动地参与的教学活动中有所进步和提高,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
3.学校要为学生智能的健康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个体周围的环境条件是影响和制约他们智能发展的重要条件,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就必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因此,我国中小学在素质教育改革中要注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他们在广泛阅读课外读物、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活动中,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培养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我国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尽早建立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
近年来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我国各地中小学全面展开,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制约我国中小学课程与教学改革进程的因素很多,其中缺乏科学的、完善的教学评价制度则是最重要的原因。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中小学教师在课程与教学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但却用应试教育的指标体系去评价教师和学生,使广大的教师和学生无所适从,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只能在口头上高喊素质教育,而在教学中扎扎实实地实施应试教育,因而影响了素质教育改革的效果。因此,要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既要向中小学教师介绍课程与教学的新理念,又要尽早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学评价制度,使教学评价过程成为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探究学习,全面提高素质的过程。
(责任编辑付一静)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