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8期
教育理论指导下的远程教学平台和课件设计研究
作者:段 昂
育中。
三、按照课程理论进行多媒体课件设计
课程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有关教学内容的规范。20世纪30年代产生的“泰乐原理”力图使课程开发成为一种理性的、科学的开发过程,所谓“课程开发范式”。但是,如果用一种“课程开发范式”进行课程的开发,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将受到制约。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国际教育改革导致课程的内涵有了新的内容:从强调学科内容转变到强调学习者的体验,注重学习者的自身发展;人们开始关注教学进程本身的教育价值而不抑制人的创造性发挥,也就是从“课程开发”范式转向“课程理解”范式,这无疑是课程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升华。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事件,课程开发是研究、设计、实施、评价一种课程计划的过程,这个过程着眼于使一项课程计划从无到有从不完善到不断完善的具体操作程序。课程理解是对课程现象、课程“文本”、课程事件意义的解读过程,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是内在统一的。课程开发过程总是在对课程意义的某种理解基础之上进行的。因为课程是一个“高度符号性的概念”,因而就允许人们基于不同的视域来理解,所以课程理解是有差异的,“课程理解”的最终目的是对课程与课程事件赋予新的意义,而要真正实现这种意义则需要经过“课程开发”。这样我们就找到了“课程开发”与“课程理解”的结合点。
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如何研究、设计、实施和评价一种媒体课程,是“课件制作”和“课程开发”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具体问题。首先必须进行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应该围绕如何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组织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来展开。要遵循一些共同的指导原则,比如科学方法、准确性、完备性等等。在按照通常的设计步骤和内容进行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根据每一门课程的具体特点进行所谓个性化设计。我们相信每一门课程都有共性的方面,但是更多的是个性内容,而且按照课程设计理论,课程设计要提供学习者自身发展的空间,要努力适应不同学习背景的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要具有必要的交互性。
课程设计是课件制作和课程开发的关键环节,直接决定未来课件的质量。我们强调课程设计的重要性就是强调“课程理解”的核心作用,在课程开发的过程中要有创造性,具体的课程都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果试图用一种“课程开发范式”进行课程的开发,显然是不科学的。一个优秀课件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是资源的极大丰富,课程资源应有一定的涵盖面,对课程的每一个教学知识点都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学资源支持,而且最好是与时俱进动态增长的,是“活”的课件,是有“生命”的课程生态系统。然而在现实中如果仅仅是一个孤立的课件,没有后台数据库系统的支持根本无法做到这一点。课件的设计还必须要科学化和人性化,比如提供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硬件环境和网络条件来选择不同的显示分辨率和媒体表现方式的功能。在多媒体的使用上也要把握一定的原则,一个好的课件绝不是滥用媒体的课件,媒体的应用一定要恰到好处。无论是图片、动画、声音还是视频都要大量占用网络带宽资源,在有限带宽的情况下要保证课件浏览的流畅就必须注意这些问题。比如,我们知道声音文件要比视频文件小的多,那么,如果可以用声音媒体表达清楚的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大量占用带宽资源的视频来表现。
按照上面的“课程理论”,多媒体课件实际上要回答这样一些问题,学什么?如何设计学的内容?怎样评价学得成效?我们认为绝大多数的媒体课件都不能很好地回答这些问题,但是在优秀的课程设计指导下,经过教学专家、媒体专家和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媒体课件的设计却可以“无限逼近”问题的准确答案。
四、结束语
任何理论的发展都离不开实践,同样新的实践也有赖于理论的引领。远程教育也不例外。新的技术产生和应用导致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而新的理论又为新技术的研发指明了方向。现代远程教育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成为日趋成熟的新型教育模式,在它的成长过程中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产生,但这都是成长中的问题,是发展的必然现象。人们完全没有必要用传统的教育理念来衡量它究竟像不像一种教育。客观上,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时代的教育形式已经被全世界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所接受,相应的现代教育理论也须在追随教育基本原理的同时,实现自身的超越。
(责任编辑关燕云)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