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我国西部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教研现状与对策研究
作者:柴 江 赵志纯
一、六县教师教研现状分析
1.教师承担公开课次数
通过对六县9686名教师承担县、乡级公开课的次数,我们了解到六县教师进行过此类活动的次数较少,相互进行教学研究的机会较少,大部分教师没有进行过此类活动,统计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由表1所示,所调查六县教师中,83.9%的教师未承担过县级公开课,承担过县级公开课的平均次数为0.27次。六县比较而言,东乡县1259名教师未承担过县级公开课的教师有1118,占到88.8%;天祝县占到90.4%;静宁县占到91.1%,均多于其他三县。总的说来,六县教师未承担过县级公开课的人数占很大的比例,会宁、秦安、通渭三县教师参与县级公开课平均次数均在0.3次左右,显著多于东乡、天祝和静宁三县。
由表2所示,所调查六县教师中,有47.0%的教师未承担过乡级公开课,承担过乡级公开课的平均次数为1.55次。就六县相比较而言,东乡县1264名教师未承担过乡级公开课的教师有769,占到60.8%;天祝县442名教师中未承担过乡级公开课的教师有232,占到52.5%,均多于其他四县。同时,东乡县和天祝县教师承担过乡级公开课平均次数为0.94和1.08次,均低于其他四县。总的说来,承担乡级公开课的教师显著的多于县级,并且次数明显增多。另外需要指出的是,东乡县和天祝县承担县、乡级公开课的次数均低于其他四县。东乡县和天祝县均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受本民族文化的影响较大。鼓励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文化交流对于提高其教育质量是相当有必要的。
2.教师发表文章的篇数
撰写文章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并且通过实际的教学能够积累丰富的经验,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积累、总结、思考所写出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教学的理解和自身的教育思想。将情景性、经验性的积累上升到理论高度也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
从表3中可以看到,六县教师未公开发表过文章人数较多,并且发表的篇数较少,发表过文章的教师也大部分在1篇左右,占到60%。从侧面反映了教师教研的成果不是太大。据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有关调查,90%以上的中小学教师未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方法,不会撰写课题实验方案,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资料,也不能对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分析,更不会运用教育理论来分析教育现象,缺乏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的基本知识。因此,对各县教师进行研究方法的培训与教育也是有必要的。
二、原因分析
1.学校条件有限,制约着学校教研活动的开展。一些学校地处偏远的山区,学校经济条件不好,财力紧张,无力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信息绝大多数来自教科书或教师用书,而通过网络获取的教育资源很少,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自费订阅了一些有关的教育杂志,但这远远难以满足需求。
2.部分学校对开展教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存在错误的认识。认为教研在教学中可有可无,开展教研活动会分散教师精力,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或者认为教研工作是教研部门的事,学校没有能力开展也没有必要开展。
3.教师编制少,教学压力大,没有多余时间开展教研工作。所调查的六县教师中,有的教师周课时达到44节,就总体而言,每周平均授课数达到18.5节,这主要由于学校生师比失调,教师数量不能满足学校对教师的需求。
4.一些学校虽然开展了教研工作,但总体上缺乏规划和组织领导,带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据统计,所调查的六个县中有88.7%以上的学校开展了教研活动,但教研活动单一,以听课、评课为主。
5.教师学历普遍偏低,对教学研究工作力不从心。六县教师总体以中师学历最多,占到43.3%,业务水平不高,无力承担起研究工作。另外,教师缺少必备的教育科研知识。许多教师在师范学习阶段,缺少必要的教育科学研究方面的训练,加上平时忙于工作,除去专业学习外,投入到教育科研中的时间就更少了,造成教师知识面窄,对现代教学技术知识知之甚少,教研活动工作在低水平上徘徊。
三、对策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教育法》规定:“国家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推广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这既是对教育科研工作地位和作用的肯定,也是对加强教育科研工作提供的法律依据。因此,中小学校长以及广大教师应树立“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的思想,提高对教研工作的认识,明白农村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及其在新时期的地位和作用,改变教育科研无为的想法,主动关心教育科研,支持教育科研。
2.开展教研活动要和教师的实际相结合,并且要着眼于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素质势必会影响教研活动的开展。所调查六县教师的学历偏低,但大部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较高,我们有理由相信,给教师更多的学习机会,将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使教师更多的、更自觉地参加到教研活动中。同时,教师也应该提高自身的教、科研意识,不断地“反思”,从教学中得到启发,从启发中得到摸索,从摸索中不断提高。
3.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鼓励其他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六县所调查的教师中,骨干教师占有相当的比例,学校应积极地组织校内活动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分享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合适的教学方法、策略等。与此同时,骨干教师的学历大多是中师,通过有组织的教师培训提高这些教师的自身水平和学历水平将有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和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
4.开展教研活动要和学校的实际相结合。也就是说,学校要“量力而行”,开展教研活动旨在教师自身素质、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不是从数量上和花样上做文章。农村地区的大部分学校基础薄,条件设施不全,更应该将教研活动的质量放在第一位,利用现有的资源开展适合本校的教研活动。
5.学校领导要树立正确的教研态度。领导首先应该具有教育科研的意识,教育行政部门的一些领导和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长,对教育科研工作的性质和任务不够明确,对教育科研工作的作用认识不足,没有把教育科研工作真正提到行政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校长对教研活动的态度和在教研活动中的行为对于教研活动的开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树立校长正确的教研态度,应把对校长的培训作为主要途径,培训的内容最好增加一些如何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内容;或者如果能够有多种教育资源供给的渠道,学校可利用的资源就会增多,校长就可以组织和开展更有效的教研活动。
(责任编辑 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