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家长“软暴力”现象及其心理危害

作者:韩宏莉 郭中然




  一、家长“软暴力”的表现类型
  
  1.过度否定型
  讽刺挖苦、数落训斥,乃至于辱骂,这是家长“软暴力”最常见、最典型的行为表现,是家长对孩子某方面或整个人持否定态度的体现。一些调查表明,中国父母对孩子的满意度普遍偏低。孩子在哪个方面不和父母心意,就对孩子极尽讽刺挖苦之能事。“你怎么这么傻?”“你怎么这么笨?”成了一些家长经常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更有甚者,有的家长为了发泄对孩子的不满情绪,讥讽孩子说:“连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上来,简直是个榆木脑袋!”“你连狗都不如,狗还可以看家护院,还可以宰了吃肉;你既不能看家护院,又不能宰了吃肉,你活着有什么用?”这些对孩子的智力、能力、存在价值所做的评价都是否定性语言,都属于负性评价。中国家长喜欢盲目地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比较,总能轻易看到别的孩子的优点长处,总觉得别的孩子的闪光点那么耀眼,一望便知。反观自家孩子,这儿也不顺眼,那儿也不中意。缺点短处一大堆:作业拖拉、学习成绩差,懒得做家务,说话不够伶牙俐齿等。
  
  2.过多干涉型
  也许是中国两千年漫长的封建社会使传统文化积淀太深,“父为子纲”的观念已经根深蒂固,铭刻到人的骨子里。直到今天,不少为人父母者缺少平等意识,“家长制”作风严重,要孩子处处听话,对孩子说一不二,习惯于替孩子做决定。小到穿衣吃饭,大到上什么学校、报什么课外补习班、交什么朋友、学什么专业等,不与孩子沟通,不考虑也不尊重孩子的意愿。更有甚者,父母的目光就像聚光灯,时刻盯着孩子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一思一想。稍稍违背父母意愿,就会受到惩戒。父母的话,就像圣旨一样,孩子只有乖乖遵命的份儿,不给分辩的机会,更没有反抗的权利。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个好的学习成绩,使孩子一心扑在学习上,武断地剥夺了孩子所有放松身心的时间和机会。不许看电视、不许听流行歌曲,不许追星、不许踢足球,不许与同学交往,成天把孩子封闭在极其单调的环境中,过着枯燥乏味的生活;也有的家长剥夺了孩子的隐私权。不允许孩子把日记锁进抽屉,同学来电话必须父母先接听。处处插手孩子的事物,不给孩子留一点个人的空间。
  
  3.过高要求型
  “高标准、严要求”看起来不错。但是高标准不是无限拔高,严要求也不能不顾现实。每个孩子,他的遗传基因、原有基础、智力上的接受能力、心理上的承受能力都是千差万别的。许多家长对孩子的高标准、严要求已经严重脱离了孩子的实际能力。小学一定要考双百,中学一定要进重点中学,大学是非清华、北大不上。过重的心理压力压得孩子喘不过气来。“望子成龙”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是中国家长解不开、又放不下的心结。中国目前在城市里,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独生子女家庭与多子女家庭不一样,在多子女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会被自然地分解,对能力强的孩子期望值高一些,对能力低的孩子迁就一些。现在,中国有8000万个家庭就守着一个宝贝蛋儿,所有未竟的事业、所有未实现的梦想一股脑儿全寄托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不由得使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升高,“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唯一的孩子背负着父母对下一代所有的希望,这实在是一个未成年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4.过于冷漠型
  子女没按自己的要求去做,或没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他们不愿闹得不可开交,于是与子女展开长时间的冷战。有的家长因为生孩子的气,暂时几小时、一两天不搭理孩子,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犯错误使父母痛心、失望,从而自我约束,自我矫正错误。这种做法,也并非绝对不可取。但是,有的家长会旷日持久地与孩子冷战下去。表情冷淡,不予沟通,不给孩子一点生活上的关心和精神上的抚慰。
  家庭软暴力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父母不和,经常吵架,家庭气氛紧张,不愉快的氛围也会让孩子感到焦虑、压抑、恐惧;还有的家长成天忙于工作或生意,没时间照顾孩子,亲子之间缺乏感情交流,孩子的酸甜苦辣无处倾诉,那些成长的烦恼只能独自吞咽,使孩子的内心很孤独,对亲情的饥渴得不到满足,从而给孩子造成无心的伤害。
  
  二、给孩子带来的心理伤害
  
  家长“软暴力”实际上是对孩子进行精神折磨和心理虐待,一般具有隐蔽性、持久性的特点。“硬暴力”带给孩子的伤害显而易见,而“软暴力”在多数情况下凭肉眼是难以看出伤害何处以及伤害程度如何的,具有隐蔽性的特点,西方的心理学家称之为“看不见的灾难”,也正是因为“看不见”,家长“软暴力”的危害性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硬暴力”造成的肉体伤害影响时间短并且愈合快,而“软暴力”有着肉体损伤无以比拟的杀伤力,它涉及的层面更深更广,在不知不觉中摧毁孩子的心灵,从而愈合难并且危害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反映出来。家长“软暴力”可能会使有些孩子一生都留下隐痛,产生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最严重的可能导致孩子激情犯罪、冲动杀人,或自行了结自己痛苦的生命。父母也在不知不觉中成了孩子心理健康的“杀手”。
  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软暴力”是打着爱的旗号实施的,不少家长潜意识里以“爱之深,恨之切”、“一切都是为孩子好”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从而使“软暴力”现象的存在具有了某种“合理性”。家长甚至对此习以为常,其危害性远没有被家长充分认识到。
  
  1.形成不良的自我概念
  家长的语言对未成年的孩子有很大的雕塑作用。当家长对孩子否定性的评价语言频频在耳边响起时,孩子会一再地得到消极的心理暗示,把这些评价不加识别地内化到自己的意识里,糟糕地为自己定型,并且固化着,这就是“标签效应”。受父母不断讽刺挖苦的影响,他们自我评价逐渐降低,不能客观地、全面地认识自己,缺乏足够的自信,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哀大莫过于心死”。当自己的父母都看不起自己时,他可能真的也对自己不抱什么希望,于是他可能放弃各种尝试和努力,自暴自弃,自甘平庸或自甘落后,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2.阻碍主体性的发展
  过多干涉型“软暴力”,对孩子管得过多、过细、束缚得过死的做法,常常是以“都是为孩子好”的名义进行的。当孩子也养成了温顺、乖巧、老实的性格特征,习惯了由家长来安排一切时,一家人看起来和和睦睦,波澜不兴。其实,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描绘为家庭中的“假性互惠”:表面看父母替孩子着想,孩子也朝父母期待的方向顺利发展。实际上孩子在过度限制和约束中失去了自由成长的空间,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了许多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机会,在毫无觉察中失去了若干丰富的体验,许多方面的潜能得不到应有的开发和表现。
  
  3.留下浓重的心理阴影
  中国有句古话“士可杀不可辱”。家长经常口无遮拦地讥讽斥责孩子,过多的否定不但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无地自容,而且,肆意的人格侮辱,可能成为他们一生都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想起来就会隐隐作痛。
  过于冷漠的家长,在家里造成了形同冰窖的家庭氛围,很难培养孩子愉悦、乐观的心态。家长的冷淡使孩子失去了爱意浓浓的情感支持,消磨了孩子奋斗下去的勇气。家长持续的、无情的态度给孩子的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可能终生都难以消除。
  过高要求的家长往往对孩子的分数、成就非常看重,不知不觉就对孩子的方方面面求全责备,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如果哪方面达不到家长的标准,就会时时生活在自责、愧疚、失败和无能的阴影里,难以自拔。
  一般来说,家长具有某种强势地位。孩子出于生活上、经济上受家长控制等现实的考虑,在受到家长“软暴力”时,他们很清楚知道自己不是家长的对手,因此他们一般不会对家长进行直接的攻击。然而,他们受到家长“软暴力”后对家长产生的不满、烦燥、抑郁等消极情绪不可能在压抑中消失,而是郁结在胸,逐渐积累,负面情绪成为一股危险的潜流,一旦蓄积到一定程度,就会以失眠、神经衰弱、强迫症、恐怖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的方式表现出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