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基于地理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研究
作者:查书平 胡秀芳 王丽娟 于红博
一、新课标实施中素质教育的实现
1.地理知识素质的实现
在对“地理知识”一项的调查中,教师全都对地理新课标、地理新教材进行了仔细的研究,有89.5%选择“新教材知识点较多,其间具有一定的逻辑联系,符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有57.9%认为新教材还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素养。89%的学生认为现在教师上课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能够联系学生生活,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经验,并渗透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知识;同时通过一些先进的教学手段,形象、生动地展现地理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地理现象、地理原理、地理过程等;还能够补充相关的地理知识,扩充课堂知识容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开阔视野。
2.地理能力素质的实现
(1)地理实践能力。新课标更加强调学生能力的训练,主要包括地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应用能力等。
在教学方式的调查中,几乎全部的教师认为自己极力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近70%认为学生的地图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等基本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另外,也有64.9%的学生认为教师采取了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讲授法、提问法、启发法、观察法等,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如有学生说:“通过教师形象生动的讲解地图后,现在即使家里电视坏了,没有声音也能够看懂地图了。”
(2)地理认知能力。通过调查及走访,在地理教学中,地理教师经常会采取向学生展示相关资料,或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情境教学,让学生观察地理现象,提出地理问题,并进行分析,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在对“课后作业布置形式”的调查中,82.5%的学生选择“对于书面习题及阅读教科书的作业会按时完成,并且完成质量较高”。另外,在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调查中,67%的学生会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上课的内容。说明学生的记忆能力已经得到了大力的训练。在问及在地理课堂上,学生有无发表自己看法或意见的时候,76.3%的学生回答说有这样的机会,经常是学生说出自己的意见或看法,但是教师不给准确的答案,这说明现在地理教师已经非常注重学生多角度思维以及地理创新能力的培养。
(3)地理自学能力。问卷调查统计显示,82.5%的学生会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完成质量较高;67%的学生上课积极听讲,课后复习,再现课堂知识。说明学生的学习意识强、学习习惯较好;81.5%的学生喜欢教师采取问题式教学,提出问题,让学生参考相关资料,互相讨论,自主学习,布置学生对学校、社区、社会的一些问题进行调查,如人口、资源、垃圾处理、交通等,并写调查报告。增强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地理品德素质的实现
在问及学生与教师的相处模式时,61.9%的学生选择“民主、开放、科学、平等、对话、协商”。并有76.3%的学生回答上课时学生具有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想法的机会。说明教师在地理教育中非常注重学生的兴趣、自信心的培养,以身作则,教会学生要尊重他人。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教学手段使地理教学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
90%的学生认为,教师在叙述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结合了爱国主义教育、环境教育等观念,特别是渗透了国情教育,使学生科学地认识了国情,增强了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新课程改革非常注重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调查中,67.3%的学生认为,在地理教学中,老师有时会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歌曲、展示一些图片、以及各种自然风光甚至偶尔会带学生实地考察,让学生接触各具特色的文化,领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从而让学生体验到人类丰富的精神养料。
三、新课标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存在的问题
(1)部分教师观念还未完全转变。转变教学思想和观念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但笔者发现为数不少的教师的教学思想陈旧落后,课堂教学中重知识轻能力、重应试轻素质、重主导作用轻主体地位、重智育轻德育,严重制约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调查中,部分学校居然有高达72.2%的学生认为教师采取的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这样根本不能完全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2)学校课程资源缺乏。许多学校的地理课程资源严重缺乏,许多学校只有简单的地理教科书以及挂图,而没有地理必备的投影仪、幻灯机、专题地图景观图,更没有多媒体设备,学校图书馆也无地理方面的图书。79.4%的学生认为“教师一般用课本、粉笔、黑板等传统的教学手段”。
(3)评价相对滞后。新的课程应当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评价体系,但不少中学教师,教学内容是新的,评价却是一如从前,仍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的终结性评价体系。或者想采取注重过程的多方式的评价体系来衡量,但限制的因素太多。或者即使对学生有多种综合评价,但一份试卷的题目,仍如以往,没能与所进行的新型的开放式教学接轨。根据问卷调查统计,62%的教师选择“现在还是以考试成绩来衡量学生”,而“很好的实施了注重过程的多角度的评价体系来衡量,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高尚的价值观”的却为“零”。
(4)新课程标准与现行中考、高考制度不相适应。由于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教师、家长、学生的注意力转向“升学考试科目”,地理只是为“副科”、“小学科”。
2.解决对策与建议
(1)地理教师要积极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自身素质。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广大的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有扎实的基础知识以及丰富的教育理论和优良的综合素质;也要求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向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了适应新的课程要求并在激烈的竞争中不被淘汰,广大教师应当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提升文化品位,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研究能力,把自己培养成学者型、研究型、实践型的教师。
(2)充分利用并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学校、教师要积极努力的建设学校地理课程资源库,并注重地理课程资源的积累和更新。除了添置必要的地理教学图书、设备外,还应自制各种地理教具、学具,开发各种地理教学软件,不断扩大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容量。另外,地理课程资源库的建立还需要社会、政府等各界力量的大力支持。
(3)加强教学评价研究,建立和逐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新的课程标准需要新评价标准。需要构建一个既与各校学生的学习相符合的评价体系,又与世界接轨、富有中国特色的评价体系。
(4)改变中考、高考模式,建立新的人才选拔机制。新课程标准要求建立一种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因此,必须改变现在的中考、高考模式,建立一种与新课标的评价机制相配套的人才选拔机制。
(5)积极转变学校领导的教育理念,增加经费投入。学校领导要积极转变自身教育理念,重视地理课程的开设,增加经费投入。鼓励教师参加进修,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本校师资力量。积极开展学生课外活动。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