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化语文教育浅论

作者:耿红卫




  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而上述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只有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中来实现。什么是素质教育?李岚清在《面向21世纪,开创基础教育的新局面》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广阔、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目前,尽管学术界对“素质教育”的概念本身还存在有不同的认识,但普遍认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目的“是想追求一种更好的教育,更为理想的、更富有人情味、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并在以下几方面达成共识:第一,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使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第三,素质教育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教育;第四,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素质教育是一种以社会发展需要确定教育目标,以人的发展规律构建教育体系,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在人格、智力和身体几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综合性教育活动。
  那么,语文教育与素质教育是什么关系呢?众所周知,学科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作为学科教育之一的语文教育,自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二者的关系应当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即语文教育中包含着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存在于语文教育之中。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吕淑湘先生指出:“学好语文是学好一切的根本。”可见语文素质教育与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实施语文教育就是旨在提高全民族基本素质的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换句话说,语文教育就是素质化的语文教育。
  语文教育素质化也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所决定的。语文教育不仅仅是语言文字的“形式”教育,更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实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提高文化品位。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因此,语文教育除了智能教育外,更应该进行思想教育、审美教育、创新教育、人文教育和人格教育等,以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地发展。
  在语文教育中,重点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什么是语文素质呢?新课标为适应现代教育(以培养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需要,提出了“语文素养”这个概念。“语文素养”的内涵十分丰富,它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和思想观念等内容,“语文能力”包含在其中。我们说,语文素养这个概念实际上是语文素质的一种不同的表达方法。所谓语文素质就是指能以正确认识和熟练运用母语为基础,充分占有以文、史、哲为知识主体的各科知识,从而进行精神判断和精神创新的能力。我们认为语文素质就是指人的全面素质,语文素质教育指人的物质实在与精神实在的开发,也就是指教育者知、情、意、行的全面开发。具体地说,语文素质的培养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文字素质
  这是各项素质中最基本、稳定的部分,一旦拥有便不易丢失。中国语言文字,即通用的汉语言文字,是以单个的方块汉字为学习语文的最小单位。一个中国人自幼年时候起就开始跟父母或老师学习汉语儿歌、诗词,并逐步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汉字,能够独立读写,就算有了基本的语言文字素质(比如扫盲就是以认识一定数量的汉字为基准而为人们规定的最基本的文字要求)。一个人只有在习得中养成了良好的语感(正确的普通话语音),能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流利地表达所思所想,还能写词句规范、言语优美的文章,才算有好的文字素质。
  
  二、心理道德素质
  
  这是语文素质中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部分。心理素质指学习语文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情绪、学习策略的调控能力(分配时间,科学安排)。最有效的学习是个性化的学习。道德素质指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文学传统和道德传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智能素质
  
  智能素质是指人通过语言文字学习而开发的智力和能力。智力主要是指与语文有关的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联想力和想像力。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中具有听话、口语交际、阅读、写作等语文的基本技能。比如在阅读中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解、迁移、运用语文阅读材料的能力和鉴赏、评价语文作品的能力。在写作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在合作性、探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进行策划、组织、协调、实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等。
  
  四、创新素质
  
  创新素质指一个人在学习和生活实践中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学生创新素质的养成通过语文的创新教育来实现。语文课程具有内容灵活、对象灵活、规模灵活的特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先导,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语文课程设置的改革,比如编制新教材(“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内容深浅调整、结构规模重组、成员层次更迭等,使所有学生“都在其已有发展水平上有所发展,都在其可能发展的范围内充分发展”,从而让程度、爱好、个性不同的学生都能闪耀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五、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humanities quality),也就是人文素养,华中师范大学杜时忠教授在《人文教育论》一书中指出:大致说来,人文素养涉及时性的是人自身如何,它通过观念意识、品德情操、心理性格、价值取向和文化修养的外现而展示个人。语文教学的本质特点,是其人文性。所谓“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语文教育的人文性是指在语文教育的方方面面都渗透着人类的文化教育、民族的精神教育。因此语文教育要求学生掌握人类的常识,学习民族精神。语文的人文素质中,文学素质最为重要,它是学生语文素质的重点。学生的文学素质,主要依靠语文中文学作品的教育来得到。正如张志公先生所说:“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同时它又是一种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文学和科学绝非没有关系的。在普通教育阶段,文学教育是绝对不应忽视的。不需要每个受过普通教育的人都成为文学作家,然而非常需要每个受过教育的人都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文学的理解力、欣赏力、鉴别力、联想力和想像力。”
  
  六、审美素质
  
  学生的审美素质通过语文的审美教育来实现。语文教育家阎立钦特别强调美的作用。他说:“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理论若不包括美育的,就是不完备的理论。语文学科教育若缺乏美德教育,将是贫乏的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美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部分、每一环节,美的人情、美的人性、美的人格、美的场境、美的形象、美的语言、美的内容。语文教师应利用“美”的教材内容(语言美、文字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情趣美),在“美”的课堂中培养学生感知美、理解美、发现美、体验美、鉴赏美、评价美、创造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造就理想人格和养成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学生只有拥有良好的审美素质,才会有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真正把语文这门学科学通、学精、学透。
  总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国民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而语文教育是以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发展目标的教育,在新的世纪里将肩负着更加繁重的任务,为我们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加紧迫的要求,必须树立全新的、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型的现代语文教育观,改革教学、考试、评价的内容和方法。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使每一个学生在素质化的教育氛围中,都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