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教育中的过当效应及其研究

作者:何江军 张庆林 尹 辉




  
  四、过当效应的影响因素
  
  过当效应的出现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兴趣水平,奖励类型、相倚奖励、对奖励的期望和任务后的反馈(post-task feedback)、被试的年龄等。同时,每个变量都对过当效应有独立的影响。
  
  1.兴趣水平
  被试对任务的兴趣水平可以分为高兴趣和低兴趣,Lepper和后来的研究者如Morgan认为奖励要针对内在兴趣才会发生过当效应。同时,Deci和Ryan(1985)报告当被试受到外在奖励时对低兴趣任务的内在兴趣也增加了,但外在奖励对无兴趣的任务没有这个影响。受到外在奖励可能会使人们高兴,但是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
  
  2.奖励类型
  奖励可以提供如下信息:我做得怎么样,我的能力如何,我的表现与他人相比如何。同时也可能将奖励看作是对他行为的控制,这更容易在过当效应发生时出现。许多研究证实过当假设中不同类型的奖励(如实物,言语赞美或代币)收到的结果是不一样的。Deci(1972)认为言语赞美可能对任务兴趣和操作有有利的影响,同时实际奖励可能会损害内在动机。Dollinger和Thelen(1978)对比了实际的、言语的、符号的和自我执行(self-administered)的奖励。发现言语和符号奖励不会损害内在动机,同时其他类型的奖励对内在动机有一定程度的损害。然而,Condry(1977)发现言语和实际的奖励都会
  降低内在动机。
  
  3.任务后的额外反馈
  在过当效应的实验中,被试可能会受到额外的反馈。奖励带来的反馈可能非常关键,因为它向被试提供了有关他完成此任务表现怎么样的信息。奖励与绩效相挂钩[1],被试会考虑奖励究竟是针对参与任务、还是在任务的良好表现,同时还与他人得到的奖励相互对比,这些因素会影响内在兴趣,以及后来自由活动阶段是否继续从事任务的操作。
  
  4.对奖励的期望
  过当效应在被试期望积极从事任务时获得奖励的期望中更易发生。如果在任务完成后给予意外的奖励,并没有进一步的反馈。可能不会产生影响,因为被试并没有因为完成这个任务而受到奖励。如果被试在进行这个任务之前就被告知会得到奖励,我们称之为奖励期望。没有提及就称无奖励期望。
  
  5.被试的年龄
  被试的年龄从学前儿童到大学生,如果过当效应发生的过程中认知再评价是先决条件,学前儿童对这种推理来说还太小了。同时,大学生可能内在兴趣已经很牢固了,不可能因为很小的奖励(1美元)就引发认知的再评价,因此年龄效应该考虑。
  Slavin(1991)认为,对年龄大的学生完成与学业类似的任务的结果与Lepper等人1973年的结论(学前儿童在没有奖励的情境下很少继续参与对本来感兴趣的绘画活动)不一致,没有出现过当效应。
  五、如何减少过当效应
  在行为塑造和保持过程中,奖励作为一种强化手段十分重要。研究证明可以在已经有很高内在兴趣的行为进行进一步的保持和促进中减轻过当的影响。
  Pittman,等人(1983)的研究认为,当学生被告知他们已经达到了预先设定的标准和任务对他们来说是处于挑战水平时,没有出现过当效应。
  Hennessey和Zbikowski(1993)试图通过向儿童放(他们在学校学习的)录像带来使儿童消除过当影响。这些儿童声称,获得奖励是好的,但他们做作业的真正原因取决于他们对作业的兴趣。一天过后,这些儿童和另外一组儿童(没有看见录像带,也没参加过与此明显相关的研究),被要求参照一本没有字的图画书来编一个故事(是一种测量创造力的方法)。两组儿童都有一半受到奖励,另一半没有。看过录像的儿童比控制组儿童创造性的得分更高。提供了奖励的控制组的故事创造性最少,表现出过当效应。因此,关注内在动机可能会降低或消除过当效应。
  另外,既然实验过程中有认知再评(cognitive re-evaluation)[13]过程,个体在奖励取消后,将原来积极从事活动的原因(内在兴趣)转换成因为此时他们为了奖励才做这项活动,那么,在奖励的时候通过言语解释,可能会改变被试的认知再评,从而减少过当效应。
  
  六、过当效应的研究展望
  
  首先,前人的研究很少关注不同学业任务以及非学业任务中过当效应的出现情况。同时,在教师和学校行政人员的工作中是否也存在过当效应,如何克服过当效应,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其次,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间歇式的外在强化也能维持强化行为,而且行为本身可能也会成为一种强化物,究竟这两者如何明确区分,以及在过当效应中的作用机制,还需要做深入探讨。
  最后,未来的研究应该关注过当效应结果的生态效度,并探讨对不同行为何种程度的奖励才是合适的,这样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价值更大。
  
  参考文献
  [1] 张庆林,杨东主编.高效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93,94.
  [2] 李晓平.提高英语课改实效 避免产生“德西效应”.山东教育,2004(8):37.
  [3] 张厚粲,孙晔,石绍华主编.现代英汉心理学词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83.
  [4] Neil,A.S.Summerhill:A radical approach to child rearing.New York:Hart.1960.
  [5] Deci,E.L.Effects of externally mediated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1,18,105-115.
  [6] Lepper,M.R,Greene,D.,& Nishett,R.E.Undermining children's intrinsic interest with extrinsic reward:Atest of the“oveliustification”hypothesis.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3,28,129-137.
  [7] Cameron,J.,Banko,K.M.,& Pierce,W.D.Pervasive negative effects of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The myth continues.The Behavior Analyst,2001,24,1-44.
  [8] Deci,E.L.,Koestner,R.,& Ryan,R.M.,A meta-analytic review of expenmonts examining the effects of extrinsic rewards on intrinsic motivation.Psychological Bulletin,1999,125,627-668.
  [9] McGinnis,J.C.,Friman,P.C.,& Carlyon,W.D.The effect of token rewards on“intrinsic”motivation for doing math.Journal of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1999,32,375-379.
  [10] K.Angeleque Akin-Little,Steven G.Little.Re-Examining the Ovedustification Effect.Joumal of Behavioral Education,2004,13(3),179-192.
  [11] Adam D.Weaver & T.Steuart Watson.An Idiographic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bility-and Effort-Based Praise On Math Performance and Pemistence.The Behavior AnalystToday,2004,5,4,381-390.
  [12] Harry L.Hom,Jr.Can You Predictthe Overjustification Effect?Teaching Of Psychology,1994,Vol.21,NO.1,36-37.
  [13] Shu-hua Tang,Vernon C.Hall.The Oveliusti-fication Effect:A Meta-Analysis.Applied Cognitive Psychology,1995,9,365-404.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