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教育中的过当效应及其研究

作者:何江军 张庆林 尹 辉




  在教育领域,教育家时常提倡要多鼓励学生,教师和家长也常常使用言语、实物或其他类型的奖励来增强学生的学业适当行为。但是,一些研究认为在教室和其他某些特定情形下,奖励可能会对行为带来消极影响。例如,在没有外在奖励时个体积极从事任务或活动,此时引入对积极活动的奖励,可能会让个体在这些奖励撤销后,内在动机降低,对任务缺乏兴趣,这就是所谓的过当效应(ovejiustification effect)[1]。国外学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就对过当效应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国内的文献对此也做过一些介绍,并将过当效应翻译成“德西效应”[2]或“过分肯定效应”[3]
  
  一、过当效应的提出及研究
  
  早期关于奖励对任务操作、任务行为的影响的讨论大多集中在外在动机上,一般认为外部强化是激发外在动机的必要条件,外在强化直接影响个体行为。后来随着“内在动机”的提出,研究者开始关注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上世纪60年代初,教育理论家Neil[4]就警告诱发促进学习的奖励可能会减少儿童正常的好奇心,并使学习行为贬值。同时,Deci[5]最早关注外在奖励对内在行为的消极影响,他用1美元奖励完成名叫SOMA的谜题(被试对此有内在的兴趣)的被试,发现受到奖励的学生在后来比没受到奖励的学生用更少的时间来解决谜题。
  不久,Lepper,Greene和Nisbett(1973)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设计,验证了Deci的结论,并将这种现象正式命名为过当效应[6]。他们从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的理论出发来解释这个效应:“个体对活动的动机可能会因为诱导他将这项活动作为达到一些外在目标的方法而降低。”
  随后的研究者通过实验法和元分析(meta-analysis)等方法[7],进一步考察了奖励对个人内在动机的影响,尤其是对任务操作时间的影响。尽管许多研究的结果不完全一致,但Deci的实验结论还是得到了很多的验证。
  
  二、过当效应研究中的主要争论
  
  自从Lepper等人正式命名过当效应以来,研究者在过当效应存在与否、过当效应中内在动机的变化和过当效应的研究方法三方面存在许多分歧。
  
  1.过当效应存在与否
  Eeci以及Lepper等人除了通过实验研究证明了过当效应的存在,同时,Deci,Koestner和Ryan(1999)[8]还通过对128项相关研究的元分析,证明了过当效应的存在,并且奖励会显著损害内在动机的自由选择和自我报告的兴趣。
  但是,McGinnis等人[9]采用类似Deci的实验方法却没有发现过当效应,转换到自然情境和采取新的研究方法也都没有证明过当效应的存在。最近的一项研究[10]探讨了在自然的教室环境中用代币强化法(tokennreinforcement)对三年级儿童教室规则的顺从行为(Compliant behavior)带来的影响。实验挑选出三名对教室规则高顺从的学生,在已经很顺从规则的环境中引入代币强化计划,结果发现对学生收回代币强化过后的规则顺从行为并没有不利影响,因此不存在过当效应。
  Weaver,Watson(2004)[11]针对教学环境中使用相对普遍的言语赞赏,利用单元研究(single-subject research)方法,探讨了言语赞赏对数学任务中的表现和任务持续的潜在影响,结果也没有发现奖励或言语赞赏对后来的表现有任何消极影响。
  
  2.过当效应中内在动机的变化
  最初的研究者认为,过当效应的出现是由于内在动机的减少,奖励会显著地损害内在动机,导致行为操纵水平的降低[12]。一些研究者[13]认为,被试在没有奖励时积极完成某项活动是因为他或她喜欢这项活动,在奖励此项活动过后,他可能会在没有奖励时很少做此活动,因为此时他们将活动的价值归结于奖励,这个认知再评(cognitive re-evalution)过程伴随着内在动机的降低。
  但是,国内学者周国韬认为过当效应中外部报酬的引入会使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复合在一起发生变化,取消外部报酬带来的主要是外在动机的变化。即,外部报酬的引入会使内外两种报酬的影响结合起来,人们将根据综合的诱因去行动。根据诱因对比效果来解释,失去了外部奖赏使得诱因值变化而导致行为的变化,曾得到较低报酬的个体行为水平会因诱因对比而变得偏高,而曾得到较高报酬的个体行为水平会因为诱因对比而变得偏低。事实上,Ginnis(1999)的研究[9]就证实奖励对内在动机在学业任务的操作上没有不利影响。
  3.过当效应研究方法的争论
  面对过当效应有无,以及外在奖励对内在动机的影响的争论,一些研究者认为是研究方法差异所致。Cameron和Pierce(1994)认为许多研究外在奖赏的影响用的是组间设计(between-groups designs),利用的阶段评定太短而无法发现个体当时的倾向或转化状态[10]。行为学家运用被试内设计within-subjects designs(如,单元设计内single-subject designs用大量的时间来测量行为)并包括追踪研究阶段来研究过当效应,这些研究结果很少表明强化会导致内在动机的减少。Cameron及其同事(2001)的元分析与Deei等人的研究相反,也认为是经常被引用的已经证明有过当效应的研究方法的缺点。
  Feingold and Mahoney(1975)提出先前关于过当的研究中内部和外部效度的不足,没有考虑或控制强化的对比,以及缺少对学习的区分的控制。他们采用一些实验来减少先前研究的不足,比如精简实验阶段,增加控制和强化的对比。结果表明外在强化对儿童活动积极性没有不利影响。
  Cameron & Pierce(1994)认为另一个原因是许多过当的研究都没有对奖励和强化作出区分。强化物是可以增加目标行为频率的事件,而奖励是可能会或不会增加这种行为频率的令人愉快的事件。在很多的研究中奖励少,但是,却凭经验判断将对目标行为的强化当作奖励。
  
  三、过当效应的研究范式
  
  过当效应研究中引用最多的是Lepper,Greene和Nisbett(1973)[6]的一项经典实验设计。实验者依据对绘画的兴趣将儿童平均分成三组,与实验者一起画一个图:向一组展示如果画出好图可以得到的奖励。在另一组画完图后给以意想不到的奖励。第三组没有任何奖励。然后让不知道这个实验情境的人评价画的质量。为了得到奖励的儿童画的质量更低。在一或两周过后,实验者观察儿童在自由绘画时间的表现,发现当初为得到奖励的儿童此时用更少的时间来绘画。
  研究者对过当效应展开的实证研究,一般采用三阶段(three-session)的研究设计。首先,被试对实验的兴趣是通过在自由玩耍选择阶段的观察和用在该任务上的时间多少来测定。任务或活动必须是能引起被试的兴趣的活动,如谜语,智力游戏等,活动的水平(高低)受内在动机的决定。在第二阶段运用奖励,对实验组完成有内在兴趣的活动给予奖励,而控制组没有奖励。第三阶段为自由活动阶段,两组被试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从事哪一课题,但都得不到外部报酬,用于区分实验或控制组在因变量上的不同。内在动机的强度与变化通过被试在自由活动阶段进行实验任务的时间(持续时间)来测量,通过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比较就可了解外部强化对内在动机的影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