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知识的多层次主体性内涵及其教育整合

作者:陈理宣




  第四层次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正确地运用知识为人类的进步事业服务,确定知识运用的正确方向。这就是科学伦理和科学运用的意识形态性的问题。科学知识本身似乎没有阶级性、民族性、个人性,但是科学知识的运用却存在积极性、民族性和个人性的方向性。
  第五层次是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学习知识、运用智慧为人类服务的过程中体验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产生对知识学习、运用的动力。这是知识运用的动力问题。当前不少学生学习目的明确,但是学习没有激情和动力,甚至产生厌学情绪,有不少学生强迫自己学习,最终感觉到的是学习太艰苦、太困难,于是产生紧张、焦虑,严重者甚至产生心理疾病,这样就必然使知识运用缺乏情感上的动力,甚至出现阻碍知识运用的现象。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情绪体验,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愉快、幸福,这样才可能真正实现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把劳动作为第一需要的理想,因为,学生时代的学习实际上也是一种劳动,今后从事的职业劳动就是现在所学习的运用或创造。
  
  四、转变知识观与教育观,从文化层面上营造一个教育的良好氛围
  
  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学家的问题,当前推行素质教育、实行新课程改革,一些家长不理解,不时唱出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些学校或教师对素质教育阳奉阴违。这样一些现象如果不引起整个社会的重视,我们的教育改革就会打很大的折扣。所以,我们要在整个社会文化层面上大力提倡智慧文化、价值文化、体验(审美)文化。
  我们的社会文化中还有一些不良的因素,传统教育重视知识文化,但是,重视知识的背诵与记忆,在很大程度上是形式主义的,是一种虚假态度和行为,它是建立在狭隘的功利基础上的。比如,我们的一些教师和家长甚至学校,一方面要求学生认真学习知识,但是在一定时候又怂恿学生考试作弊。又比如,我们的学术界,作为文化的精英层,为了评职称,为了获得学位、文凭,抄袭、剽窃事件屡屡发生。我们做学问、搞学术研究,学习知识,要求必须以真情去对待,对待知识与文化要有一种崇高的敬畏与敬佩的情感,这样,人们才可能在求学中去求做文化真人,从而使整个教育乃至整个社会形成整合的文化观。
  教育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统一,三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影响人的教育文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教育文化观的转变。当今的教育需要一个大的观念更新:由传统的知识文化观向知识、技能、智慧、价值与体验文化整合的观念转变。
  第一、学、思结合,要打破对书本的迷信。既要读书,又要思考。所谓读书,就是要多读书本,多积累知识;所谓思考,就是要怀疑书本知识,反思书本上的知识,把知识与人生联系起来,把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思,不仅仅是一个智慧的问题,还涉及一个人对待知识的情感问题。学习知识一方面是要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达到与世界的和谐,进而在必要时控制、改造世界,实现在客观世界面前精神的自由与现实自由的统一;另一方面要认识人生,认识自我,达到内心的和谐,在遭遇一定的冲突事件时能够调控自我,调节自我与客观世界以及与社会的关系,调整处理一切关系的情感体验。要使我们的整个社会崇尚科学的、整合的文化观。这种文化观旨在培养一种有书本知识、能够灵活运用、对知识酷爱而能够把知识运用到合乎人类社会而非个人私利的价值观念的真人。
  第二、既要有知识又要懂知识。教育不能培养只知道获取确定性知识的学者,而要培养追求深刻知识的思想者。所谓有知识,就是知道许多已经有的知识。所谓思想者,就是不仅要知道许多已经有的知识,还要从已经有的知识中发现问题,或者是不完善的,或者是还没有理解得更深刻的含义等,还要深刻理解知识与人类关系的本质,从而成为知识的驾驭者而不是受控者。我们应该做弗罗姆所说的“我懂知识”,而不是“我有知识”的人。
  整合的文化观要引导人们对知识、人生、世界的亲身的体验。我们传统的教育不关心学生有没有自己的理解,只问学生是否懂得了书本上的、老师所讲的知识;不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样的体验,只需要学生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记诵书本上的知识以应付考试。因此,有教师采取极端残酷和不人道的方法使学生学习,但家长、校长、社会还认为这是好老师。
  第三、既要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又要重视知识的超越性。我们认识世界既具有功利性又具有非功利性。也就是说,知识本身对人类既有功利性作用,又有精神性作用,即审美性作用。我们认识世界,就是要控制世界、改造世界,使客观世界为人类提供生存的物质条件,这就是知识的功利性本质。同时,我们认识世界的动力还来自于人类面对陌生、异己对象时与对象和谐和寻求精神性肯定的需要。不可否认,人们求学是有一定的功利性的,但若教育仅仅为了迎合功利性目的,那么,教育就只有明确的目的却无根本的意义了。
  教育要有创造性就必须转变功利性的知识文化观。整合知识文化观的教育应该“利用”人们的功利性求学目的,引导人们逐渐走向非功利的求学之路。教育是改造人的工作,它本应把这种功利的人改造为非功利的人,使人趋向高尚而不是渺小,不是去加剧人的这种功利心态。马克思早就批判过那种只知道物质世界对人的有用性的异化状态。实际上,没有对知识的活学活用,学生走出校门,就不会有多强的竞争力和创造性,没有对知识的积极情感体验,除了功利的动机就没有任何兴趣,在一点点困难面前就会感觉到困难重重而畏缩不前。没有这种非功利的追求,教育就断了文化的命根。如果学子们都只想着“名利”二字,抱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般的功利心态学习,那么,教育和文化就再也不能培养正常的人啦。
  (责任编辑 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