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知识的多层次主体性内涵及其教育整合

作者:陈理宣




  在传统的教育观和一般社会文化观看来,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科学、思想品德教育都是知识教育。但是,在传统教育那里,有知识没有能力者,比比皆是,同样,有能力而没有知识的人,也同样不乏其例。究其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们把主体之外的知识形式与主体之内的知识形式混淆了,并没有考虑到在教学中,主体之外的知识要转化为主体内的知识,有一个内化过程,在内化过程中主体必然要赋予客观的知识更为丰富的内涵。为此,我们必须弄清楚主体之外的知识与主体之内的知识的内涵与相互的联系和区别,教学怎样才能把主体之外的知识转化为主体之内的知识,使客观知识被赋予丰富的主体性内涵。
  
  一、客观知识与主观知识的联系与区别
  
  教育学研究的知识不仅仅指学习者之外的知识的形式和内涵,它还要包括学习者转化为内在形式的主体性知识的丰富内涵。就学习者之外的知识来说,它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别人(间接)的感性知识或理性知识的表现,这种表现可以是文字的或语音的、图像的甚至行为的。这是知识的物质表现形式或外在表现形式,即客观知识。但是,教育学重点研究的是知识的心理表现形式,也就是个人知识,即主观知识,或主体性知识,研究外在的知识怎样转化为学习者内在的知识。教育学虽然也要研究人怎样认识客观事物以获得知识,但这是次要的,这个任务主要由哲学和各门具体的科学来完成。
  现代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把知识分类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知识在人脑中具有不同的形式、表征、储存及激活的性质与特点,人们掌握、保持、迁移这些知识也具有不同的规律。这一分类使我们对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说明知识不再是以客观的形式而是以主观的形式储存在人的大脑中。加涅则更进一步从学习者获得知识的结果来对知识进行分类,他在《学习的条件》中把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等五类。学习目标分类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经过学习者加工后,它的存在形式发生了变化。在学习者那里,知识的存在形式也有差异。一方面,相同的知识在不同的学习者那里存在的具体形式不同;另一方面同一个知识内容在同一个人那里可以有不同的存在形式。它可以概念的形式,也可以形象的形式存在;可以积极认同的态度,也可以消极否定的态度存在;可以线性的结构方式存在,也可以网状结构的方式存在。这样看来,按照传统的教育观,简单地把学习的内容或结果看作知识,就是多么的不恰当。那么,知识在人的大脑中储存在形式上和内涵上与客观的知识相比有哪些更丰富的内涵呢?
  笔者认为,客观的知识一旦经过主体的内化,转化为主体知识,就在形式上和内涵上转化为技能、智慧、价值态度和情感体验相结合的整体形式。这种知识观与传统的知识观是完全不同的。
  
  二、传统教育观对待知识的态度及方法
  
  传统教育方式以冷静、客观、高效的方式传授知识,把知识的接受方式、接受态度等都忽略不计,完全忽略了知识的多形态以及变化性等客观规律,也忽视了知识在被主体内化过程中产生的种种变化。那么,为什么传统教育也培养了不少优秀学生,也有成功的例子?笔者认为,传统教育观是建立在两个潜在的假设上的,第一是建立在学生是一个成熟的人,他自己完全可以以科学的方式和适合自己的方式加工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第二是建立在学生是装知识的容器,知识也只是以简单的输入、输出的机械方式运行之上。因此,学习就是记忆、简单运用,教师的任务和教学方式就是以最快速的、直接的方式讲解知识,学生就是记忆知识,然后通过训练运用知识。所以,“精讲多练”的教学模式成为一种经验很受推崇。那么,这样的观念和教学方式、学习方式成效如何呢?如果学生处于前一种假设状态,成果自然显著,但是,如果学生处于后一种假设状态,那么,就只能培养书呆子、书袋子。如果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在工业生产社会,这种知识的简单运用是可以适应社会需要的。但在知识经济社会,只能对知识进行简单运用不能适应社会生产的创造性、复杂性以及快速变化性。我们对传统教育的批评,之所以说服力不强,就在于没有分清它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对学生的扼杀,在什么样的情况也可能成功。
  没有被学习者理解运用的知识,的确是客观的,它对于学习者来说只是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学习者可以有多种方式接受它,不同的接受方式皆可以得到一定的学习结果,但是不同的接收方式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学习结果,达到不同的学习目标。奥苏贝尔的学习目标分类很好地分析了这种现象。虽然,奥苏贝尔也把知识本身划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但是,学习者也可以把程序性知识当作陈述性知识来接受,这就是囫囵吞枣的学习方式。实际上,即使是陈述性知识,学习者在接受时也有态度上的差异,他既可以相信的态度来接受,也可以怀疑的态度来接受;既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储存,也可与其他相关信息建立联系,构建一个灵活的知识结构。在接受这个知识时,既可以体验到记忆它的难度、艰辛以及不愿意记忆的痛苦,也可以体验到接受一个新的知识的好奇、兴奋与快乐。
  因此,教师就必须考虑到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
  我们过去非常重视基础知识教育,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对,但是,如果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教授和接受,那么,基础知识就成为单一的、固定不变的形式。实际上,我们现在推行的标准化考试,就是以这种不正确的知识观来指导的。因为标准化考试很难考察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独特理解和灵活运用,更难考察到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和体验。这种知识观念成为我们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就忽略了甚至排斥了创新文化观、体验文化、价值文化思想,就不可能形成整合的思想文化价值取向。
  
  三、知识、技能、智慧、价值与体验教育的整合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知识乃是间接经验,指别人的认知与体验以抽象的概念表述出来,以文字和其他物质载体记载和表现出来,可供任何人学习的,可以进行传播的经验内容。但是,知识在以物质载体呈现出来的同时,过滤掉了情感体验以及智慧、价值等因素。当学习者接受这些以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知识时,直接面对的是一堆“死”的知识。实际上,从别人的间接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直接知识,不经过自己的体验,没有融入主体的智慧和价值观,就不能形成能力。现代教育观念强调的是知识、技能、智慧、价值与情感体验的整合。
  因此,在完整的知识传授过程中,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还要锻炼技能,启迪智慧,引导价值,激发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的教育者就应该把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整合起来。
  第一个层次是传授知识,把教师所知道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传授的方法具有科学性,这表现在知识传达的准确、思路清晰、形象生动、高效率。当前,一些教师停止在书本知识的传授层面,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让学生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这就是“应试教育”典型的教学方式。这种浅薄的知识观和急功近利的人生观误导了一些学生片面追求书本知识和升学,从而误导他们建构残缺的知识结构。
  第二层是锻炼技能。教师教会学生一定的知识,同时要训练学生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运用知识,要把书本知识与实践技能联系起来,训练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逐渐能熟练运用,最后能把现有知识创造性地运用。
  第三层是启迪智慧。教师教会学生、引导学生在一些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培养学生创造的能力,即根据现有知识创生新的知识,这是智慧的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