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知识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作者:龙 伟




  随着主体教育研究的深化,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这一观念已逐渐被人们认可,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是天生的,而不是外部委任的,也不是教育者施舍的。他们与教育者一样作为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欢乐与痛苦、自由与尊严。因此,在教育中我们不能把他们作为随意改造、加工的对象,而应把他们作为教育主体而与之展开真正的交流与对话,“通过对话,教师的学生(students-of-the-teacher)及学生的教师(teacher-of-the-students)的字眼不复存在;新的术语随之出现:教师学生(teacher-student)及学生教师(student-teachers),教师不再仅仅是授业者,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是受益者,学生在被教的同时反过来也在教育教师,他们合作起来共同成长。”[1]
  
  2.知识对话及价值分析
  “知识在对话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4]这一知识观的变化意味着知识教育必须革新,即把“知识授受”变为“知识交往”。知识交往主要在对话中实现,可以说知识对话是知识交往的主要形式。罗蒂认为,新的知识观要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而不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质”。体现在知识教育上就是用“对话”来代替“独白”。
  对话是师生共同参与知识探求的过程。由于知识的客观性不再意味着它与事实相符合,而是人与人之间所达成的共识。因此,教育者就不能再把课本知识当作真理让学生原封不动地接受,而允许他们提出质疑。知识权威的消解意味着教师“真理”代言人地位的消失,教师要从教育的“独奏者”的角色转变为教育的“伴奏者”,他应该重视学生对各种事实的理解,倾听他们的想法,以此为基础与学生展开交流、讨论,最后形成一种教育共识。对话不仅发生在教师与学生之间,也体现在学生之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还要进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分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使知识教育接近于真正的知识发现活动。
  “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5]因此,“知识交往”不仅意味着知识教育方式的变化,更重要的是知识教育的目的观的变化。“知识授受”把知识本身作为目的,而“知识交往”把知识看作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交往的媒介。知识只是一种手段,“知识交往”的目的在于培养受教育者的人格。因此,对话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受教育者健康人格的生成。教育者在与受教育者的知识对话过程中,可以培养他们对知识的怀疑意识、批判精神和探究品格,让他们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受到锻炼。另外,通过对话,个人知识能够进行沟通,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可以交流人生的感悟与体验,从而使受教育者更深入地反思自己的生活,从而更好地去探究、向往、设计自己的生活,使个人的意义世界更加丰富,诚如雅斯贝尔斯讲的,“在对话中,可以发现所思之物的逻辑及存在的意义。”[6]
  知识对话过程是使知识成为受教育者整个人格的有机部分的过程,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对话本身对受教育者健全人格的生成更具价值,这也是知识对话本身应有的境界。诚如有的学者所说的那样,“教育过程的教学关系是一种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价值远远超越知识传递的价值,教学关系不应是知识传递的工具,相反,知识传递应成为建立教学关系的工具。”[7]独白式教育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仅理解为知识传递者与接受者之间的关系,他们实质上就变成了一种互为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在这一框架内,强调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目的是为知识授受服务的。而知识对话则把这种相互利用的认识论关系变为共生共长的生存论关系,即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与你的关系,从而使知识教育过程成为师生人生历程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而独白式教育中的师生关系是马丁•布伯所言的我与他的关系,受教育者处于被控制、被奴役的地位。“人可以使自己适应奴役,但他是靠降低他的智力素质和道德素质来适应的;人自身能适应充满不信任和敌意的文化,但他对这种适应的反应是变得软弱和缺乏创造性。”[8]独白的关系使受教育者形成了一种“奴才”式的嘴脸或相反生成一种对他人充满敌意、仇恨的心态,这是人格不健全的两种状态。而对话的关系是师生各自以平等的身份相互作用,教师平等、宽容的态度会赢得学生的信任,学生将把对教师的信任扩展到其他人以至对整个世界的信任,从而能够与他人,真正共同相处。这就使受教育者成为本文所追求的具备主体间性的人,真正体现了教育本质的回归,因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本质上就是品格教育”,[9]而真正的品格教育就是真正的共同相处的教育。
  知识观的变革要求知识教育必须通过对话的方式来进行,另外,它对对话本身也提出了要求。首先,知识对话过程要具备开放性,允许每一个学生参与对话,并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参与者;其次,对话还要有自由性,允许他们对教材以及教师传授的知识提出疑问,赋予他们提出建议和拒绝建议的权利。如何使这种对话成为现实,这首先要求教育者对象观的转变。教师不要把学生仅仅理解为一个知识的学习者,而应把他们看作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人,认识到他们生命的整体性和发展的能动性。再次,教育者自我观的转变。教育者要正确地看待和使用自己的权威,努力使自己非理性权威转变为理性的权威。“非理性的权威往往产生于对人的统治”,而“理性的权威产生于健全的能力之中。”[8]具备理性权威的教师不需要借助外在的手段,他是靠个人内在的魅力来博取学生的欣赏。无论是教师对象观还是自我观的转变,都要求教师知识、能力以及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 [巴]保罗•弗莱雷著.被压迫者教育学.顾建新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鲁洁.通识教育与人格陶冶.教育研究,1997(4).
  [3] 王红宇.新的知识观与课程观.比较教育研究,1995(4).
  [4] 柳夕浪.知识生成的交往中介原理与知识创新教育.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
  [5] [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27.
  [6] [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顾建新译.三联书店,1991.12.
  [7]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16-117.
  [8] [美]弗洛姆.为自己的人.孙依依译.北京:三联书店,1988.41.
  [9][奥]马丁•布贝尔.品格教育.见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杭州大学教育系编译.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99.
  (责任编辑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