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扎根理论及其在学校课程管理研究中的运用

作者:周海银




  第三,以扎根理论研究法建构学校课程的适应性理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因此,推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主要价值在于增强课程的适应性,即要求不仅要把课程的管理权交给学校,还要把实施形式的选择权交给教师,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但作为课程管理制度的文本,它只是预示了课程改革的行动取向,要想真正转化为学校课程管理的具体实践,不仅要进行学校课程管理制度与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而且要彻底消除学校课程管理的“科层体系”,真正理解和把握“三级课程管理”的精神实质,否则,新课程管理体制的改革要么落空、要么倒向“惯常”的“钟摆现象”之中。而现有的学校课程管理的研究成果较少,且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层面,难以真正实现“课程的适应性”。
  这种课程的适应性和个体学校的发展性要求我们从整体论的、现实的视角分析学校问题。这是因为:首先学校是所有课程研究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现实事件的发生之地,所有的偶然性、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都是从这里最先发生的,把握了学校的现实,也就把握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其次,学校是所有理论思辨和逻辑实证之源泉。缺少扎根于实地的思辨研究易于陷入自我思辨、自我言说的境地,从而易于孤芳自赏于自身的狭隘经验,坚信盲人摸象似的片面,不能理解他人的观察、经验、体验等,这样的研究难以承担起研究者的社会责任,也忘却了作为研究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而离开了实地的实证研究更是无稽之谈,研究者往往站在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的科学信念之上,立足于课程管理现象的既定性、客观性和规律性的理性假设之上,研究的视角仅仅放在那些能够科学地予以研究的问题,将现实的管理现象看成是价值无涉的、普遍的真理。这种实证研究往往忽视个体存在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过于强调通用性知识的重要性而否认个体性知识和组织性知识的独特性,难以适应学校的个体性与独特性,扎根理论为此提供了研究的模型。
  第四,以扎根理论研究实现教师的课程创生。
  三级课程管理的提出实质上是力图张扬课程实施过程的个性化意义和对价值创造性的追求,从这一意义上说,扎根理论研究应成为论说课程管理的主要研究范式。首先,从学校课程实施和课程开发上说,学校课程管理应为学校课程实施和开发提供价值规范和行为目标导引,如学校如何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开发哪些校本课程以及如何开发等等都需要学校课程管理为其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行为规范。而在学校实地可以发现许多中小学校本课程的开发就缺乏这一正确的指导和支持,致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较为随意、混乱。其次,从教师的课程实施上说,在新课程培训中学校对于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以及“课程创生取向”等概念非常熟悉,知道每种取向的利弊得失,新课程也反复要求和鼓励教师课程实施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取向问题。但到底课程是什么、由哪些因素构成、如何创生、创生需要什么条件和支持等等教师是模糊的,因为他缺少对一门课的整体把握,不了解什么是真正的课程,致使他们在课程实施中仅仅将课程理解为是“知识点的掌握”这一个课程因素,事实上除了“知识点”这一个因素外还有更重要的因素,蔡斯(Zais,R.S.)曾提出课程是由目标、内容、学习活动和评价四个因素构成的。他在《课程:原理与理论基础》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课程四要素及其理论基础和对课程编制、实施的要求[4];尼可霍尔斯夫妇也论证过课程是由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等要素构成的[5]。扎根理论研究法能够以其系统性和敏感性帮助教师突破狭隘单一的课程观,从课程的整体上理解和实施课程。
  要引导教师去进行创造性的课程实施,就应坚持扎根理论的方法,正如埃弗哈特所说的“对社会科学的学者而言,对他者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研究他自己”[6]。先从向他们展示观察、研究和分析事实的方法做起,事实即实施过程的客观规律的现实性表现,只有善于弄清事实的本质,才能弄清以下关系:课程本身所给予的东西,教师事实上所做的事情以及将要达到的目的。事实上,课程现象就是这三个因素逻辑上的共识和一致性,不研究事实就没有预见性和创造性,不积累和分析事实就会产生教师的得过且过的惰性和因循守旧的惯性,只有脚踏实地地对事实进行分析和研究,才能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发现新的方面、新的特点,这是研究的源泉,否则对于年复一年重复的事情就会觉得索然无味,教育经验的实质就在于每天都有某种新的事物展现在教师面前,这也是课程创生之源泉。
  
  参考文献
  [1] Strauss,A.(1987).Qualitative Analysis for Social scientists.Cambridge,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陈伯璋.质的研究与参与观察法.教育思想与教育研究,台北:师大书苑.
  [3] 李现平.中国教育改革的辩证思维.教育评论,2006(1).
  [4] Zais,R.S.,Curriculum:principles and Foundations,1976,P295.
  [5] Nicholls,A.and Nicholls,S.H.,Developing A Curriculum:A Practical Guide,1978,P16).
  [6] Robert B.Everhart,Fieldwork Methodology i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In Norman J.Boyan Ed.,Handbook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Longman Inc,1988.723.
  (责任编辑 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