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中小学生学业不良的“家庭成因”及对策探析

作者:侯耀先




  
  二、转变不良家庭因素,提高学生学业质效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对学业不良学生教育的先决条件是教师和家长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态度的转变。家长应该怎样看待孩子?应该对孩子采取什么态度?新课程倡导的学生(孩子)观认为,“学生是人,是个能动体,是有思想感情的人,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完整而独立的人,是以学习、接受教育为主要任务的人。”有些家长习惯于将学业不良的孩子概括为一个“笨”字,认为他们天生笨,毫无发展可能,视其“异常”,甚至予以“歧视”。其实,孩子的能力是由诸多要素构成的,学习方面的缺陷并不意味着其他方面也有同样的不足。绝大部分学业不良的孩子不仅与其他同学无差异,甚至可能还具备更多尚未被发掘的潜能,不能仅以其暂时的一方面缺陷而否定全部,况且他们还正处在成长发展中,大量的潜能还有待于积极地去挖掘。因此,家长应有这样的信念,即每个人都有连自己都不清楚的潜在能力,这些能力只有在面对实际需要时才会被发现。新课程从课程目标到教材内容都体现了尊重孩子(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只要我们充分提供表现、思考、研究、创造的机会,做到因材施教,相信所有的孩子都能学习,都会学习。所以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掌握一种乐观的儿童观,相信每个儿童都有成功的潜能,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前提。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和教育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使每一个儿童的潜能都能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乐趣。如果教师和家长善于把学生带到一种力所能及、引人入胜的教育活动中去,就连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也能勤奋地、专心致志地学习。
  2.提高家庭人员素质,转变家庭教育方式
  家庭人员素质是影响孩子学习的重要因素。不论是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还是科学文化素质,都对孩子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家长应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1)加强学习,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2)提高能力,包括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操作能力、运算能力等;(3)提高心理素质,使其经常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自强不息的品质,顽强不屈的精神、胜不骄败不馁的志气、坚韧的性格,以便对孩子实施积极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学业成败也有重要的影响。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决定着孩子的成败。因此,作为家长应以正确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1)给孩子的期望值不应过高或过低,应恰当。过高的期望值会导致“揠苗助长”的结果出现。过低的期望值对孩子没有压力、督促力。所以家长应恰当的对孩子提出要求和目标,既是他们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又是他们不感到非常的费力。(2)改变教育方式。对孩子既不严管,也不失管,既不溺爱,也不声色俱厉,而是既不娇惯孩子,也不放纵孩子,对孩子在学业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要正确对待,合理解决,而不能操之过急,操之过甚,因为孩子毕竟是正在发展中的人。在管理上要多鼓励、少责备,拒绝体罚,重在引导。在孩子学业上出现问题后,要帮助孩子分析原因,提出改正措施,并给予力所能及的指导,而不能过多地责备或打骂。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本来就心情不畅,如果再给予惩罚,就如同“雪上加霜”,这会伤害孩子的心,使其厌恶学习,放弃学习。所以,要坚持鼓励帮助为主,批评惩罚为辅的原则。(3)改变评价方式。坚持形成性评价,少用或不用终结性评价。对孩子要全面评价,既要看到孩子学习上的不足,又要看到孩子其他方面的长处,坚持用“迁移”法评价孩子,引导孩子学习,提高学业绩效。要多用发展性评价,少用横向性评价,多看到孩子的成长、进步;少指责,以此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保证其完成好学业。
  3.稳定家庭结构,构建良好家境
  稳定的家庭结构对孩子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促进和保障作用。因此,作为孩子的家长要尽力维护好家庭,不要轻易破坏、拆散家庭。夫妻间要多沟通、多谅解、多支持、多爱戴,尽量保持亲密无间,少一些猜疑、争吵和离间,以便形成和睦团结的家庭,夫妻双方协力督促孩子搞好学习,保障孩子的学习。
  良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也非常重要。较好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住宅环境、氛围都对孩子的学习是有利的。它能给孩子的学习提供好的物质保障和气氛,提出更高的要求,激励孩子的学习。因此,作为家长应想方设法地提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创建较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和家庭住宅环境,为孩子搞好学习提供足够优质的物质保障和气氛,以满足孩子的学习需求,激励孩子学习,完成学业。当然,要防止孩子因环境的优越面产生的骄侈、轻敷、依赖的思想,放松学习,走入歧途。家长要给孩子做好思想工作,使之树立信心,改变学风,努力学习,提高学业绩效。
  
  参考文献
  [1] 李文.家庭心理学.长春:吉林人民出版杜,1990.
  [2] 曾令辉.农村初中学困生家庭教育状况.当代青年研究,2006(3).
  (责任编辑 孙晓雯)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