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从张謇到陶行知
作者:方健华
一
张謇(1863-1926),字季直,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他是我国近现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民族实业家,又是一位孜孜于教育的教育家。1902年,他开中等师范教育之先河,在江苏南通分别创立第一所私立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堂,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陶行知(1891-1946)原名陶文浚,安徽歙县人,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和心血致力于大众教育事业,专心于社会教育的改革,大力提倡和推行平民教育运动,终身以其“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教育信念和“捧出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精神,实践其生活教育的理想。他所创办的中国新型乡村师范的典范——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及其关于中国师范教育建设、管理的一系列思想和主张,无论是在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史学意义,还是在当代师范教育改革过程中的实践意义,都是举足轻重的。
清末民初的张謇先生和民国时期的陶行知先生虽然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和社会背景下(几乎是两代人),也有着不同的社会经历和不同的办学实践,但他们在办学精神、教育理想,特别是在师范教育改革思想、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有很多共同的追求和相通之处,具体地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主创新,自立自强,教育救国的办学理想
虽然我国近代的“初级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等以公办为主,但以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堂和陶行知先生创办的晓庄师范学堂为代表的相当部分师范学校是私立的,这些学校因办学业绩突出、富有办学特色而闻名遐迩。究其原因,固然与当时这类学校拥有较大的办学自主权有关,更与办学者的“自立自强、教育救国”的办学理想和自主创新的办学精神高度相关。张謇先生本着“荷欲兴工,必先兴学”的“实业教育”救国理想,积极主张变法改革,尤其要改革教育,大力“普兴学校”,以实际行动积极实践自己的理想,以非凡的远见卓识、开拓创新精神在清末保守势力还很强大的社会背景下向传统挑战,坚持“自主自立”,在南通创办了新式师范学堂,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思潮。
应该说陶行知先生早期跟张謇先生一样,是信奉“教育救国”的办学理想的,但陶先生所追求的办学理想显然有别于张謇先生的改良主义思想,他憧憬的教育理想是把教育当作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的工具与武器。他认为,“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尤以“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1926年创办晓庄师范时,陶先生的“教育救国理想”已具有明显的共产主义的革命色彩和进步倾向。当时他曾提出了“以教育革命配合政治革命”的伟大口号,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探获生路”。他强调理想的教育在目的上,不是适应环境,而是改造社会,为人民谋幸福。他心目中的教育理想是,普及大众教育,唤醒大众起来抗日的精神,拯救民族于危难之中。正是在这样的理想支配下,他高举解放农民的大旗,以大无畏的胆略在国民党的统治下坚持自主办学,坚持“以团体自治来培养改造社会精神之师范生”。他所创办的晓庄师范无论是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还是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体现出“自主创新,自立自强”的办学风格。
2.科学规划,以师为本,面向大众,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
张謇先生是一位脚踏实地的事业家。他无论是办实业还是兴办学校,都非常重视筹划、预测和计算,强调教育的发展要讲究发展的秩序,对教育事业要有总体的设计。他在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等实业后不久,就创办了通州师范学堂,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接着,为适应地方实业及其他事业发展的需要,又在师范学校里增设了许多科系。比如附设测绘科、土木科、蚕科、农科、商科、医学科等,为应社会暂时之需而开设法政讲习班、保姆传习所、巡警教练所等,这些不仅表明了张謇根据地方建设及发展的实际需要规划教育发展的思想,更充分表明他面向大众、普及教育的思想和多元发展的办学思路。当然,其科学规划的办学思想还具体表现在通州师范学堂创办的过程中,从学校的校址规模到培养目标,从教师聘用到招生、校舍器具的购置等都作了通盘的规划。其中特别是学校建设要量力发展的思想比较突出,他曾有意让通州师范也按照各国师范学校之例不收学费,但他考虑到中国私立师范创办之不易,财力维持之艰难,提出“酌收学费”以充学校教育的部分费用,这体现了一个实业家型的教育家所特有的教育经济头脑。发展师范教育要考虑社会的实际需要与可能,以确定规模与招收人数,同时学校的创立与发展要事先对客观条件、经济需求和来源作充分的估计与规划。
在面向大众办教育,面向大众教育办师范方面,陶行知先生比张謇的认识更进一步。陶行知办晓庄师范是服务于乡村教育的。他想通过办乡村教育“改造乡村社会”、“为我们三万万四千农民服务”。足见其从政治上着眼和重视的是我国社会最底层的农民问题,也是改造旧中国社会的根本问题。本着“社会即学校”的普及大众教育思想,陶行知先生发动晓庄师范的师生“不拘一格”办学校,采取“小先生制”、“即知即会”等行之有效的措施,实践着其普及大众教育的理想,充分体现了陶行知“以师为本、多元化办学”的创造思想。
3.面向小学,讲求实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管理理念
在创办通州师范学堂的过程中,张謇就非常重视对师范生实施“实用主义”的教学,特别重视“教授管理法”的传授,附设实验小学,以供师范生实习之用。由于张謇是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办教育的,因此,他主张按照学生进入社会后所从事的专业工作要求来施以理论联系实际的师范教育。
跟张謇先生一样,陶行知早期的教育思想里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但到了陶行知办晓庄师范时,他所提倡的“生活教育”理念,“教学做合一”的教学管理主张,应该说已在原有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有了质的飞跃。他提出:“学做教师有两条途径:一条是从师,二是访友”。因此,他在设置晓庄师范的课程时,突破了传统的课程分类法,将师范课程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小学各科的教学做;第二类是关于小学行政事务的教学做;第三类是关于工农业生产的教学做;第四类是关于社会工作的教学做;第五类是关于个人事务的教学做。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将“理论学习与实习合为一炉”的主张,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法,代替过去的先理论后实习的做法,师生在“共教、共学、共做、共生活”的基础上,以“做”为“教”与“学”的中心环节,组织教学活动,师生一起“在小学里做,在小学里学,在小学里教”,从而使培养的师范生成为合格的、具有实际本领的乡村小学教师。
4.规范有序,以人为本,务求实效的管理实践
对师范生的培养、管理与使用,是张謇一向特别注意的。有关招生对象、入学年限、学习科目以及纪律要求、毕业去向等,都有严格的要求。他认为,“师范生为他日儿童之表率”,在学校应当严格以求,不可放任自流。同时,他还主张对师范生采取“干涉主义”,注重训练,注重服从,并认为只有这样教师才可施教,学生才可锻炼成才。他指出:“凡教之道,以严为轨;凡学之道以静为轨。有害群者去之,无姑息焉”。张謇的这些学生管理思想固然一方面与其传统的“师道尊严”思想基础有关;另一方面与他对当时社会正在宣传的自由、平等之说及学生运动的不理解有关。但这样的治校方略使得创办之初的通州师范秩序井然,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