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范例教学”理论的现代教学特征
作者:李 涛
“范例教学”理论认为,教学必须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教师只是对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帮助。教学中教师的任务不仅仅在于“传道、授业、解惑”,还在于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动机的强化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教师是对学生自己理解、自己发现、自己学习的有效帮助。学生在范例教学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能力和方法,应该是“生产性的知识”、“活动的知识”、“继续发挥作用的能力”。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要有让学生彻底学习的勇气和耐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持久高效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愿学、乐学、能学、会学,自己去发现从特殊的或少数的范例举一反三的途径,在认识自然和社会世界的同时深刻地认识自己,对客观存在的物质实在和精神实在有科学、社会学、人类学意义上的把握,通过这种学习,学生可以处在一种不断接受教育和培养的状态中。当今社会人类已进入“学习化”社会,终身教育成为一种教育思潮。在任何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获得学习训练和自我培养的机会,教育不再是一种强制性义务,而成为人们对社会的自觉责任。以学生主动学习为核心的“范例教学”理论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大大提高和完善。
3.“范例教学”理论把系统科学方法成功地引入具体的教学研究和实践
现代科学知识在高度分化基础上所产生的高度整体化趋势,要求跨越传统学科的界线,制定适用于高度综合性的有效的研究方法。系统科学方法逐步移植到教学研究中来。系统方法作为一种综合方法,强调整体性、综合性,注重从整体上研究事物的结构、层次、过程和关系等,突破了传统的方法论,使唯物辩证法更加具体化了。只有对系统的诸要素进行整体性考察,才能科学地把握事物。范例教学对教学系统的各种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整体研究,从而揭示出教学要素之间必然的、规律性的联系,它打破了按完整的体系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原则,精选对了解事物本质具有实例性、启发性的部分,使学生能借助特殊到达一般。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精选范例性的材料作为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与“范例”的接触,掌握了基本的概念和规律,认识了知识的内在逻辑结构,训练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知识授受、方法掌握、能力发展融为一体,构建了完整、开放、高效的教学系统。
4.“范例教学”理论革命地实践了教学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人类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知识总量激增,信息瞬息万变,科学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剧。这种知识量扩充的无限性与学校教学内容的有限性的矛盾,科学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和教材相对稳定性的矛盾,形成对教育、教学的严峻挑战。人们普遍认为人类各种知识中有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特殊的知识是无法穷尽的,但是每门学科中都有为数不多的一般的知识,即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这些知识是可以在学习期间掌握的。学生掌握了某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则,就能提纲挈领地了解这门学科,驾驭这门学科的众多特殊知识,进而掌握该门学科。范例教学按照“基本性”、“基础性”、“范例性”选择的教材,是相对于一般的特殊,这个特殊不仅是合乎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的特殊,也带有典型性的特殊,是一种将人类知识中的“一般”与“特殊”教育化设计的一种特殊,教学可以从特殊中获得一般,使学生由模仿到迁移再到创造。这种教学使学生学习知识与掌握科学方法、解决问题与系统学习相结合,突出了教学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同时范例性的知识结构理论易于学生的迁移,作为理论具体化的范例能使学生时刻、具体地了解知识的科学、社会、人类学的意义,特别具有教育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
[2] 陈桂生.“教育学视界”辨析.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5] 黄济,王策三主编.现代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责任编辑 付一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