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浅谈师生交流中的中性态度
作者:武永江
2.现象学的方法
在心理咨询中,“现象学方法意味着尽可能关注来访者现时此地的体验,帮助来访者探索和觉察自己是如何感知世界的。现象学方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思维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着重要让来访者更加敏锐地觉察到自己的心理过程以及所选择的意义。”
教师在与学生交流中使用现象学方法,现象学方法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悬搁(bracketing)。即教师应当先将自己的信念、假设和臆断暂时搁置一边,在悬搁的时候,教师试图尽可能地将所有这些先入为主的观念撇在一边,以一种开放的态度面对这个特定时刻的特定学生。也许你有过这样的体验,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或许是在久别之后)看待某一个熟人时,犹如初识。这种体验常伴随着新鲜感、欣赏,并且对先前认为了如指掌的那个人充满好奇。在实践中,仅仅通过这种方式就试图将所有先入为主的观念一并悬搁当然是不太现实的;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自己的假设和观点,教师确实也无法开展交流。我们人类常常凭想象揣摩事物,如果我们不是凭经验臆测,凭感情判断,我们的生活将毫无生气。然而,人类也因此而变得过于刻板僵化——他们只看到期望看到的东西,因而就丧失对事物产生新感觉和新的可能性。其实,悬搁并不要求我们完全摆脱预想、观念或反应,而是要求我们对现时此地的新事物予以密切关注,以避免对每一个学生独特的体验做出仓促而不成熟的主观臆测。第二部分是描述(description),指仅仅对那些直接而明显地被感知到的现象进行描述。教师一方面帮助学生呈现其自身的解释、信念以及理解;另一方面还要帮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感受和体验。教师的解说必须善解人意,并要注意描述内容的关联性,不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正被剖解分析。同时,教师还要关注自身的现象学,这可能是自己的情绪反应、躯体的紧张感以及兴趣的丧失。第三部分是水平化(horizonta lism),即所有现象的重要性都是应该尽可能地被一视同仁。教师的躯体动作有可能与他正在谈论的内容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如果教师为了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另一主题而草率打断来访者的思路,这是非常不妥的。通过这种方式,我们自己具有高度感知能力,去确认可能存在的联系和不寻常现象。
3.运用共情
影响师生交流关系的因素之一就是共情。“这个词按照罗杰斯的看法是指能体验他人的精神世界,就好像那是自身的精神世界一样。”教师使用“共情”,是指教师时时刻刻都应该非常敏感的,对于前来交流的每一个特殊的个体都能保持这种敏感,变换自己的体验。这种共情是能够理解与分担对方精神世界中的各种负担的能力。准确的共情反应包含下述步骤:“(1)教师从学生内心的参照体系出发,设身处地地体验学生的内心世界;(2)以言语准确地表达对学生内心体验的理解;(3)引导学生对其感受作进一步的思考。”教师的敏感性要求教师注意到课堂气氛、学生的微妙反应、学生的心理体验以及教师自身的情绪变化,并能觉察其中的微妙区别与联系。教师理解学生是指教师与学生以恰当的方式进行教学信息的沟通、积极化的解释,教师能够移情式思考学生的解释,间接体验学生的感受,寻找学生认识的合理性,恰当反馈,并始终蕴含着“教育爱”。教师既能合理认识到学生此刻的想法、认识学生过去的发展历程、接受学生下一步想法的多样性,又能与之共情,明白学生表达的潜在意义。
四、需要注意的事项
教师适当保持“中性”的态度与学生交流,这需要在实际的操作中,应全面考虑交流的情境,合理地处理与学生的交流,不能僵化。因此,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中性”态度应与其他态度互补使用
人的复杂性导致了态度结构的复杂性,加上各种关系的特殊性,从而需要多种态度的交流方式,如认知性态度、情感性态度与行为性态度;积极的态度、中性的态度与消极的态度;肯定的态度、中性的态度与否定的态度等,都是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互补,不能单一地、不分情境地使用一种态度,而是要发挥他们的互补作用。使用“中性”的态度,并不是绝对地、永远地使用,排斥其他态度,而是在特定的适合情境中使用,在有些情境中是需要其他态度的。
2.追求“中性”,但不等于“中性”
教师保持“中性”的态度,是指不以评价的态度对待当事人,不依据当事人行为的好坏来决定怎么对待当事人。无条件地从整体上接纳对方,对待当事人就像对待一个跟自己一样的人,看重他,尊重他。允许学生做他自己,有他自己的感受、想法、情趣和行为,不把自己的好恶、价值标准加在学生上。要说明的是,并不是要在互动中完全避免评价。要避免的是评价人,而不是评价行为。而且,对行为的评价总是从行为的个人意义的角度,即行为对于学生本人的意义的角度来评价,而不是从教师的角度或者社会的角度,来评价一个行为是好还是不好,道德还是不道德。这种态度背后有两个很深的对人的信念:(1)人皆有改善和成长的潜力;(2)人皆有独立的权利和尊严。
教师不把自己的价值体系和解释方法强加在学生身上,不通过一种预设的,并强加在学生身上的价值体系来创造生活的意义和机会。但是,追求中性,并不等于中性,即教师不太可能完全保持理想中的“中性”态度,他只是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
3.“中性”态度是一种挑战,需要价值理性
师生交流中的“中性”态度,追求的是平等、自由、公正地进行交流和学习,互相尊重彼此的人格、观点和观念,认真地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每个人也都能彻底地表达出他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想法和看法,然后让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之间彼此碰撞、激荡、交融。交流的主体不试图把他所认可的观点或信息强加于他人;不带任何偏见、无拘无束地相互倾听;不试图对对方施加影响;对每个人的意见和想法都一视同仁,不预先作判断和取舍;不预先设定框架、目的,以减少“潜在思维假定”等。这些交流追求与要求,从深层次的意义上讲,他挑战了传统关于师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这需要教师有理性地对待它,尤其是“价值理性”,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努力从对象中理解出意义和价值,认为凡是符合人的本性、能够从正面彰显人的生命及生活意义的,就是合乎理性的;相反,就是不合乎理性的。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刘永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