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中学语文教育的“三基”问题

作者:杨传凯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就开始不断推行教育改革。1983年,邓小平提出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思想。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办学方针。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思路和任务。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对“双基”、“减负”等一系列问题作了界定。与此同时,学术界针对“双基”的弊端又提出了“三基”的观点。然而,何谓“三基”,其关系是怎样的,众说纷纭,下面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谈一点看法。
  
  一、重视语文教育,定位“三基”
  
  关于语文“三基”,有的主张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有的主张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道德,有的主张为道德教育、思考和创造。[1]总结大家的观点,联系新课标,我们认为中学语文教育的“三基”应该为语文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德行。
  1.语文基本知识
  关于语文基本知识,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中学语文教育是全民基础教育中的基础性学科。基础性教育要求人们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如果一个学生连基本的字词意思都弄不明白,那又何谈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和基本道德观念的熏陶呢?然而,近年来随着“减负”、“德育”、“能力培养”等教育新理念的不断提出,基本知识的基础性地位动摇了,不少人走入一个误区:要推行素质教育,要为学生减负,就不应该向学生“灌输”那些单调而又乏味的语文基本知识。其实并非如此,就像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必须牢记一些文言实词的意思,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科学意义上的“灌输”是必要的,只是我们在灌输时需要灵活,需要让学生于愉悦之中掌握基本知识。
  2.语文基本能力
  杜威说:“教育=生长=发展=生活。”强调学习者在教育中自身身心结构的变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2]随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推行,基本能力的培养也就成了中国中学教育的核心。在过去的中学语文教学中,一提语文能力培养,我们想到的往往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书本知识的能力,这很不妥,语文基本能力应该包含语文基本的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们常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语文学习能力,应当成为每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素质教育的重点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过去甚至现在的许多语文教学中,我们的重点仅仅放在了培养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能力方面,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和学习作为贯穿一生的追求,看做是改善个体和家庭生活质量的途径,“终身教育”已成共识,“终身学习”将成为我们未来教育的主体形式。就知识的获得而言,学生不可能再在基础教育阶段获得一劳永逸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面对这种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不能过于单一,获取最基本的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语文书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学习社会这本大书。
  所谓语文的生活能力,就是把所学的语文基本知识与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的能力。就中学语文教育而言,就是让学生逐步具备一种在日常生活中情不自禁运用母语的本能。例如写作,我们不但要让学生认真地写好每一篇作文,而且要让他们习惯于写信、写日记、写随笔,抒发体会,不是为了应付教师检查打分,而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心声。生活中,无论是打电话、会客人、听广播、看电视、留便条、发短信,还是同学辩论、家庭讨论、糖酒广告、家用电器说明书,无一不是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运用。目前学生面临的语言文字环境可以说是“无错不成书”、“无错不成招牌”、“无错不成广告”,连电视台里的不少主持人也常常读错字。但这恰好为训练学生辨字正音提供了生活化、社会化的“语文试题”,如果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把语文学习自然而然地扩展到生活天地中。
  “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具有创新的能力。”[4]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往往忽视在语文学习基础上的创新,没有很好地通过教育培养出学生语文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成功者大众化的乐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在于其是否能掌握知识,关键在于其是否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最具价值的一种能力,因为它总是能产生新的知识和方法以及其他的种种新事物。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者的重要能力,不断增强自我的语文创新能力是语文学习者面临的一大挑战,培养语文创新能力是所有语文教育活动的基本指向。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它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
  3.语文基本德行
  赫尔巴特说过:“教学以个性为起点,以德性为终点。”教学的起点永远是个性的,而终点却是德行的。任何一门学科,在教学时都要考虑到是否有利于人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崇高道德和高尚情操的陶冶,这一点,语文学科更是如此,其情感性特别有益于学生人格的培养。《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上提出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其中包括“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的性质中也明确规定:“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6]这也给语文教育中的德行教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
  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我们对语文课文主题的理解体现出强烈的政治色彩,过分强调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责任感、义务感等学生自身以外的感情,这种群体价值的取向,不利于学生自身情感价值的形成。传统的德育尽管也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品位和精神境界,有利于激发人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利于培养对人民、对国家的奉献精神,但却忽视了人的主体意识,忽视了人性,抹杀了人的正当利益和欲求,抑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自然也就不易培养出新世纪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同时,也缺乏对人的终极关怀,难以培养出人性的基本德行。进入新世纪之后,我们对德育的视角应有所变化,语文教育更应重视人文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求,培养学生的基本情操。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主席雅克·德洛尔所说:“不应再像过去那样,只是从教育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角度,而应以一种更加开阔的眼光,即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意义。”[6]由此看来,人文教育乃育人之本,立人思想已是新世纪德育的必然趋势。
  长期以来,由于我们过于看重政治教育、群体价值的教育,中学生往往将德育等同于政治,大道理懂得不少,却连做人最起码的文明礼貌都不懂,缺乏主见,缺乏个人意志,个人的责任感就更不用说了。因此,在当前的德育中,我们必须正视传统教育的不足,在重视群体价值教育的同时重视以往忽视个人情感和意志方面的教育。在“新课标”的背景下,作为德育主要载体的语文课必须注入新的血液,站在人类的高度关怀人生。中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处于正在逐步形成的阶段,中学阶段的教育思想就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语文教师能利用语文教材的特点与优势,针对性地进行人文教育,将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