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后现代体育课程改革研究

作者:何秋鸿 邱 晨 王 兵




  后现代思潮是在不满现代社会唯科学技术是举、见物不见人的现状又苦于无法改变的情况下,欲借助“解构”来反抗现代社会中无处不在的理性。它表现出一种对过去(工业社会之前),甚至是原始状态的眷恋与怀旧。它倡导宽容,承认并尊重人的欲望,推崇个性的自由发展;渴望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我们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盘接受后现代思想,但必须承认今天我们所强调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和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正是后现代主义所倡导和推崇的。后现代思想流派纷呈,通过对后现代思想,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的梳理,确信它不仅解构和摧毁,也在建构和创造。本文就是以后现代思想,特别是建设性后现代思想为基础,并引入文化研究的方法,在批判现代体育课程基础上对其进行初步的后现代性建构。
  现代体育和现代体育课程均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对人的控制和利用,体现着社会、工具、功利的价值取向。后现代体育和体育课程都是强调以人为本,把注意力从知识与技术转移到人的身上。后现代体育课程把关注的目光从群体转向个体,把注意力从遥远的彼岸转向当下,呼吁人们重视个体当下的需要和感受。后现代体育课程尊重个体的体育价值选择,并以课程的丰富性来保障个体多种选择的权利。后现代体育课程体现出一种强烈的人文关怀,其价值取向更偏向个体,特别是弱势群体及其成员。后现代体育课程重视公平原则:个体参与的公平、资源占有的公平、获得成功与快乐机会均等和师生关系的平等。强调要关心每一个学生,为每一个体提供充足的机会去发展他们的体育潜能,培养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
  后现代体育课程是一个开放的、允许迷失的、教师与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与对话寻找回家之路的过程,它本身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丰富与重构;是一种“文本”,允许读者根据具体语境和个人体会作出不同理解和重组;它也是一个“共同体”——实现人与自然、人与课程和人与人会话的“共同体”。后现代体育课程是和谐的课程。它关注个体与他者、个体与自然的关系的和谐;非常重视使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体育、关爱自然,即欲构建上述几者间的和谐关系。
  
  一、后现代体育课程研究的兴起
  
  后现代课程的研究继“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研究之后兴起,其重要代表人物——派纳对于课程研究范式的转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通过创建一些像“存在经验课程”、“反思”、“自我分析”、“实践”、“体验”、“自传”等新观点和新概念,促进了课程研究话语的变化;通过探索新的方法或抨击已有的课程开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在课程评价中始终占据主导地位的量化方法的地位,强化了教育体验的质性特点。
  后现代课程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稍早些时候,这一阶段学者们主要是从存在主义、现象学、诊释学、精神分析理论、新教育社会学、批判理论中汲取思想源泉,以后现代的态度、思维方式、精神气质揭示现代课程研究的本质,对现代课程理论中的技术理性进行批判,目的是要提升人的主体意识,重视人的存在性和创造性,并把人的解放作为追求的目标。而到了20世纪中期以后,一大批学者开始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后结构主义、批判性或激进的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整体生态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等为理论资源来对课程进行研究,拓宽了课程研究的视野、丰富了课程研究的话语,使后现代课程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二、后现代体育课程是体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切教育过程都必然要涉及知识、技能、能力、态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解决“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学生的能力、态度、情感等如何养成”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又是课程所涉及的问题。因此,有关课程的研究就成了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体育课程当然也不例外。
  体育课程是中世纪以后,随着启蒙运动及文艺复兴运动而产生的,中国更是延迟到了近代,是在帝国主义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大清帝国封闭的大门之后才有了学校体育,因此,中国的体育课程应是近代的产物,还是一个十分年轻的领域。在中国,对于体育课程的研究虽然也有诸多成果见诸报章杂志,但历史却很短,而且一般都只是从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和史学等角度进行研究。一般仍然沿用着现代课程研究的逻辑、方法和话语系统,即以“运用科学的程序和计算方法,可以对各种过程和活动进行预测和目标控制;科学的发现和应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与大众化生产密切相关的新技术的发明;科学技术上的突破会更多、更好地造福人类,一种研究或一个领域要成为科学的,其实践或行动所依据的基础必定是自然科学”为逻辑前提,坚信“课程领域的理论应该遵循经验证实的原则,具有可操作性”这样一个前提性的“基本假设”,以“追求科学方法、以技术控制为取向”和“侧重于寻求科学化内容、以概念一一实证为取向”为主要研究模式。然而今天的情形却是课程研究范式发生了、或者正在发生着从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具体表现在:逻辑方面,以往支撑学校教育的两股推进力——“民族国家的统整”和“工业社会的建设”的地位受到挑战,“以大工厂的大批量生产和大量消费的市场为中心的工业社会,正在急速地转型为以信息、知识、文化和服务占据市场中心的后工业社会”的剧变“正在从根基上撼动作为现代公共教育而制度化了的学校教育的规范性与正统性”,此外,“课程是文化传承的工具”这一命题的合法性遭到质疑。
  在研究方法方面的变化主要是从单一的科学实证研究方法向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转变,如新出现的课程社会学与政治学。从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就出现了这样的变化:从以行为科学为基础的量化研究转向以文化人类学与民族学方法论为基础的立足于解释学分析的质性研究;从实证主义转向后实证主义;从结构主义转向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现象分析、诊释学的、美学的等方法目前在课程研究领域内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伴随着课程研究范式与方法的改变,课程研究也开始超越行为科学的心理学与技术学的框架向以社会学与政治学为基础的领域过渡,其话语体系从以生产工程技术学、建筑工程学与开发学、植物栽培的农业技术或艺术表现技法为隐喻的术语,向以“意识形态”、“权力”、“抵抗”、“再生产”、“异化”、“意识化”、“认同性”、“共同体”等作为中心话语转变,进而又逐渐向“探讨课堂中产生的师生的文化的、政治的、伦理的意义,以解读产生这种经验的权力关系为中心的课题”转移,课程的话语非领域化了,变成了像“文本”、“语脉”、“场所”、“身份”、“时间”、“关系”、“差异化”、“叙事”等术语。
  今天我们要做的对体育课程进行后现代研究是否能真正解决问题尚无法回答,我们的目的只是提供一个新视角进行尝试,并力图对其进行后现代性建构。
  
  三、后现代的多元体育课程价值观
  
  后现代体育课程在不否认体育课程的社会价值的前提下,更加关注其个体价值。后现代思想强调以人为本,表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虽然后现代课程观并不完全否认教育的社会价值,但反对把教育的价值完全定位于社会一个方面,同时更强调体育课程的个体价值。
  后现代体育课程不仅重视其生理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更重视它的心理价值。由于体育能够对个体的生理进行改造这一现象最为直接,也最为明显,过去人们常常是较多地看重体育课程的健身和生存价值。后现代体育课程不仅仅注意到了它的生理价值,同时也特别重视它的心理价值和享受价值。
  后现代体育课程十分重视它的现实价值。后现代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对宏大叙事的解构,虽然它并不是要彻底放弃那种彼岸式的人文精神的追求,但它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当下。后现代体育课程同样是在不否定其理想价值的前提下,更多地关注个体的现实感受和享受,更重视体育课程的休闲和娱乐等现实价值。
  后现代体育课程重视其本身的内在价值。体育课程不仅具有对于人和社会的外在价值,而且也具有其作为文化主体的内在价值。后现代体育课程既看到了其社会的价值,也更重视其个体的发展方面的价值,但这些对于体育课程而言都是外在的价值,后现代体育课程还十分重视其内在价值,即真正把体育课程视为一种文化,把体育课程本身作为发展的对象与目的,强调体育课程服务于自身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体育课程实践活动,使其自身得到发展与升华。
  后现代体育课程重视课程价值的多元,尊重个体的价值选择与体验,这正是其“丰富性”的一个侧面,也是其“丰富性”的真实写照。
  总之,后现代体育课程更是一种全面课程。无论是后现代体育课程开放性的保持、重构现代体育课程中失落的个体的主体性、体育课程中人文关怀的体现,还是体育课程中爱的表达和爱的培养,都必须以课程的价值性来加以保证。离开了价值性,体育课程将变得确定和僵化,将变成一种对个体的控制,个体的自主权利将被剥夺。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