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作者:游建民 韩庆山 李贞慧




  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恰到好处地使用习语,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早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习语的理解错误很多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不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就根本无法准确理解习语。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习语,有助于掌握习语的意义和运用。
  
  一、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
  
  1.地域文化差异
  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尊北卑的传统,人们常把南的方位置前,如“从南到北,南来北往”等等,而英美人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则用“from north to south”来表达。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明朝的兰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唐朝韩翃的《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消息的是西风。西风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暖风,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sweet and 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Low,low,breathe and b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西边吹来海风;轻轻地、轻轻地吹拂,西边吹来海风!)在翻译时,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理解,也有把“西风”译成“东风”的,例如在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Exhales an air...”里,“Zephyrus”一词是西风的意思,而译文则是“当东风吹香……”。
  2.历史文化差异
  历史文化指的是由特定的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遗产的沉淀所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体现为历史典故。要进行恰当的翻译,就必须了解它们的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如“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是智慧的象征,在中国家喻户晓,而英美读者未必知道他是何人。因此必须对诸葛亮加以说明,并把他与“臭皮匠”巧妙地联系起来。可译为“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Chukeh Liang the master mind.”英语典故习语多来自《圣经》和希腊罗马神话,其中《圣经》中仅收入词典的典故就达700条。莎士比亚作品中的典故更是熠熠生辉,有些莎士比亚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本身就成了典故。只有弄清习语的文化内涵,才能更好地进行翻译。
  3.习俗文化差异
  习俗文化指的是贯穿于日常社会生活和交际活动中由民族的风俗习惯形成的文化。不同的民族在打招呼、道谢、致歉、告别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民族文化习俗。
  英汉习俗的差异最典型的莫过于对狗、猫的态度上。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因此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义,在西方英语国家,狗则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An old dog cannot learn new tricks.(老狗学不了新把戏)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欢猫,猫可爱、精灵,用“馋猫”比喻嘴馋,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cat”是魔鬼的化身,是中世纪巫婆的守护精灵。因而“She is a cat”的真正内涵是“她是位包藏祸心的女人”。
  4.宗教文化差异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由民族的宗教信仰、意识等所形成的文化,在中国,人们相信“佛主”在左右着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等。欧美人多信仰基督教,认为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世上的一切都是按上帝的旨意安排的。对于中西宗教文化方面存在的差异,在翻译时应予注意,否则就会出现失当。例如,英国翻译家大卫·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中刘姥姥说的“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时,把它英译为“Man proposes,God disposes.”似乎神形兼备,但译文却使信奉佛教的刘姥姥有着改变宗教信仰之嫌了。此例中的“天”与“God”并不完全对应。如果用“Heaven”来取代“God”或许能更好解决这里的文化差异问题。
  
  二、英语习语翻译的具体原则和方法
  
  中外翻译理论家就翻译标准提出了不同的主张,这些主张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断完善,虽侧重点不同,但中心要旨就是译文要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义,保持原作的风格,忠实反映原作的面貌。在翻译方法上,习语可采用直译、意译、异化、归化等方法。
  1.直译
  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此类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的文化信息是相同的,它们可以相互直译。例如,Easy come,easy go.可直译为“来得容易,去得快”。对此类习语进行直译可保留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以及原文的风格,译文读者也很容易理解和接受,是一种最佳方法。
  2.意译
  有些习语在翻译时不宜保留原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可将原文的形象更换成译文读者所熟悉的形象,译出隐含意义。如When in Rome,do as the Romans do.可译成“入乡随俗”,或者“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另有一些习语,在翻译时既不宜保留其中的形象,也不便将其更换,这时可直接译出其隐含意义,如“天有不测风云”中“风云”的文化含义难于让一般的西方人理解,但若直接译出其隐含意义,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这类例子英语也很多,如fight like cat and dog.如果按字面意义将cat and dog译出,汉语读者就会不知所云,故常译为“常吵吵闹闹”。
  3.异化
  孙致礼教授认为,“异化大致相当于直译,归化大致相当于意译”。异化、归化是直译与意译的延伸。异化提倡译文应当尽量去适应源语的文化,就是接受英语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英语情境。在译文中保留英文习语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的方法。
  如:wearing two hats身兼两职;as strong as a horse壮如牛;skeleton in the closet 家丑不可外扬;秋老虎Indian summer等等。
  但在特定的语境和上下文中就需要异化直译。如,bury the tomahawk (埋掉斧头)与dig up the tomahawk(挖出斧头) 是一对孪生成语,源于北美印第安人习俗。前者喻指“停战讲和、消除事端、言归于好”等,后者可译为“宣战、诉诸武力、再动干戈”等。
  4.归化
  所谓归化译法是把一种文化中的异质成分转化为另一种文化中人们所熟知的内容。归化只使人们领略到不同文化之间不谋而合的妙趣,但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鉴赏和了解异质文化的意义。例如:把英语习语:go to law for a sheep ,you lose a cow.译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两种表达法看似相似,实际上并不完全相等。该英语习语除表示“得不偿失”的喻义,还表示为了小事打官司,结果(打输了) 蒙受了更大的损失,反映了西方民族惯于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纠纷的文化习惯,这些意思都是中文谚语“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所不含有的。在此用归化译法无疑失去了附载信息,应异化为“为一只羊打官司,却损失了一头牛”,更易于被读者理解。
  5.其他
  汉语成语文字简洁,形象生动,多为并列对偶结构,即用两个不同的比喻体来表达相同的内容。如“土崩瓦解”、“排山倒海”等。翻译这类习语时,字字落实显得累赘,可用省译法。如:在“你想要成功发迹,就非这样不可”中,将“成功发迹”译为“success”,整句译为That’s all the way to be success.对于有些历史人物和历史典故,可用类比法翻译,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可译为“Romeo and Juliet in China”。
  综上所述,习语是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对习语的认识只是表面的,那么我们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阻止我们进步的障碍。另外,英语习语的来源广泛,其分类也较多。英汉习语体现了民族文化差异,在翻译中注意避免不同民族文化的冲突,尽量兼顾形义相应,采用恰当的方式来翻译。掌握英语习语的翻译能使我们在知识层面上对英语习语以及英美国家的文化有了新的认识。
  
  参考文献
  [1] 屠国元.翻译中的文化移植——妥协和补偿.北京:中国翻译出版社,1996.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面面观.北京: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 陈志立.英语习语的特征与翻译.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05(8).
  [4] 郭建中,王佐良.文化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