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音乐在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教学策略
作者:李 洁 陈长虹
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针对注重知识、注重专业教育提出来的,从本质上并不排斥专业教育,而是强调专业的发展应当建立在全面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所以实施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应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力图使素质教育融于正规的专业教育之中;二是由专业教育为重向文化素质教育为重的转变。由于素质是指人在先天遗传条件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教育影响所获得的素质,具有稳定性、内在性、整体性特征。因此,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还有培养学生做人、做事和做学问的基础性思想品德。这种基础素质,首先是做人的基础,然后便是做事和做学问的基础。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学问是紧密联系,很难截然分开的。也就是说,强调素质教育必须确立基础素质、全面素质、整体素质思想。这是对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
总之,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也即全面发展的教育,不是一般的知识教育(技能教育),而是一种具有开发性的心理教育(情感教育)意识道德教育和人的整体发展水准的教育。归根结底是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的教育。
其内容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审美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劳动素质等方面。
二、音乐在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属于素质教育的范畴。从哲学意义上来讲,音乐是使人达到完整的人化,即人之本性的人化;从心理学意义上来讲,音乐是建构人的感性与理性协调发展的文化结构;从思维学层次上来讲,音乐是开发直觉思维进而增强与抽象思维相配合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音乐教育是我国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一种极其有效的途径,能够达到其他艺术形式所难以达到的作用。
1.音乐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和德育、智育等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以它自己的内蕴和特质促进德育全面发展。就拿对学生进行德育来讲,如果只是用一些空洞的理论去教育、引导学生,往往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比如,给学生上一堂政治课,在讲《树立崇高的理想》一课时,教师首先放一曲《国际歌》,深沉、悲壮的歌曲强烈地震撼了学生的心灵,使他们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更加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再如: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合唱曲《黄河大合唱》是一部气势磅礴、音调雄壮、感情深厚的大型声乐套曲,各个乐章既有独立性,又有对比性,是冼星海最杰出、影响最大的一部作品。音乐表现了人们战胜惊涛骇浪和坚强不屈地反抗侵略者的英雄气概,勾画出一幅保卫黄河、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战斗史诗,预示着新中国的曙光已经在望。因此,音乐提供了普通语言不能表达的方法,它们能表达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感触,列宁说:“音乐是人们进行教育的有利工具。”音乐教育以它独特的艺术形象去激发学生的美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是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不可忽视的一种特殊手段。
2.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
美育即是美学教学或美感教育,是教育科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它通过音乐、美术、戏剧、舞蹈等艺术教育,用不同方法,从不同角度,给人以美感教育,从而达到培养人们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并发展审美感悟,以影响人们的道德、情操的目的。在美育诸多手段中,音乐艺术具有强有力的感染力,为古今中外的教育家公认。《乐记》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高尚的音乐是高度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不仅给人以美的感受,而且还能使人们从中受到文明的启迪和熏陶,使青少年逐步形成对自然美、社会生活及艺术的爱好,培养他们不但有美的心灵,而且还能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语言、美的行为、美的生活。由此可见,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
3.音乐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提高
身体素质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浓厚的体育活动兴趣、正常的发育、健康的体质和较好的体能等。而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它通过优美的声音起到调节情绪、减轻思想压力、医治心理疾病等作用。同时,音乐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也起到相关的促进作用,通过音乐教育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广泛的兴趣、乐观的情绪、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个性,对一个人的生活、学习,甚至是否成才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当前竞争激烈的社会,心理素质是形成和发展其他各类素质的基础,而恰恰音乐教育能多角度地使学生克服缺点和弱点,克服嫉妒、冲动、任性、自卑等不健康的心理。通过艺术实践,不仅能达到通过音乐素质教育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还可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和自我表现力,锻炼胆量,为今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质。
4.音乐教育还可以促进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
审美素质包括健康的审美意识、良好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准则。审美素质是新时期人才所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对于学生而言,审美素质的提高,不仅对完善人格、提高文化修养、文明素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会极大地促进专业学习质量的提高。学生审美素质的提高,一般是通过审美教育来实现的。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也即美育。美育是实施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美育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内含的情感因素,因为任何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通过审美主体的感情体验来实现。从教育心理学方面来看,情感、性格等属于非智力因素。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往往忽略了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这样一来,势必影响了学生个体的完善和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日益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提高的同时,要求更加丰富的文化生活和充实的精神生活。在西方国家的学校中,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学校社团应运而生,社交、娱乐成了他们的“必修课”。在人们的生活中构造一种完美的感情生活和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可以说是现代文明发展的一种趋势和客观需要。
此外,审美教育还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增强记忆力,在智力开发方面也有一定的功能。由此可见,审美教育是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它的终级目标是着眼于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三、音乐教学体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策略
音乐教育对于促进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但是,并不表明开设了音乐课就等于实施了文化素质教育,因为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反映教学的理念和思想,也就是说,体现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不但要落实在课程的实施上,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手段和方法的运用来达到对学生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目标。
1.音乐教学要直接切入音乐作品的表现内涵
任何一部(首)音乐作品,都是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意识反映,通过音响运动的形式,与其他人进行情感信息交流。音乐美的产生,就是来自欣赏主体与客体运动中的协调一致。本着这样的音乐美学观点来指导音乐教学,就是要突破过去传统的教学观念,把教学的着眼点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机械技能训练转变为激发学生内在审美需要上。就是把每个知识概念和技能要点都与它的表现意义结合起来,用内涵吸引学生对美的体验的需要。这样一来,既满足了这种需要,又获得了知识和技能。
2.让学生在掌握音乐本体结构的基础上理解音乐的内涵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而音乐本身也存在着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水平和情感水平,把音乐的信息输入到学生的大脑,让他们掌握音乐主体的结构,理解音乐的内涵。如果只是把学生当作是机械的容器,只顾传授知识概念、技能方法,只要求学生记忆模仿,就是应试教育,而绝非文化素质教育。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诱导学生投入到学习者、表演者、欣赏者、创作者的多角色的活动中,从多层次、多结构、多维度上去理解音乐的内涵。
3.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进行音乐思维
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把思维的时空留给学生,启发他们主动性地发展。而传统的教学法主张教师用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去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本来可以交给学生们自己回答的问题,教师却自己说了,本来可以让学生想象作出的动作,教师给规定了。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独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海芸.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交通职业教育,2005(01).
[2] 张佩莺,钟海林.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其教学探究.教学与管理,2006(10).
[3] 张飞龙主编.音乐研究与教学探究.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