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化学课堂对话教学的实施方法

作者:吴德诚




  对话教学是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对话为手段,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和讨论,领会学习内容,激发求知欲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的教学活动。化学课堂的对话教学就是在化学教学中,引入对话机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因此,开展化学课堂对话教学必须把握其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
  
  一、化学课堂中对话教学的现状
  
  目前,对化学课堂教学中对话教学的现状可以从两个方面描述与分析。
  一是目前的化学课堂教学中真正的对话还不常见。常见的课堂互动由提问——应答——反馈三个要素构成,这种教师问、学生答的授课方式,形式上为对话教学,实质上却是以讲授为主的教学,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话教学。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改变了以前那种全文讲授、满堂灌的做法,教师有意识地通过课堂提问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但所提问题还是以巩固性问题居多。开放性问题、评价性问题甚至整合性问题教师提的比较少。
  二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虽然完全意义上的对话教学并不常见,但是教师已经有了对话意识和对话倾向。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尽量做到关注更多的学生,并且尽量寻求一种师生民主平等的感觉;对话教学除了与学生在语言上的交流之外,还根据化学学科以实验为基础的特点,注重小组实验和讨论,开展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并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实验时,注意指导;在对话中注意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和不足之处,能够依据具体的情况展开对话;在对话教学中,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对话中通过开放性问题以及追问等方式促进学生不断地思考。
  通过对话教学,化学课堂教学由单纯的讲授变为设问、解答、指导等多种行为的总和;学生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和实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机会增多了,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注意课堂教学中的互评,既增强了学生的注意力,又提高了他们反思和判断的能力。
  
  二、化学课堂中对话教学的一般原则
  
  1.注重体现学生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的含义是指在整个教学系统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在对话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启发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主动进取、自觉自愿地动手动脑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每一节化学课程,都可以让学生分小组实验、讨论,在实验的每个环节,同学可以向老师或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请学生分析、归纳,教师进行总结。
  2.注重过程与结论的统一原则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将前人积累的化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而且要把凝聚于知识中的智力活动转化为自己的认识能力。在对话教学中,学生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对话、交流,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他们获得了探索新知的经历,提高了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对话理念。
  3.注重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原则
  在化学课堂对话教学中,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知道化学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环境、资源等方面的联系,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生活和社会之中,让学生了解科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社会生产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就人的健康和安全等问题作出决策和评价。把生活素材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三、化学课堂中实施对话教学的实施方法
  
  1.鼓励学生发问,培养问题意识
  在对话教学中,问题上升为学习活动的核心,学习活动从实际问题入手,学科知识则隐含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作为引导者或促进者,在能启发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的开放性问题中,让学生讨论、答辩,鼓励他们进行多向思维和创造性探索,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民主、合作、探究、创新、开放的对话精神,课程因此而丰富,教学也就充满了活力。实施化学对话教学,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和问题意识,不唯书,不唯上,不唯权,只唯实,鼓励他们针对某一课题,多方面收集资料、信息,进行探究,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教师要保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激发他们持久的探究兴趣。
  2.精心设计问题,引领对话展开
  理论上来说,对话教学的问题最好应该是学生在预习和自主查资料的基础上,自己提出的问题。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生生对话,彼此思维碰撞和融合,互相帮助解决一些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大家共同展开对话、讨论和探究。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等方面的限制,加上化学学科逻辑性、理论性较强的特点,学生并不能直接提出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就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和接受能力,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预测,自己设计出一些问题或者一个探究性的问题,并根据对话教学中出现的实际学情,灵活地优化、组合、筛选学生的问题,使对话教学围绕教学中心展开,让学生进行有深度、有思考性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对话教学问题的设计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问题的设计目标要明确。或引起注意,或强调重点,或激发思考,都要符合教学目标。
  (2)问题的设计要切合学生“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太简单的发问或者只是作出“是”与“否”回答的问题,会使学生产生轻视及厌倦心理。太难则易使学生丧失信心,产生回避心理。
  (3)问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思路。首先教师思路要明确,逻辑性、条理性强。所设问题要与学生的经验、情趣、智力水平相一致。
  (4)问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并由多人回答后,再行提出深入一层的问题,待学生回答完后,再提更深一层问题,如此循环而进至某一预定目标。
  (5)各类问题要兼顾。良好的提问,应包含各类问题在内。创造性问题仍须以认知记忆性问题、整合性及评价性问题为伴。如果只重视认知性记忆性问题,学生就会一味复诵标准答案。
  (6)问题要运用有序。即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各类问题提出有序,认知记忆性问题为先,整合性问题次之,以创造性及评价性问题殿后。
  3.创设对话情境,营造对话氛围
  只有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对话情境,人才能敞开心扉,自信、乐于交流,实现教学相长。
  (1)创设民主平等的教学情境。教学的真谛是教学相长,教师应该放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和学生平等相处,创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充分开启学生的智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要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发言,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这就要求教师用正确的语言指导,用商量的语气、真诚的表情、正确公正的评价来让学生意识到这一点,让他们敢于并乐于和教师交流、对话。这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
  (2)创设真实任务情境。化学课程的改革使化学越来越贴近生产、生活实际,重视创设一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贴近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验生活中的问题,思考、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对话和交流的欲望,使学生将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但是,化学知识理论性、逻辑性较强,不可能把所有的内容都和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创设对话情境进行对话教学,并且那也是不切实际的。教师要选择合适的内容创设模拟一种生活情境,让学生承担其中的角色,推动他们置身其中去完成假设的任务。
  (3)创设探究学习的问题情境。探究性问题是可以引发学生高度智力投入的、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围绕探究性问题展开的对话教学,学生在思维和行动上常常会迸发出令教师意想不到的智慧火花,因此对话教学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在对话教学中,应围绕教材重难点设计与之相关的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探究性问题,形成对话点,让学生利用教师、教材或自己搜集的资料,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积极地与同伴、教师合作交流、对话,共同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去解决问题。
  (4)创设综合应用的问题情境。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知识、能力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对课程的综合运用是教师设计问题的依据。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抓住教材中最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的发散点,设计一些联系生活实际的一题多解、一问多答式的开放性问题,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这样可以有效地开拓学生的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徐静.化学“对话”教学初探.化学教育,2004(12).
  [2] 宋艳华.论对话教学的运用.石油教育,2007(03).
  [3] 杜惠蓉.论化学学科对话教学的课堂实践形式.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2).
  [4] 张焕荣,韩庆奎.论新课程背景下的对话式化学教学.职业教育研究,2006(09).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