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崔学臣 王晓峰




  学校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亚文化。作为文化现象,它由三个层面构成:其一,是外在的物质文化层,表现为体育建筑环境、体育场地、器材和体育用品等方面;其二,是中间的制度层,即行为文化层,包括体育教学、健身锻炼、运动竞赛、体育的制度、法规等内容;其三,是核心的精神理念层,也即意识文化层,主要体现在体育的观念、精神、道德风尚和知识等方面[1]。随着学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体育文化得到长足的发展,并以其特有的文化导向、社会辐射、陶冶情操等诸多功能,在完成学校传播先进文化、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影响学生的生活理念和精神面貌等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但是,在其各层面尚存一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向前发展。本文就相关问题,对河北省内20所学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随机对部分学校50名教师进行了电话访谈。以此为基础,试对当前学校体育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以期寻求相应对策参考。
  
  一、设施更新改造滞后
  
  通过电话访谈了解到,在学校体育文化的物质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体育设施更新改造缓慢、滞后。因为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高投入使学校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学校的管理层在体育场馆设施建设的决策中往往慎之又慎,所以,使得学校校园体育场馆的发展周期变长,进而形成多数学校虽然拥有体育场馆设施规模大的优势,却更新改造缓慢、滞后的现状。这与长期接受外来体育文化影响、追求时尚并希望能在较为理想的运动场上体验到自己校园的体育文化的学生的体育意识形成了矛盾,限制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发展。
  改变这种现状,应从三个方面着手。首先,学校在修建或筹建体育场馆设施之初应充分考虑当今社会主流文化的特征和学校所处的地域特点,立足综合利用和开发,作出合理、科学的规划设计,这样才能为体育设施的长期使用、功能的更新改造奠定基础,节约后续资金;其次,学校应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寻求校园体育文化与社会主流文化的有机结合点,并以此为基础更新改造现有体育设施、改善环境条件,在物质层面上满足师生的体育文化活动需求;第三,充分发挥体育设施的载体功能,经常性地组织师生乐于参加的体育文化活动,促成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二、同工不同酬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正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和创造性劳动,才使体育教学成为提高学生身体机能、改善学生体质和精神状态、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的教育手段,才使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体育教师还是学校体育文化活动的主体成分。“体育教师不但是体育文化的传播者,而且本身就是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人格修养、专业素养对学生正确体育观的形成和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与掌握起着重要作用[2]”,他们与学生一道活动在学校体育文化活动各个方面,组成了学校体育文化的参与主体,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离不开体育教师的工作参与。双重主体的身份充分显示出体育教师在学校育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但是,当前多数学校存在着同工不同酬问题。这种同工不同酬的问题严重地挫伤了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在制度层面上妨碍了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开展。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转变观念、克服偏见。学校应立足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主流文化大背景,着眼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充分考虑当今学校体育文化的新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适合发展学校体育文化、激励体育教师积极工作的规章制度,在肯定体育教师双重主体身份的同时,尊重其劳动成果,从制度层面上消除不公正因素。
  
  三、对体育对象的考核评价不够全面
  
  对体育对象的考核评价,不是简单地给学生一个体育学习的成绩,而是对学生阶段性的体育学习作出综合性判定。这个判定既是体育教师回顾教学过程、发现问题、改进教学的依据,也是学生修订学习目标、改进学习方法的参考。但是,当前学校体育过程中,存在对体育对象的考核评价不全面的问题。主要表现是:以学生的运动技术掌握情况和达标测验情况为主要依据来评价学生的体育学习结果。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体育教学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竞技体育技术教学模式的束缚。这种“在考核评价上,只注重考试结果评价,只注重生理评价,忽视心理、素质、体育过程和能力的评价,用一种尺度去衡量体质不同、运动起点不同的学生,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考试、达标、60分万岁成为许多学生的学习目标,教学缺乏激励机制,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阻碍了素质教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全面实施[3]”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文化氛围的形成。
  全面考核评价学生体育学习结果,须从教学制度、内容和形式三方面展开。
  首先,学校应参照教育部有关学校体育指导纲要的各项内容,评价中应淡化甄别、选拔功能,强化激励、发展功能,把学生的进步幅度纳入评价内容[4],并以制度的形式落实到考核评价过程中,使全面考核有据可依。其次,加强考核评价的全面性。从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全过程来看,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包括运动参与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运动技术的掌握能力三个大的方面。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相对于自我所取得的进步纳入到考核评价过程中来,尤其是他们在人际交往、运动技能方面取得的进步。这是激发他们的体育动机、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培养他们的运动习惯的有效手段。第三,改进教学过程,淡化技术考核。在制定教学大纲、安排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组织形式等各方面,应尽可能彰显体育愉悦身心的功能,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他们全身心投入到体育学习和锻炼中去。
  
  四、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与主流文化不同步
  
  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往往体现着学校体育工作的思路,决定着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因此,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多数有固定的部门负责。这些部门在组织体育活动时,为了减少工作量,常常组织程序化、形式单一;内容主要集中在竞技类项目的大型比赛上,且频度较低,一般以一年一次居多。由此可见,形式单一、频度低、参与学生少是学校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现状。这与实施全民健身的外部大环境不符,与“以人为本”、“建设和谐文化[5]”的主流文化背景不同步,会导致学校体育文化的参与主体对学校体育活动失去兴趣,在文化认知方面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进而影响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进程。
  解决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工作与主流文化不同步的问题,需要学校对现行的体育活动组织机制作出必要的调整。
  首先,要构建校园体育活动多元化的组织机制。学校体育内容的多元化和参与主体运动需求的多元化决定了校园体育活动在内容上与形式上的多元化,同时也决定了体育活动组织机制的多元化。将校园体育活动变成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大舞台。其次,要调整课余体育工作重心。因为学生是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的参与主体,所以,作为校园课余体育活动组织者的学校,其工作重心应始终放在构建合理有效的组织机制和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既包括场地、器材的规划使用,也包括课余体育活动形式的设计,还包括指导教师的配备等。第三,要强化校园体育活动的健身娱乐功能。校园体育活动为参与主体之间的交流搭建了一个平台,并以此为途径实现其健身娱乐功能。一方面,它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教师更直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也使学生通过与教师的近距离接触,学习到课堂上不容易学到的各种知识和教师身上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学生之间以协作的形式相互交流,并借助行为语言和规则,完成对自我的表达和个性的张扬。
  学校体育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大师生是参与的主体。要达到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目标,学校应该从物质、制度和精神理念三个层面着手,构建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参与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校体育教师既是学校体育教学的主体,也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主体成分,双重主体的身份使其成为影响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崔雷海.加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体育科技,2003(4).
  [2] 王建民,郭平.试论学校体育文化建设.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
  [3] 许晓容.奥林匹克文化与学校体育教育人文目标的实现.体育与科学,2006(1).
  [4] 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通知.教体艺[2002]13号,2002.
  [5] 新华社.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燕赵都市报(冀东版),2005-08-19(A15).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