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反思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整合
作者:禹旭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里提出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1]在“教学建议”中提出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2]其中多次提及语文课程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要“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沟通)”,旨在打破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而造成的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相对封闭的状态,真正实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从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来说,基础教育学科之间呈现出整合的趋势”,而决定学科内容取舍的“关键性因素在于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这些因素促使学科之间进行整合”。又“因为语文学科是综合性学科”,“在内容上是语言、文字、逻辑、修辞、文学等多种内容的综合,也是文、史、哲、数、理、化等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综合”,所以,“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注重学科间、课内外、以及学校和社会的紧密结合”[3]。可见,无论是从此次语文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还是从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和方法来说,语文课程都需要与其他课程沟通和整合。但是,目前最关键的问题是,在沟通和整合中,语文课程是否只有输出的义务,而无反哺的权利?语文课程在沟通和整合中能否获益?这是我们必须进行认真思考和回答的。
二、传统观念: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1963年6月颁布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指出:“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看出语文大纲和语文标准制定者的意图: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密切;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此外,我们似乎还读出了这样的意味: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所学所有课程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核心课程;学好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所有课程的前提和基础。从中我们依稀觉察到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已有沟通是单向的,而不是双向互动的。叶圣陶先生也说过:“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都要使用这个工具。”从实际情况来看,也的确是语文课程学不好,其他课程的学习肯定会受损失;语文课程学得好,其他课程的学习一定会受益。但是,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语文课程有没有获益?该不该获益?能不能获益?怎样才能获益?
三、默认方式: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单向的
长期以来,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工具的定论羁绊了我们的思维向度,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双向互动沟通方式。
其实,语文教育界并非没有注意到这种现象,只是没有引起大家的足够重视而已。《语文标准》研制组组长巢宗琪教授曾经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4]然而,不知何故,课改后的语文课堂在高扬人文教育的旗帜下,有不少语文教师把目光聚焦在各个文本的写作对象上,把语文课直接上成历史课、地理课、生物课、环保课等等。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单向沟通观念直接导致了语文课程在教学实践层面出现了偏差。
遗憾的是,人们已经习惯了这种单向的给予式的课程沟通方式,却忽略了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应该享有的反哺权益。诚然,语文课程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也应该为学好其他课程提供慷慨无私的帮助,这是语文课程的责任,也是语文课程的骄傲。但是,正像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需要广泛地吸纳其他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一样,语文学科的建设也需要从其他学科那里汲取知识营养,获得方法启迪,惟有这样,语文学科才有可能不断地丰满、茁壮起来。特别是目前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不仅需要给予式的沟通,更需要拿来式的沟通。给予式的沟通,是语文课程的义务;拿来式的沟通,则是语文课程的权利。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只有“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广泛地吸收相关学科的成果”,才有可能构建起独立的当代语文学的知识结构与理论体系[5]。
四、与时俱进:让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双向沟通中主动获益
那么,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能不能获益,如何获益呢?换言之,“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怎样才能“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呢?其实,当我们从单向的纯粹给予式的课程沟通思维模式豁然开朗为双向的既慷慨给予又智慧拿来的互动式的课程沟通思维模式后,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能否获益、怎样获益等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了。下面试举几例加以说明。
比如,在学习化学等课程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在语文课堂上或者日常生活中不接触或者很少接触的陌生字词。这时候,他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先去认识这些生字新词,为他们的进一步学习扫除障碍。于是,在化学等课程的学习中,也自觉不自觉地培养了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又比如学生在化学课上学习元素周期表时,就会遇到先要会读锶、铍、铯、铑、钡、锇、碲、氖、氩、氪、氙等元素名称的情况。仅此即知,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其反哺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再如,中学历史教材上经常有一些关于历史事件的简要记述,叙述虽然简单,但是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和意义都交代得清清楚楚,要言不烦。只要语文教师稍作点拨,引导得当,学生认真学习历史事件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在潜移默化地学习记叙文中叙事文的写法呢?包括叙事语言和结构,甚至包括顺叙、倒叙、插叙、平叙等叙述顺序的学习。可见,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和整合中,不仅其他课程能够从中获益,而且语文课程也能够受益匪浅。其实,课程之间的沟通与整合,也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
又如,在学习数学和物理等课程的过程中,同样也可以融会贯通地学用语文。无论是数学教材,还是物理教材,书中都会有一些证明题。在证明的过程中,往往是驱谴已经学过的知识、公理、定理、原理和方法,逻辑严密地步步推演,直至完成证明为止。试想,倘若把证明过程中的数学或物理符号替换成汉字来表述的话,那不就是一篇篇推理缜密、论证充分、有条不紊、典型规范的议论文吗?而且证明语言简洁到了极至,证明方法运用娴熟,证明过程推理严密。如果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指导到位,让学生养之有素的话,学生在学习数学和物理等课程的过程中,完全可以收到一箭双雕、一石二鸟的学习效果。也就是说,让学生在一个学习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或物理,又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了语文。实际上,不少课程的学习方法、思维路径都有相通之处,这是语文课程能够与其他课程沟通与整合的基础之一。此外,数学教材上还有一些证明题是采用了反证的方法来证明的。认真研究其反证的过程,其实与语文课上所学的驳论文的某些写法颇有相似之处;仔细推敲其反证的方法,对于学习驳论文的写法也很有启迪意义。这些情况再次说明,语文课程在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不单单只会给予,而且能够享有反哺和回报的权利。事实说明,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是双向互动式的,而非单向给予式的。
像这样通过其他课程反哺语文课程的做法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赘述。实践证明,在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中,语文课程不仅能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提供便利和帮助,而且语文课程自身也应该能够从沟通和整合中获益。问题的关键在于语文教师要教会学生融会贯通地综合学习语文课程的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郑国民.新世纪语文课程改革研究.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5] 刘淼.当代语文学学科体系的建构.语文建设,2005(3).(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