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教学价值观念视角下“三维目标”的审视

作者:张 莹




  在我国传统教学理念的支撑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没有获得真正的释放。学校、教师过于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形成,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实现学生智力与人格的协调发展,个性无法养成。基于现行课程存在的种种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了许多全新的、适合我国教育现状的教育、教学理念。任何一次改革首先是观念的变化,这些理念积极影响着课堂教学,并且丰富了教学价值观念理论。“三维目标”是新教学价值观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丰富、发展了已有的教学目标体系。本文试图探讨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价值观念的涵义,以及从教学价值观念的角度分析“三维目标”的涵义等。
  
  一、教学价值观念的涵义
  
  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环境等诸多要素。同时它也受一定历史时期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等因素的影响。教学价值观念的概念是百家争鸣。普遍认为它是个体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社会期望等对教学目标、过程、方法等属性的看法,并根据这些观点对教学内容、手段、方法等进行选择。李长吉教授认为,教学价值观念就是人们对教学活动中教学属性与教学需要的满足之间关系的认识与看法。从此概念可以看出,教学价值观念代表了社会群体的需要。当然不同群体的价值观是有差异的,表现在教学价值观念上也有很多区别。在众多观念体系中,必然有一、两种价值观念是占主体地位的,这是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也是常提出的教学价值观念。基于教学的特殊性与复杂性,教学价值观念包括教学过程观、教学内容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和教学评价观。在我国进行课程改革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教学价值观念的涵义有了新的突破。
  1.教学价值观念是课程改革的双刃剑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教学有着越来越多的期望。教学面临着众多挑战。不同群体的教学价值观念之间必然有着碰撞。如果一种较为先进的教学价值观念战胜另一种落后的教学价值观念,就推动了课程改革向前进行;相反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2.“谁是教学主体”是教学价值观念的本源
  历史上的课程改革究其实质都是围绕着教学主体这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在教学活动中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学生为主体,是两种对立的教学价值观念,是探讨其他教学价值观念问题的基础。在我国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教师的统治地位在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这都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安排下,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来进行的。教师的话就是“圣旨”,不能反驳。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全新的教学理念。然而使此教学理念成为课程改革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价值观念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只有实现此种转化,课程改革才能说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当学生被赋予主体地位时,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压抑,有一部分学生的主体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反而降低了。而这种压抑后的主体性的突然释放,不仅无法使学生真正感到获得主体性的快乐(思想自由的快乐,自由交往的快乐),反而它带给学生的是一种学习上的迷惘。教学价值观念中的主体地位的建构是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它影响着课程改革是否真正落到实处。
  3.教学评价是教学价值观念发展的动力
  教学评价是制约教学价值观念转变的一个关键因素。一种新的评价理念,不仅需要教学内部的生存环境,比如改变了教学评价标准、评价方式等,更需要外部环境——社会的支持。只有社会用人模式、对人才的评价真正发生了变化,教学价值评价观念才会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比较单一,多从学历、毕业学校、家庭背景等方面考虑,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考察。这种一元的教学评价模式制约着新的教学价值观念发展,得不到社会认可的价值理念就会失去存在的合法性(尽管它可能是合理的)。强行灌输没有社会存在根基的价值观念,只会带来教育界的混乱,招致主体的不满,最终以某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回到原有价值观念上。
  
  二、“三维目标”浮出教学价值观念的“水面”
  
  受传统儒家、道家思想的影响,学习是为了考取功名,发展到今天“好好学习、上大学、有一份好工作”成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轨迹。课程目标过于单一,过于强调“双基”教学,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学生当作一个个具有个性的鲜活生命去看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确立新的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发展进行了新的界定,概括为“知识、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也就是现在常提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的提出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新课程的首创,对我国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维目标”是球形立体结构,没有孰重孰轻之分。知识、技能目标是学生认知建构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表达学生认知的愿望与需要,过程与方法目标表明学生在认知过程中掌握了科学学习的方法,能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每一堂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可能把这三个目标完全割裂开。它们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体现在具体的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整合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的养成。
  1.“什么是知识”——教学内容价值观的核心
  教师要树立新型的知识观。“什么是知识”一直都是困绕教育界的一个核心问题,也是建立新的教学价值观念体系首要解决的问题。知识不仅仅来源于课本,它和学生的生活、社会紧密相连。“儿童的人格不能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话动来获得自我满足”。教师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应用概念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科学世界得到完整的统一,学生所学的知识才是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石。
  2.“情意目标”——教学价值观念主体的表征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教育面临诸多挑战。“培养什么样的人”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反映了教学价值观念的主体性问题。很显然,只有教师本位、社会本位的释放,学生才能回到真正的主体地位上去。只有社会、学校、家长充分意识到应该培养学生热爱社会、热爱生活的情感,具有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学生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
  国家、社会、教师、家长与学生的教学价值观念应达到内在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情意目标得以实现。国家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社会也普遍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用人单位更多关注人才的综合素质,这些为情意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条件。作为教学的引领者——教师的作用将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用全新的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具有先进的教学价值观念,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轻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中使学生的素质得到提升。当然教师示范作用更不能容忽视。教师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会对学生情意目标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3.“过程与方法”——教学过程价值观念的显性
  学生的学习是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认知结构有机结合的过程。对于教学过程的理解与把握是教学价值观念的外在体现。学生学习应该体验认知过程,认知过程可以概括为经验——理解——判断——抉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五官获得感官知觉信息,在理解的基础上头脑中产生想象,所获得的经验意识提升为悟性意识,通过内省洞察去理解问题、反省问题得出判断,应该如何行动,最后选择合适的方案去执行。教师应该抛弃一根粉笔、一块黑板的单纯说教,将学生带近丰富多彩的科学世界,向学生展示科学学习的过程,使学生在掌握学科基本概念、理论的同时,获得学习某学科的方法。在此学习过程中学生有可能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这是更深刻的学习。通过此种学习,学生学会了科学地提出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形成了表现、交往、评价、批判能力等;学习将更加自由,主体意识得到升华。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认真挖掘教材,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寻求或建构答案。教学活动可以以主题形式展开。活动主题包括概念性理解,解释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件和现象,通过参与课堂讨论、合作小组等解决问题;科学技术的使用,包括搜集数据、分析数据、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的智育得到发展,情意目标得到培养,实现了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当然笔者的研究是静态的、宏观的。新的教学价值观念下“三维目标”的达成是一个新兴的工程、复杂的工程。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念是影响“三维目标”达成的重要因素。教师继续教育不容忽视,以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家长和学生的期望。
  
  参考文献
  [1] 李长吉.教学价值观念含义论说.教育探索,2002.
  [2] 辛继湘.新课程与教学价值观的重建.课程·教材·教法,2003(4).
  [3]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4] 沈清松.哲学概论.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