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提高阳光体育运动效能探析

作者:刘德坤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下降,最近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报告表明,学生肥胖人数在过去5年内迅速增加,四分之一的城市男生是“胖墩”;眼睛近视比例,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为76%,大学生高达83%。视力不良、超重及肥胖仍然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去年召开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今年又启动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力争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中共中央、国务院还首次就增强青少年体质专门下发文件。国务委员陈至立强调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健全学校体育工作的机制,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青少年体育活动和竞赛,加强体育卫生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全面完善学校、社区、家庭相结合的青少年体育工作网络,形成全社会珍视健康、重视体育的氛围,培养青少年良好的锻炼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在广大青少年中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健康向上的良好风气。“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计划颁布至今已有近半年的时间了,各部门、地区、学校的实施效果又如何呢?为此笔者对所在的上海地区的学校进行了一些调查,发现实际情况与教育部的目标、要求还相去甚远。而近日上海市教科院民办教育研究所作的一份体育锻炼调查报告显示,本市5个区县25所学校近3000名中小学生、教师及家长,仅有16%的被调查学生称每天有一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有4%的学生表示在校几乎没有时间参加体育活动,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仍然有这么多的学生没有参与到阳光体育运动中来呢?
  
  一、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现状分析
  
  1.学校领导的重视是能否开展的关键
  阳光体育运动计划颁布后,上海地区各学校就根据市教委、市体育局推出的“上海学校体育工程推进计划”开始实施,其中小学阶段保证每周3~4节体育课、中学2~3节体育课,另外还规定了一些课外活动,各学校也根据自身场地设施为学生设计了“阳光体育”锻炼菜单,组织体育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促使每个孩子都动起来,许多学校动足脑筋,翻着花样组织体育活动,由于中小学在开展课外体育锻炼上体育教师的配备还不足,因此,每个班级的班主任也都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管理中,这些学校的学生明显感受到了课外体育锻炼的氛围,从刚开始的被动逐渐变成习惯乃至主动。而有些学校特别是高校却并没有真正采取措施,除了每周2节体育课能正常开展外,其他体育锻炼活动都是自由参加没有专门组织指导,一些学生尤其是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更低,即使到了操场上,也是三五成群散步的居多,因此,学校领导的重视度是保证阳光体育运动能否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
  2.缺乏长效的阳光体育运动组织保障体系
  在阳光体育运动计划颁布后的一个月内,全国范围内的许多学校都进行了阳光体育运动的启动仪式,许多学校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领导亲自参与运动,短期内阳光体育运动确实使学校充满了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但时间一长,由于没有长期的、具体的计划和实施方案、实施人员,光靠体育教师短期组织一些比赛,搞一次活动,而没有从体制上、人员上提供保障,毕竟要在8小时外组织起全校的课外体育锻炼是一个很大的工作量,如果场地、设施再没有保障的话,就完全只能依靠体育教师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去设计实施方案。因此,只有明确了学校体育机构的分工及其职责,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构中各部门的潜能,同时加强对部门的领导与控制,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实现阳光体育运动的目标。
  
  二、如何提高阳光体育运动的效能
  
  1.建立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目标体系
  (1)学校体育运动委员会和体育部共同制定阳光体育运动的总体目标
  广泛推广《全民健身纲要》和《学生体质测试健康标准》,宣传体育活动对培养健全学生的重要性,并通过与学生商定后定出清晰的目标体系,具有长远的具体明确的目标,最好可以量化。如学生体育锻炼达标率、出勤率、校内外群体活动计划等。
  (2)明确各体育组织部门的职责
  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目标都有明确的责任人,明确职责分工,目标实施最后的完成时间,达到的效果,需要多个部门配合的也要明确各自的职责。
  体育部主要负责制定和实施全校性的群体活动目标,如早操、课间操、运动会、体育文化节、课外锻炼等计划。
  体育俱乐部主要担负专项群体活动目标的确定与实施,帮助学生建立个人目标,让学生真正明白达到目标的意义和作用,并对俱乐部的会员根据其个体差异及学校的总体目标制定个人的努力方向,充分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同时,可在体育部的指导下承担普通学生对外的体育竞赛和交流,使学生享受到健身与比赛带来的双重乐趣。
  学生体育社团则可以承担各种经常性的表演赛,提高学生的体育欣赏能力,如健美操、啦啦操、拳击、跆拳道、轮滑、野外生存、瑜伽、街舞等表演,既提高了学生的表演水平,又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对全校的体育文化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2.建立考核评价与奖罚制度
  对管理部门要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从活动计划的组织完成情况、宣传手段、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的评价反映等进行综合考评。每项活动完成后进行及时的总结,使部门的管理水平更趋于专业化、合理化和人性化。
  
  三、学校阳光体育运动的调控
  
  1.管理与自觉相结合
  管理有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种职能。阳光体育运动首先要明确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总体战略,使计划具有全面的层次性,以利于在实现目标过程中进行整合和协调,明确学校各个部门所应承担的任务,指导学生,激励学生,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绩效进行比较和调整。目标管理必须始终坚持管理和自觉相结合的原则,另外还必须培养学生的自觉性,这种自觉性的培养又同时依赖于课堂教学的培养和影响。只有在课堂上使学生充分体会到运动的乐趣,并学会锻炼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课余才会自觉地投入锻炼。
  2.竞技与娱乐相结合
  阳光体育运动中的大多数活动都体现出了参与对象的群众性,体育比赛不仅参加人数多,而且参加组织的人数也多,学生可以通过娱乐体育的方式,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中获得精神快感,使学习和生活中造成的精神紧张和脑力疲劳得到调节,使校园生活更有质量;另一方面良好的健身体育将是实现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促进健康的作用。竞技体育是体育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以其精湛的技术、激烈的对抗及优美的表演,深深地吸引了广大的参与者,使人精神振奋,促进团结。
  3.激励与考核相结合
  评价与考核是阳光体育运动目标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激励则是系统中达成目标的催化剂,内部激励机制是让学生从阳光体育运动中感受到乐趣,激发起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感,才能使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中产生真正的满意感;另外对学生的考核不应是传统意义上的出勤率,而应把学生个体目标的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内容。
  
  四、加强学校体育硬件设施的投入,提高场馆的使用效能
  
  体育器材设施直接影响学校体育活动正常开展,关系到学校体育成效和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实现。当前许多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数量严重不足,规格标准及布局又不甚合理,充实改善刻不容缓,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球类项目往往由于没有场地而不能开展,许多学校只好挖掘一些老套的项目进行活动,如跑步、广播操、跳绳等,长此以往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反而影响学生的锻炼积极性,因此,学校领导应进一步提高对学校教育、体育的认识水平,本着对全体在校学生体质健康负责的态度,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运用科学方法,抓住“难点”,保证重点,“以点带面”,下决心多办实事,深信一定能使这一矛盾得到缓解。另外在加大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的基础上还应充分挖掘潜力,提高现有场馆的利用效率。
  总之,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奠基性工程,而“阳光体育运动”则进一步突出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地位,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彰显学校体育工作特色,因此,必须把“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组织好、落实好。体育教师要切实加强体育课教学,严格执行体育教学制度;要大力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创新体育活动形式,积极开展学生体育的集体竞赛项目。同时,我们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思想深入每一位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心中,让全社会都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充分营造人人参与、个个争先、生龙活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2002.8.
  [2] 21世纪上海高校学生课余体育活动目标管理和调控研究.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2.
  [3] 新编体育管理学教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4.(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