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新课程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师的角色定位
作者:邱学宗
一、传统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1.主演
在以往的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一直认为自己在教学当中是“主演”,而学生只是“配角”或“观众”。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学生理所当然地成了课堂教学的局外人。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职业是“教书”和“育人”,其对象是学生。这就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明白自己只是一个重要的知识传递者、学习的引导者、塑造健康人格的帮助者,即主导。学生才是真正的主演,即主体。教师决不能混淆自己的角色。我们可以简单概括传统的教学:老师上面讲,学生下面听。老师在台上表演,学生在台下观看。他们的思维是被老师牵着走的,没有独立思考的空间。这种教学方式是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的,其结果显然不能实现教学相长。
2.统治者
一是地位统治。主要表现在教师利用所谓的学校制度和手中的权力对学生进行处罚时,学生不能申辩和反抗。这种教育思想不是一时形成的,它应该是我们传统文化中“尊师”的产物。因此,教师的地位变得至高无上也就不足为怪了,然而可悲的是我们都没有正视和反思这个问题。
二是知识统治。在学生(和家长)心中,教师的知识要比学生丰富而全面,而教师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老师教什么,怎么教,学生就学什么和怎么学。这就造成一种现象——“一言堂”,由老师说了算。这种长期的思维定势制约了学生对知识的反思和质疑。久而久之,自然就形成了一种僵硬而可怕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
3.输出器
传统的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就像一台“输出器”一样,不停地毫无生机地输送一些脱离了学生实际的枯燥乏味的政治理论知识,教学过程呈现出呆板、沉闷的氛围。教师把自己当成了一台不断把政治理论知识输送给学生的机器,如克隆书本一般,毫无趣味可言。这样一来,就给学生认识上造成一种误解:思想政治课就是“背多分”。其结果,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普遍不重视思想政治课;高二分科后(理课生就不谈了),文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也仅仅局限于应付高考的需要而死记硬背,教师则是大量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二、新课改下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角色定位
1.教师向“教师”转变
教师向“教师”转变,是指教师在扮演“主演、统治者、输出器”这些传统角色中向教师新角色,即“导演、合作者、山泉”转变。
一是由“主演”向“导演”转变。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始终在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转。显然,这样的教学只能让思想政治课的任务和目标无法较好地完成和实现。所以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这一观念转变势在必行。怎么做?比如讲高一《思想政治》“企业和经营者”时,就可以布置一个专题:调查一个你比较敬重的经营者,谈一谈他的成功经验以及对你的启示。实践探究课是为了使学生获得更真实的体验,不再把学生禁锢在封闭的教室里,也不再仅靠教师说教,而是让学生有目的地走出教室,到校园、社会、大自然这个大课堂中去学习和实践,从而获得正确的道德情感体验。
二是“统治者”向“合作者”转变。新课改倡导师生合作的教学方式,在与学生合作中,教师不再是作为地位、知识的统治权威,而是作为一个在地位上平等、知识上共学共享、言行举止上互相评价的合作者出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营造民主、平等、活跃的教学氛围,把自己由“统治者”角色向“合作者”角色转化,与学生站在同一平台上,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建立起一种平等、信任和互相尊重、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环境。
三是由一桶水的“输出器”向长流水的“山泉”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总以为自己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要有一桶水。在新课改的教学中,这样一种观念已经不适应了。尤其在今天,一个人要获得知识有很多方法和途径,学生在很多方面强过教师也是极为正常的。所以,思想政治课教师不仅要追求知识的宽度与深度,而且更重要的是寻找教育的新方法,树立教育新观念,大胆探究和创新,以适应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的需要。
2.教师向“父母”转变
教师向父母转变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感受着父母般的关爱,在学校也能获得家的温暖。这一角色的转变主要是为了增强思想政治教师的亲和力和信任感,让学生主动亲近你,爱戴你。那么,教师充当“父母”这一角色该如何去实现呢?
一是通过家访,全方位了解学生。教师只有通过与家长多联系多交流,建立起“教师——家长”式的信访长效机制,才能把学生的过去、现在、未来联系起来,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学生的兴趣、志向和学习动态,找到拉近师生距离的突破口和切入点,进而为教学服务。
二是通过开展课外活动,增强与学生的交流。从传统的观念来讲,学生与教师之间形成代沟,主要是教师在了解学生时很难放下架子,缺乏主动性而造成的。有时,虽然教师也试着去找学生交流,但总显得刻板而有失亲切感,其交流过程就是一问一答,就问题谈问题,缺乏一种自然轻松的氛围。课外活动一般来讲,其氛围都是愉快而活跃的,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参与活动的筹划、组织、开展、评价等环节,以一个协调、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活动当中。活动中教师忙碌的身影无形中就演变成了学生群体中的一员,教师的亲切感在学生的心中油然而生。那种自然轻松的感觉就是学生最想要的,也是教师最想获得的,其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最好的交流过程,不刻意,不死板,给人以最深刻的印象。
三是深入了解学生,主动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这一点,我们很多教师做得不够。如果教师能做到这一点,就会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高尚的形象,而不会让学生有敬畏之感,教师就像父母一样随时守护在学生身边,让其感觉到原来“老师如父母”。到那时,学生不接纳教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能,教师的行为也将演化成学生读书的力量和做人的榜样。这就为“教书育人”两方面任务有机地结合找到了契机,从而形成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师德效果,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地位也将无异于父母而根深蒂固。
3.教师向“朋友”转变
思想政治课教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这是一个重大的角色转变。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使教育充满人情味,使学生更乐意接受教育者的教育,教育功能与目的的实现将会更有效、更明显。
一是平等交流思想,不忘责任与使命。师生做真正的朋友是以“平等”为基础,以情感感受情感,以心灵感受心灵为条件的。但是这并不是让教师在交往中忘记了自己扮演的角色,教师充当的是培养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的帮助者,构建学生健全人格的协助者,而并非是一般意义上的朋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教书”与“育人”。
二是了解和尊重学生的不同志趣,进行科学可行的疏导。学生的志趣是十分广泛的,但是有的又是不利于学生健全人格发展需要的。比如:赌博、吸毒、沉迷于网络游戏等,这些都是需要教师在成为其朋友的基础上引领和疏导的。了解和尊重是指教师必须试着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感受的一种心理态度。只有走进学生的心灵,了解和尊重他们的志趣爱好,他们才愿意与你讨论、交流他的感受和思想,从而使你能更好地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去寻找科学可行的疏导方法。
三是克服缺点,肯定优点,张扬个性。作为中学生来讲,中学阶段是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他们有自身的性格特征,比如思想不稳定性、性格可塑性、心灵好奇性、性格叛逆性等。这就要求教师应从整体上去把握由于学生的特定年龄所产生的问题,全力地把握他和塑造他。
最理想的师生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成为知心朋友,因为这样彼此就能在认识、情感、意志方面畅通无阻地交流。认识上的一致、情感上的共鸣和意志信心方面的激励能更好地促进教学上的成功。一个教师的“教书育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学习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又是一项双向性的工作,有“教”无“学”不立,有“学”无“教”不成。如果教师转变了角色,师生关系达到了“知心”朋友的状态,就可换得教学的理想效果,即“由教到不教”。
在新课改教学中,思想政治课教师若能从传统的角色向“教师、父母、朋友”转变,形成“三位一体”的复合型角色,那么我们的教学功能和目的就能很好地实现。“古板先生”和“催眠先生”将不再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代名词了,思想政治课也将不再是枯燥、乏味的简单说教,而是一个生动活泼、学习知识、开发智慧、陶冶情操的真正的动态过程。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