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阅读理解中隐喻认知的关联性

作者:李卫清




  一、隐喻认知是阅读理解的主要认知工具
  
  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反映人类思维的语言也充满了隐喻。在语言中,概念隐喻及其语言表现形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普通语言中大约70%的表达方式来自隐喻概念”(马越,2005)。理查兹指出,隐喻是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the omnipresent principle of language)(束定芳,1998)。语言的本质就是隐喻。因此,我们在英语阅读中会频繁地接触到大量反映隐喻式思维的语言表达。
  从语言的发展看,一方面,在语言的最初使用过程中,人们创造的初始词汇多表示具体的、由身体直接感知的事物和行为。当人类从这些具体概念中逐渐获得了抽象思维能力的时候,往往会借助于表示具体事物的词语表达抽象难懂的概念,把具体事物的某些特征映射到抽象的概念上,语言中的隐喻便由此产生。另一方面,社会在发展进步,科技领域及日常生活中新的、需要用语言表达的事物层出不穷,并且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体验的,但是用来表达的词语与新生事物之间、词语与源自体验的概念之间有时存在着空缺,而隐喻的使用正是通过扩展不同词语的意义来填补这些空缺的。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模式,就起到了使语言单位产生新意义的功能,首先是赋予词和短语新的意义。可见隐喻现象丰富了人类语言的知识宝库和语言的表现力。当然,隐喻作为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并不局限于独立的词、短语,它可以扩展到句子、段落乃至整个语篇。通过研究我们发现,语篇中充满了隐喻性的表达,隐喻的普遍性赋予了语篇的隐喻性特征。阅读中语篇意义的建构是读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对信息进行处理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以译解字、词、句所获得的信息作为理解的部分线索或基础,运用非语言知识或篇章提供的信息以及凭借相关的图式作出的概念预测来实现理解。在现实的阅读中,我们会发现不同层次的篇章信息中部分信息是明确的,大部分信息是建立在超常规的认知基础之上的,需要读者利用明示的信息并结合一定的语境进行推导才能获得。“辅助语言交际的并非总是具体场合因素,认知因素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熊学亮,1999)我们认为隐喻认知在解读隐含信息过程中的作用尤其不容忽视,是解决理解的有效工具。
  
  二、阅读中隐喻认知的关联性
  
  阅读中隐喻认知是读者将隐性知识和语境带入显性知识的过程,是一种由已知信息获取隐含信息的策略。隐喻认知的核心是要认识和理解隐含的内容,这必须依赖我们已知的概念、言语表达及语境,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把熟悉和不熟悉的事物作超常的并论、类比、联想,寻找二者的契合点,来认知隐含的信息。我们认为,语篇理解中的隐喻认知,至少应考虑以下三对关联。
  1.喻体——本体间的关联
  隐喻中存在两种形式:本体和喻体。本体(tenor),即要表达的想法;喻体(vehicle),即想法借以表现的形式。施喻者(作者)构建隐喻必然会遵循某种内在的指导原则,并同时又受制于这一原则,否则,隐喻就会被滥用,甚至造成隐喻受众(读者)的困惑或不可理解。那么,隐喻构建的指导和制约原则是什么呢?施喻者构建隐喻时需要顾及本体和喻体两者之间的相融性,即喻体、本体间存在着联系或经验关联,喻体才得以借助本体来体验和理解。联想和想象是隐喻得以实现的手段,人们往往习惯于借用联系性的思维来表达自己对客观诸事物的看法或感受,而客观事物之间本身的彼此联系就为以彼事物来表达此事物或以彼经验来表述此经验的隐喻提供了构筑条件。由此可见,人们善于进行联系性思维以及客观诸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各种内外在联系,为本体和喻体这两个心理空间的关联提供了必要的土壤。
  在阅读中,如果我们认为字面意义与语境不存在冲突,就可暂时认为该表达用的是原义。如能认定存在与语境相悖的意义,那应发挥隐喻认知的作用解读其隐喻意。此时读者就要在对各输入概念进行连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人生经验和对客观诸事物的记忆,充分发挥长期培养而成的对客观诸事物的判断能力,对输入的一切信息进行筛选(sifting),剔除一切不相关的旁支侧节,淘拣并存留本体和喻体这两个输入概念在外或在内方面的某一相似点,抓住彼此之间的共似性,对隐喻进行认知构建。
  2.语义——语境间的关联
  由于隐喻是一种语言使用现象,孤立的词无法成为隐喻,将一概念与另一概念联系起来,这本身并非产生明确的理解,只有具备一定的语境才可能产生。语篇由词汇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排列组合而成的,这组合赋予词汇在特定语境中新的意义,使其在此语境中既是自己,又不像自己。Firth曾说过:“Each word when used in a new context is a new word.”对词隐喻性意义的理解是根据语境而进行的语义筛选过程。隐喻性句子,其意义也受到语境的制约,语义在交际中有一种应酬功能,表层上看似并无关联的表达,但在一定语境中却符合合作原则。概念间潜在的联系是无限的,隐喻义的推导只能是在具体的即时语境中。语境决定了句子的隐喻义距核心义的远近,隐喻义是核心义与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是选择一种与语境相匹配的隐含意,有时甚至是以创造性的方式将源域和目的域融合的结果。出现频率高、已固化的隐喻,对语境的依赖很少,而新异的远离核心义的隐喻,则须从概念出发,借助认知语境,来确定语言的隐喻义,这需要更多的语境支持,需要额外的努力和更多的认知成本。凯特(Kittay,1987)指出,话语第二性意义是第一性意义的蕴涵,话语的第一性意义来自其组成成分的第一性意义在正常语境中的恰当组合,当话语和语境特征向听话人表明第一性意义不成立、不适合时,第二性意义就出现了,这里的第二性意义就是指隐喻意义。
  格式塔心理学家特别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指人们在对世界中的诸事物进行认知时,关注事物的整体较之关注部分(原子、元素)更为有利。我们理解的隐喻并不是孤立的只言片句,而是一定情境的整体。“隐喻的理解不但受到语境信息数量的影响,而且还与语境信息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束定芳,2000)语境,从小范围来讲,可以指即时的话语语境,其中包括语言语境(如上下文、词语的搭配)和非语言语境(如交际环境、背景知识等)。在语篇中,作者自身的感觉和意义融合,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形成一个完全封闭的境界,这便成了理解语篇中隐喻的即时语境。从大范围来讲,语境就是我们所说的文化语境,包括人类共享的普遍知识、价值观取向和民族、社区特有的文化价值观。
  3.读者——作者间的关联
  首先,人类的经验、身体体验和生理反应的类似,人类思维的认知对象相同,认知方式也会趋同或相似,这是语际转换沟通的基础。虽说英汉语言是差别较大的两种语言体系,但人类所面对的客观世界是统一的。人类经验、身体体验是相似的,人类大脑内部机能理性化的一面使得思维和心智活动并不会因语言的不同而发生本质上的变化,在描述某些抽象概念时往往通过相同或相近的隐喻概念来实现。隐喻使两个“不同”实体得以组合,所以能被接受,这是基于施喻者和受喻者有着共同的经验和知识,这是隐喻认知实现的基础。
  其次,篇章中隐喻的形成就是作者以自己的感知选择为基础以彼喻此。隐喻理解首先是根据表达的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的性质识别隐喻,寻找本体和喻体间的相似性,然后读者用自己的经验感知、感受作者体现于隐喻中的经验和感知,建立自己和作者的共通感,即读者借助对隐喻的认识而形成与作者共同体验隐喻的共通性感觉,建立共通的感知选择。再进行判读,断定本体和喻体之间是否能进行真正彼此映射,进而以文章主题为大前提、以语言表层意义为小前提、以自己的认知结构为信息缺失补充的宏观策略,对该隐喻的真正含义或作者所传递的真实意图进行认知推断。
  最后,隐喻思维及其概念体系来自于生活体验,它不能脱离社会文化环境而自发形成。显然,隐喻首先表现的是语言现象,但更是作者思维和文化偏好的体现。因此,决定隐喻理解的关键因素是文化或思维。英汉两个民族对于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内心世界的认知活动又是根植于各自不同的文化中,特定文化赋予特定语言的隐喻特征以及它所激发的联想含义和意象,而且源域和目的域的映射方式也受到文化模式及思维方式的制约。隐喻认知的差异性就因地域、民族的不同而显现出来,隐喻因此而复杂化,因而在隐喻语篇的语境(充满隐喻的环境)解读中不可或缺的社会文化因素应充分地考虑进来。隐喻认知与目的语文化是相辅相成的,目的语文化知识的匮乏会导致隐喻理解障碍,所以不考虑作者的文化偏好和倾向,以及写作的时代背景,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自己的文化模式、母语中的概念隐喻进行解读,构建篇章意义。也就是说,施喻者(作者)和受喻者(读者)间文化“共通感”(common sense)的缺失,不可能推断出篇章的内涵及作者的写作意图,甚至曲解篇章内涵。
  综上所述,阅读语篇中隐喻认知的过程可概括如下:
  识别隐喻(据字面意义与语境冲突)→寻找相似(喻体和本体间)→进行判断(语义和语境间)→建立共通感(读者和作者间)
  不难看出,这四个步骤在读者解读隐喻的过程中是相辅相成并相得益彰的,是读者与作者之间建立起隐喻认知交融的桥梁。在此过程中,本体和喻体两个语义域间以创造性的方式相互关联,本体被用做阐释喻体的核心,通过发挥读者主观丰富的想像力,确定本体和喻体最具亲和力的隐喻义。
  (参考文献本刊略)(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