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英语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
作者:宁玉洁 范文静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其意义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最早提出来的。皮亚杰认为:个体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因此,智慧本质上是一种对环境的适应,是一种能动的适应。一定的刺激只有被主体同化于认知结构当中,主体才能做出反应。建构主义理论指导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应包含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四个要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从而构成稳定的教学模式。现代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意义构建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再是教师传授的学习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协作发生在学习过程的始终,学习小组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协商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模式中,教师和学生是互动关系,教师给予学生引导和帮助,同样教师可在教学中吸收到许多新的信息,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学习者借助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或者环境,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了知识。
二、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学习实践中的应用
学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因此,应使学生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利用建构主义可以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学习环境包含哪些因素等。
首先,努力创设真实语境,不断激活学生思维。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在教学设计中,创设有利于学习者建构意义的情境是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新的教学内容进行情境设计,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多种手段或媒体,使自己置身于这种情境中,并在教师的启发下,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看法、设想或疑问。这种疑问可以是关于语言情境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表达时遇到的各种障碍,或是自己有感而发的感受及设想。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会话来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达到意义建构的目的。其实,协作学习的过程就是会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想法都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会话对于推进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我在课堂上经常让学生按角色分组,好差生搭配上台表演,然后选出最佳组以及最佳表演者。例如,在教学课文Writing For Myself中涉及到意大利细面条(spaghetti)及其正确吃法这一文化知识点时,就让学生们到讲台前表演吃意大利细面条这一过程,再通过比较中意两国面条的不同吃法,启发学生思考以下问题: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eating spaghetti and eating Chinese noodle?Have you grasped the skill of Eating Spaghetti?Now could you finish the task of writing"The Art of Eating Spaghetti?”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了解中西饮食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同时又开发学生智力潜能,培养其思考和动手的能力。
其次,建构完整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我们可以采用Before Reading,Global Reading,Detailed Reading和After Reading四大步骤来处理每一篇课堂教学的课文。Before Reading主要处理与课文主题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激活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图式,为顺利、自然地进入课文学习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语言准备。Global Reading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段落大意,从而对课文有个整体了解。Detailed Reading主要处理课文中出现的影响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句和语言知识点。在After Reading中可以设计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大量活动与练习,使学生真正有机会巩固已学知识。在活动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具体来讲,教师先组织形式多样的更深层次的口语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口语竞赛等,内容与本单元的主题有关或与学生现实生活有关,让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互相交流思想,表达各自的观点。然后在口语交流的基础上,学生各自在课后完成与口语活动有关的书面写作任务。
第三,组织课堂协作学习,大力开展讨论交流。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协作应贯穿于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启发、鼓励学生积极与教师或其他同学协作,通过自我协商或相互协商来达到构建新知识的目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作,对学习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进程的自然反馈和学习结果的评价以及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协作在一定意义上是协商的意思。协商包括自我协商和相互协商两种形式。自我协商是指自己和自己反复商量什么是比较合理的,相互协商是指学习小组内部之间的商榷、讨论和辩论。
三、个性化与自主化学习的具体过程
要想学生们在英语学习中实现个性化与自主化,具体环节可以分为以下三步:
1.积极创建有利的校园学习环境和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校园环境包括学校的硬件环境、各类教学与非教学活动,以及总体学习氛围等。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资源的丰富,给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构建个性化学习语境的空间。基于多媒体和网络的现代教育技术已被证明是提高教学效果尤其是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此外,有效利用高校校园网,开设网上英语课堂,增设网上阅读、写作等课程均可激发学生个性化学习的积极性。除硬件条件外,学校的其他教学与非教学活动也会对英语个性化学习的开展产生影响。这些活动包括英语专业选修课,英语院校间学术交流与合作校园举办的第二课堂活动等。充分利用校园多媒体网络教学资源,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为学生提供使用英语的机会,创建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利于学生树立和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发展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空间,最终提高个性化学习效果。
2.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是学生做到个性化学习的关键。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着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创建英语个性化学习环境虽然以学生为中心,但同时也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恰恰相反,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如何从单纯地讲解到“设计”主题任务,“组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评估”学习活动已成为外语教学改革中的新课题。
3.让学生自己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才能做到真正的自主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还要求学生主动去收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学生还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参考文献
[1] Kafai,Y.& Resnik,M.Constructivism in practice:Designing.thinking and learning in a digital world.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ions,1996.
[2] 魏玉燕.促进学习者自主性:外语教学新概念.外语界,2002.(责任编辑陈国庆)